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医大师雷忠义运用角药治疗心衰经验探析

    时岩袁润范虹田恩成...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目前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雷忠义国医大师认为心衰的病机为气虚阳微,血瘀水停,角药是方剂的基本单位,相互配伍,可起到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减毒增效的作用。雷大师临证常用角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本文通过论述雷忠义国医大师运用黄芪-人参-制附子、茯苓-桂枝-白术、鹿角胶-龟甲-前胡、玉竹-淫羊藿-制附子、丹参-三七-陈皮、泽兰-益母草-茯苓、葶苈子-小叶萆薢-北五加皮、赤芍-车前子-泽泻八组角药治疗心衰的组成功效、配伍要点、适应症、随证加减等,探析雷大师临证运用角药治疗心衰之经验,以指导专科诊疗,从而提升疗效。

    角药心衰配伍应用名家经验雷忠义

    基于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衡法"理论管窥肺痿发病机制及治疗

    邓祥丽陈丽娟杨梅吴梅...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的间质性肺疾病,病因不明,证候复杂,病情缠绵难愈,多归于中医"肺痿"范畴。基于首届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衡法"理论探讨IPF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联系"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观点,认为发病初期在气,气虚郁而化热伤阴,中后期入血及络,久病累及于阳,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诱病因素,血瘀贯穿IPF的整个病程。治疗上以调气活血为中心,在IPF早期益气养阴基础上,适用活血化瘀之品,以益气养阴,扶正祛瘀;中期则痰瘀同治,消瘀除痰,使瘀去痰无所倚,痰去瘀无所附;后期温阳散寒与活血化凝并行,以振奋阳气,驱邪外出,使阳复寒去而促瘀化,以达"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目的,为IPF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衡法气血颜德馨

    基于"命门学说"探析王素梅教授应用附桂益智汤辨治小儿自闭症经验

    韩杰王素梅张瑞婧卫利...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自闭症是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本文梳理总结命门学说的历史演变,探讨命门作为原始动力对于心、脾、肾的推动作用,基于命门学说分析王素梅教授注重脾肾、固护心脑、采用附桂益智汤辨治小儿自闭症的经验,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命门学说小儿自闭症王素梅附桂益智汤

    川蜀"衷中参西"流派下陈淑涛运用针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析

    牟菁孙青凤谭兴民陈淑涛...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寻求作为妇科疑难杂症之一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在"衷中参西"理论思想指导下,运用中药及穴位埋线联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结果:对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针药联合治疗方法对恢复患者月经及减重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在"衷中参西"理论思想指导下,针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水平、恢复月经,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同时降低体重。

    川蜀"衷中参西"流派陈淑涛针药联合多囊卵巢综合征

    田理教授基于证素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药对撷菁

    何容华刘婷刘滢田理...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田理教授基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基本证素"虚、风、热、瘀、湿"常用的13组药对以及其在临床中应用的经验。从"虚"辨治的黄芪-党参、女贞子-墨旱莲、附子-干姜/肉桂/熟地黄、山药-薏苡仁/莲子4组药对,从"风"辨治的荆芥-蒲公英/防风、桑叶-菊花2组药对;从"热"辨治的柴胡-黄芩、桑白皮-地骨皮2组药对;从"瘀"辨治的丹皮-茜草、川芎-当归、桃仁-红花3组药对;从"湿"辨治的茯苓-白术、茵陈-滑石2组药对;以期为AR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变应性鼻炎证素辨证药对配伍

    张福利教授基于"中和观"论甲亢、甲减的因机证治

    常铭熙张健王秋虹李富震...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亢、甲减为当今常见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常有因"干预太过"或"干预不及"而出现甲亢、甲减二者间"相互转化"的情况,故维持机体"内稳态"、使甲状腺功能达到"中和"状态是现代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和观"为我国古代重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中医学辨治体系的发展起着统立之功。张福利教授以中医经典和传统哲学理论为依托,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认为甲亢、甲减发生的因机之本在于中气失和所致的气化失司,以相反相成法为构架的组方配伍为求复"中和"的重要门径,阴阳调平、升降回环即为甲亢、甲减的辨治之本。

    中和甲亢甲减气化相反相成法

    李东垣阴火学说与郑钦安阴火论病机与辨治探要

    闫蕾王新慧曾勤梁莹...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李东垣与郑钦安主要著作中描述阴火的内容进行研究,分别从阴火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方用药三方面探讨两家有关阴火思想的异同。李东垣所论阴火,病位在脾,本质为脾胃内伤虚损以致气火失调、升降失常,主张顾护脾胃元气,法以甘温除热,辅以升阳散火,苦寒降火。郑钦安所论之阴火,病位在肾,与心、脾相关,本质为阴盛阳衰,浮阳外扰,法当扶阳抑阴。

    阴火李东垣郑钦安脾气亏虚肾阳虚衰

    理法方药结合中西对照论《外科正宗》肠痈的特色

    刘洋何运胜赵平武廖烽丸...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理法方药角度结合中西对照探析陈实功辨证论治肠痈病的特色。通过对陈实功《外科正宗》肠痈篇的研读与感悟,并对照现代医学对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及并发症,对肠痈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方药组成进行分析、阐述。陈实功根据发病机制将肠痈分为脓初未成、脓初已成、时时下脓及变证毒攻五脏,与现代医学阑尾炎及并发症的病理类型高度契合,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血浊气壅、瘀血内积、湿生痰凝、毒攻脏腑有关,治法主要是清而下之,和而利之、和而导之、托而补之,分别给予大黄汤、活血散瘀汤、薏苡仁汤、排脓散、七贤散加减等治疗,并加以方药特点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甚佳。陈实功在治疗肠痈方面谨守病机,同时重视清热利湿化瘀,用药灵活,治疗效果较好,其学术观点值得后世医家借鉴推广。

    外科正宗肠痈理法方药病理类型学术经验

    《肘后备急方》细辛应用探析

    谢世璇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肘后备急方》中所有与细辛有关的记载,探究东晋时期著名医家葛洪对细辛的使用情况。通过整理归纳《肘后备急方》中所有包含细辛方剂,分别从细辛的名称考证、含细辛方剂数量、方剂所治疗的疾病、剂型的分类、服药方法、与细辛配伍药物和辅料、细辛毒性与用法用量以及细辛中毒的解救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肘后备急方》中含细辛方剂共32方,其所治疗疾病广泛,剂型种类多样,继承传统服药方式的同时还含有现代给药方式其临床广泛应用,治疗疾病丰富,对进一步开发细辛现代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毒性毒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葛洪《肘后备急方》细辛

    "主客交"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中的应用

    孔维枝曹志群黄文文姜璐...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治疗预后较差,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清楚,溃疡性结肠炎作为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有效阻断溃疡性结肠炎向结直肠癌的演变已成为众多医学者亟待攻克的重点。中药复方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预防其反复发作,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和特色。"主客交"理论来源于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创新,现多用于临床指导治疗各种慢性痼疾。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属于中医"痼疾"的范畴,其动态转化过程中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正邪交争与"主客交"理论正虚邪客,客邪胶固于血脉缠绵难解的过程相一致,并且在两者的治法上彼此相通。因此本文以"主客交"理论为切入点,在该理论视角下阐述中药复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的重要作用,以体现其在临床中的指导价值,同时为今后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思路。

    主客交理论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肿瘤微环境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