首页期刊导航|水产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会
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学会

黄硕琳

月刊

1000-0615

jfc@shou.edu.cn

021-61900228

201306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水产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水产学报》是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上海水产大学承办的以水产科学技术为主的学术性刊物。至2007年已出版到31卷,期页码为144页。《水产学报》主要反映我国水产科学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为国内外水产学术交流服务。主要刊载水产基础研究、水产养殖和增殖、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水产品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渔业机械仪器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简报和综述。所发表的论文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和“97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长江学者计划”和国际合作研究等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水产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反映了我国水产科技研究的新成果、新思路。是广大从事水产专业的科研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高校师生推广成果、探讨学术的一块园地,在科研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水产学报》已加入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清华大学(光盘版)电子刊物数据库、万方数据网络中心,读者在阅读纸质杂志的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查询《水产学报》的电子刊物 。  《水产学报》作为文献源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水产文摘》等众多国内外检索期刊收录。 《水产学报》获得第1-4届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并于2006年获“精品期刊项目”资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环境DNA metabarcoding的舟山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空间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张浩博王晓艳陈治钟兰萍...
    12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舟山及其邻近海域主要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监测和保护其多样性,本研究于2019年5月在舟山及其邻近海域9个站位共采集了 27个水样,采用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metabarcoding技术确定了各站位鱼类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舟山及其邻近海域共检出52种鱼类,隶属于18目37科49属,有4种鱼类仅注释到属级分类阶元。其中,鲈形目和鲭形目占比最高,分别为28。85%和15。38%,不同海域优势种存在较大差异。多样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表现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为舟山近海海域>长江河口海域>舟山外海海域。各鱼种eDNA在不同水层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3种,且多数鱼种序列丰度在水层间的变化趋势与其栖息水层偏好高度吻合。此外,通过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同一时间相同海域的eDNA metabarcoding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表明目前eDNA技术仍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调查方法。未来可以将eDNA metabarcoding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于渔业资源监测,提高检测效率并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本研究可为岛礁海域的鱼类群落调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海洋鱼类环境DNAmetabarcoding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舟山近海岛礁海域

    稀有种和常见种对鳌江口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贡献

    方学河陈威胡成业章凯...
    13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群落中稀有种和常见种对物种多样性的贡献,本实验以鳌江口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范围指数(gri)、生境特异性指数(his)和种群规模指数(psi)识别群落稀有种;根据稀有度大小对物种进行排序,形成稀有种-常见种和常见种-稀有种2个物种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逐一添加物种,比较物种多样性(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变化,确定稀有种和常见种对物种多样性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α多样性在稀有种-常见种物种序列中,随着物种加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均匀度指数仅在2020年先上升后下降,其余均呈下降趋势;在常见种-稀有种物种序列中,随着物种的加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而均匀度指数呈下降趋势。β多样性在稀有种-常见种物种序列中,随着物种的加人群落异质性(βSOR)和嵌套组分(βNES)呈上升趋势,周转组分(βSIM)呈下降趋势;在常见种-稀有种物种序列,随着物种的加入βSOR、βSIM和βNES均呈上升趋势。综上,稀有种对群落α多样性贡献更大,并影响群落β多样性的周转组分,而常见种对嵌套组分影响更大。因此,对不同类型物种应采取不同的生态保护策略,研究结果为鳌江口红树林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以期更好地保护该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稀有度指数α多样性β多样性

    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泡沫体积与生物絮团及环境的关系

    宋逸飞张家松李贤董登攀...
    149-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物絮团(BFT)系统中泡沫体积与生物絮团及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求通过泡沫体积判断生物絮团的运行情况。实验采用3组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进行100 d的实验研究,测定泡沫体积、水体表面张力及水环境因子等参数,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泡沫体积变化与生物絮团、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泡沫体积与总氨氮(TAN)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71。泡沫体积受生物絮团状况影响,与絮团体积(FV)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66。泡沫体积由增转降的日期与生物絮团开始形成的日期高度拟合,二者相差在5d内。随着生物絮团的形成,泡沫体积逐渐降低。当生物絮团成熟稳定时,泡沫体积会维持在0。011 0m3/t以下(1t水体生成0。011 0 m3泡沫)。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泡沫体积的变化判断生物絮团的运行情况。本研究可提高生物絮团的可控性,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泡沫环境因子指示作用

    紫贻贝肽对细菌生物被膜诱导贻贝稚贝附着能力的影响

    周中盛贺楚晗林倩梁箫...
    158-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生物活性肽对海洋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实验首先通过紫贻贝肽直接刺激厚壳贻贝稚贝,观察其对稚贝附着的诱导能力;随后选用具有不同诱导能力的海洋细菌海假交替单胞菌和南海雷辛格氏菌,在形成生物被膜过程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紫贻贝肽,分析其对生物被膜形成及膜成分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生物被膜的变化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结果显示,紫贻贝肽可显著诱导稚贝附着,1。0g/L的紫贻贝肽诱导效果最高,且显著提高生物被膜细菌密度和被膜胞外蛋白含量;10。0 g/L的紫贻贝肽诱导效果最低,且显著降低生物被膜细菌密度和被膜胞外蛋白含量。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紫贻贝肽对细菌生物被膜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使生物被膜诱导稚贝附着能力受到影响。综上,紫贻贝肽可以直接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也能通过影响海洋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和被膜胞外蛋白含量间接影响厚壳贻贝稚贝附着。本研究可为探究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贻贝稚贝附着阶段的调控提供新的思路。

    紫贻贝肽生物被膜厚壳贻贝稚贝附着

    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的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肝脏免疫反应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李培佳陈冰李敏彭凯...
    16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抗氧化酶活性、葡萄糖代谢以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22。02±0。02)g的杂交鳢45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1。34%(低,LC组)、27。45%(高,HC组)和27。38%(添加Arg,Arg组)的3种实验饲料饲喂8周。结果显示,与低碳水化合物饲料(LC组)相比,高碳水化合物饲料(HC组)显著降低杂交鳢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沉积率(PDR),饲料系数(FCR)提高,精氨酸组(Arg组)的添加显著降低了 FCR,显著提高了 WGR、SGR、PDR、全鱼粗蛋白和血浆蛋白含量。与LC组相比,HC组血浆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显著升高,肠道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肝脏POD、GSH-Px活性、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氧化应激和肝脏炎症提示,喂食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杂交鳢患有肝脏疾病。饲喂添加Arg的饲料可以通过减少MDA的含量和增强T-AOC、POD、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来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与HC组饲料相比,饲喂添加Arg饲料的杂交鳢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抗炎因子TGF-β、HSP70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量显著升高,提示饲料补充Arg后肝脏炎症反应得到缓解。研究表明,Arg通过上调肝脏胰岛素相关基因蛋白激酶B(AKT)、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丙酮酸激酶(PK)的表达来促进胰岛素的产生和糖原分解,从而调节鱼类的肝糖代谢。综上,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可诱发杂交鳢的氧化应激和炎症,而补充Arg可增强抗氧化活性,缓解炎症,促进葡萄糖代谢。

    杂交鳢精氨酸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抗氧化免疫

    联苯菊酯对皱纹盘鲍血细胞胞外陷阱形成的影响

    化少蒙陈丽竹杨顶珑吕晓静...
    18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贝类细胞胞外陷阱对联苯菊酯(BF)胁迫的响应,实验以皱纹盘鲍血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浓度BF(0、0。01、0。10、1。00 mg/L)对血细胞细胞活力、胞外陷阱(ETs)、活性氧(ROS)产量以及ROS、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皱纹盘鲍血细胞的细胞活力随着BF浓度升高分别降低至90。40%、80。22%和72。28%,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特征。BF降低了皱纹盘鲍血细胞活力,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特征。不同浓度BF刺激后,pi3k表达量极显著上调,分别为对照的2。16、3。32和3。32倍。在0。01 mg/L BF刺激下,akt表达量极显著上调,在1。00 mg/L BF刺激下达到最高,为对照的5。34倍。在0。01 mg/L BF刺激下,hif-1α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1。00 mg/L BF刺激时升高最为显著,为对照的11。63倍。在BF诱导形成ETs过程中,血细胞ROS产量增加,且ROS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通过添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发现ETs的形成受到抑制,表明ROS参与了 ETs形成过程。同时,在ETs形成的过程中,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提升,初步表明糖酵解反应参与到ETs的形成过程。与对照组相比,pk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在BF浓度为1。00 mg/L时表达量最高;hk的表达量在所有刺激浓度下均极显著升高,且在BF浓度为1。00 mg/L时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ROS和糖酵解反应参与了 BF诱导的皱纹盘鲍细胞胞外陷阱发生过程,BF可能会通过干扰血细胞发挥正常的细胞免疫反应,继而对细胞造成一定的免疫毒害作用。

    皱纹盘鲍基因表达活性氧联苯菊酯胞外陷阱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