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戏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戏剧
四川戏剧

杜建华

双月刊

1003-7500

scxj@vip.163.com

028-86113570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下汪家拐街22号

四川戏剧/Journal Sichuan Theatr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艺术类专业期刊,旨在加强戏剧理论、艺术现象研究,繁荣戏剧文学,活跃戏剧评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川剧"走出去":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川剧的对外传播

    唐春梅郝雯婧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对外传播好川剧,有利于以川剧为载体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提升文化国际传播力.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川剧的对外传播要契合时代发展需求,在梳理分析川剧对外传播中的困难与障碍基础上,探索川剧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和"走出去"之路:以"大翻译"战略传播观强化对外译介,以"中国特色"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同时寻找契合媒介融合环境的戏剧"场",进而推动川剧文化以更多元的方式实现传承和传播乃至走向国际市场,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强促进全球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从而进一步助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

    川剧对外传播媒体融合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黄梅戏跨文化传播研究

    戴先英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跨文化传播是戏曲当代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梅戏,其跨文化传播活动成效显著,值得关注.论文从文明交流互鉴视域分析黄梅戏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为黄梅戏乃至其他剧种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参照.

    跨文化传播黄梅戏文明交流互鉴对策建议

    适应·融合·新生:数字时代戏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吕福龙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文化融合的视角来看,戏曲短视频的创作其实是一个探索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为了保证这一过程的实现,戏曲短视频的创作应当坚持适应、融合与新生三步走发展策略.首先,应当适应短视频的创作理念去突破传统戏曲的创作与表演形式,充分表现戏曲在纾解情绪、启迪思想、表演技艺、唱腔以及戏谑等方面的魅力;其次,应当融合经典戏曲的独特艺术魅力,以此来锻造戏曲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应当以广泛流行的戏曲短视频所传达的艺术魅力为载体,探究现代戏曲的创作理念.如此,方能为新戏曲的诞生奠定基础.

    戏曲现代化短视频发展策略

    四川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罗凯严蓉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主要用于表现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精神、知识等,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性,包含人、公共空间和文化活动三个构成要素,是体现时空结构与文化关系、集中展示文化传统及文化模式的场域.本文对四川传统手工艺在公共文化空间下的保护现状和传承路径作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策略.

    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虚拟与唯美:戏曲服饰抽象纹样的造物路径与意义

    梁怡迪潘健华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服饰抽象纹样是对丰富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的凝练.戏曲服饰抽象纹样的造物路径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舍弃表象体现本质,这是戏曲艺术虚拟假定的使然;提取特点融合技法,这是戏曲服饰装饰手段的集约;传达情感塑造角色,这是戏曲人物身份性格的外化.虚拟与唯美的抽象纹样,是戏曲服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师综合展现角色的有力手段,也是戏曲服饰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戏曲服饰抽象纹样造物路径

    中西方古典园林与剧场设计的融创及其形式特征研究

    翁飞帆丁铮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与剧场设计虽归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在诸多方面存在紧密的关联.中西方古典园林时期,凭借人们对物质及精神世界的追求,戏剧展演与园林生活得到贯通,通过与剧场在设计上的融合,园林空间开始突破原定的形式与功能,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园林剧场形式.本文以中西方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及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其中各类园林剧场形式进行了归纳梳理与特征分析,并探讨了该现象的发生机制及根本原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补充.

    古典园林剧场设计戏剧形式特征

    川渝地区川剧文化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刘彦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剧是川渝地区共有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符号,也是不可分割的文化纽带,更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源泉.多年来,两地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川剧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虽有起色,但振兴之路依然坎坷.绵延三百余年的川剧文化,迫切需要走出发展的困境.当前,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为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和新动能,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汇聚两地川剧文化资源,统筹利用已有数字化成果,借助前沿数字技术以共建共享思维建设川渝地区川剧文化数字化共享平台,既是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之举、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也是促进两地川剧文化机构(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途径.

    川渝地区川剧文化数字化共享平台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剧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项目立项公告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剧发展研究中心
    封3页

    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开幕

    程文雯吴枫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