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模式互动延续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崔亚静
    74-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多模式互动延续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 8月我院收治的 78例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1∶1随机掷硬币原则将其分为多模式组与对照组,各 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多模式组在对照组护基础上采用多模式互动延续护理,2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 3个月。观察与记录 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 3个月后,2组步频、步速均高于护理前,且多模式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互动延续护理在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提高患者的步频与步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多模式互动延续护理髋关节功能步频生活质量

    序贯康复锻炼方案辅助延续性干预对大学生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塔娜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序贯康复锻炼方案辅助延续性干预对大学生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2023年 1月我院 60例出院后的大学生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序贯康复锻炼方案辅助延续性干预。干预 3个月后,对比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关节活动度、下肢肌力、并发症情况及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 3个月后,2组患者康复锻炼配合度、积极举动分数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抵触情绪、放弃举动分数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个月后,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下肢肌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个月后,2组患者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康复锻炼方案辅助延续性干预对大学生下肢骨折患者出院后干预效果显著,患者康复锻炼积极性较高,且能够提升患者关节活动度和下肢肌力,降低院外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序贯康复锻炼延续性干预大学生下肢骨折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

    PICC小组管理对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质量、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师雯
    81-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小组管理对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质量、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年 9月—2022年 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 77例PNLB(PNL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n=34)和常规组(n=33)。2组都给予化疗,化疗后观察 3个月。常规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ICC小组管理,比较 2组的护理质量、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 3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都一次性置管成功。护理 3个月期间研究组的静脉炎、局部出血、局部感染、药物外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 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到 2023年 5月,2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4。20±1。12)个月、(20。52±2。25)个月,研究组的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小组管理在骨肿瘤化疗患者的应用具有很好的置管护理质量,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小组管理化疗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加温毯不同温度设置对全麻下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王丽霞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温毯不同温度设置对全麻下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8月—2023年 6月我院收治的 20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32°组(n=60)、38°组(n=70)、43°组(n=70)。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并在术中应用加温毯进行保温护理,分别将不同组患者术中加温毯调节对应温度。对比3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引流管拔除时间、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麻醉不同时间的体温和心率(HR)水平、认知功能。结果:3组患者T2、T3、T4 体温明显升高,且 38°组体温升高更明显,32°组和43°组T2、T3 HR明显升高,但38°组HR较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8°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 32°组和 4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 32°组和 43°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 32°组和 4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8°组和 43°组苏醒期躁动、血压波动、苏醒延迟和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 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骨科手术患者采取加温毯保温效果显著,应用 38℃作为恒定温度可稳定患者术中体温和心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情况,且应用38℃和43℃均能够辅助降低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

    加温毯不同温度全身麻醉骨科手术认知功能并发症

    循证支持的个体化护理在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

    卢美金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支持的个体化护理在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2020年 12月收治的 180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9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支持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 1个月后,研究组CD-RISC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7 d后,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7。78%,高于常规组的 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支持的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可有效调节心理弹性,缓解术后疼痛感,提升护理满意度。

    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循证支持个体化护理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

    吴迪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应用骨科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3月—2021年 6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4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试验组采用骨科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 2组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与脊柱脊髓功能。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脊柱脊髓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应用骨科康复护理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脊柱脊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脊柱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骨科康复护理满意度脊柱脊髓功能

    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

    谢群燕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 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00%,低于对照组的 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高于对照组的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 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锁骨骨折患者的肩周炎、切口感染、畸形愈合等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针对性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较高。

    锁骨骨折针对性护理不良事件

    综合护理干预在失能老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吴秋红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为失能老人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所获得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 5月我院收治的 40例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失能老人与家属护理意愿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每组2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 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UNSH评分高于对比组,ZBI评分低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失能老人腹胀、便秘发生率及开塞露等相关药物依赖率均低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失能老人压疮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所获得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幸福感,在减轻家属照顾负担的同时改善了失能老人肠道功能,避免了压疮的出现。

    失能老人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

    优质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连俊霞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 8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联合临床路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9。76%,低于对照组的 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优质护理结合临床路径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股骨颈骨折高龄临床路径优质护理

    针对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萎缩程度的影响

    邓爱娟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血液透析(HD)患者骨骼肌萎缩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 88例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 2组骨骼肌萎缩程度、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骨骼肌萎缩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骨骼肌萎缩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其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

    血液透析针对性护理骨骼肌萎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