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下半月)
时代报告(下半月)

王文君

月刊

1003-2738

sdbg01@163.com

0371-6384336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66号(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南楼810

时代报告(下半月)/Journal Time Report
查看更多>>《时代报告》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41-1413/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73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略论魏晋南北朝书法的自觉

    刘嘉
    178-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艺术的自觉是书法史中极为重要的里程碑。随着汉代经学的崩溃,魏晋玄学盛行,士人开始肯定人的价值,把人放在艺术的中心位置。在书法上楷行草的规整定型、内擫和外拓新技法的逐渐完善、二王流美中和为代表的新书风的形成、“风骨”“气”等新美学范畴和书学著作的提出都是在此潮流下的表征。追根溯源,玄学的思想基础决定了这一时期书法自觉的高度。

    魏晋南北朝书法自觉玄学写意精神

    《三个傻瓜》的艺术分析

    苗钰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09年由阿米尔汗制片并主演的印度电影《三个傻瓜》—3 Idiots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股宝莱坞热潮,影片一上映便进入英国电影排行榜前十位,并在09年圣诞档获得180万美元的高额票房。虽然《三个傻瓜》并没有被引进海内,但是截止到2010年却风靡中国各大视频网络,成为中国目前国外电影在没有任何宣传造势的情况下,点击率最高的电影,大家争相下载观看,并将其誉为印度宝莱坞电影新世纪十年来最好的一部影片。一部长达3个小时的影片,却能让人们不厌其烦、兴致勃勃地从头看到尾,甚至反复的观看,离不开剧作中极富个性的人物设置,以及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配合几个主演的精彩演绎,经典绚丽印度歌舞的植入以及时间交错的叙事手法,共同承托起对现如今印度应试教育的批判与讽刺,为观众呈现了一份极赋艺术价值的影片,对此,通过对这部影片的艺术分析,从而更好的学习和借鉴影片的艺术创作手法。

    艺术分析人物设置故事情节

    隶书的形成与发展

    苏彩菊
    18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隶书的起源、形成及发展。

    隶书形成发展

    浅谈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童珊
    18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以想象出——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狂风怒号,天寒地冻的严冬里,身着短衣,短裤或裸身而无动于衷地慢慢地朝茫茫雪原走去……那个人或许是个艺术家为了体验生活,或是位英雄,或许是个精神病人,或者是个没有衣穿,没有饭吃的穷人。总之,一个在正常条件和环境下的人,面对寒暖的时令变化都是有相应的行为活动的(如加减衣服等)——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作为人类特有精神创造性活动的艺术,同样是与人类同呼吸而存在、进化、适应、传播、变迁和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图画,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同理,人类拥有的艺术,其发展一方面总是随着人类的演进发展而演进发展的,这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他方面,艺术作为艺术本身,其独有的系统,范畴和体系。这些系统,范畴和体系又总是遵循着艺术自身的进化,发展轨迹而进化发展的,即艺术的自身继承发展历史性,这便是艺术发展的自在规律(或艺术本体化规律)。人类的艺术,正是依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在规律而不断变迁,发展向前的。

    艺术发展想象规律

    试析爵士鼓中双踩的运用

    王磊
    18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爵士鼓是打击乐器中应用较广泛的乐器,其艺术感染力受到广大音乐人士的喜好,其浑厚铿锵的力度在音乐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从爵士鼓的双踩技巧入手,分析双踩的节奏和技能,并进一步来谈双踩在爵士鼓中的应用。它所产生的节奏和韵律有着彪悍、雄浑、震撼的特色,让人淋漓尽致的发挥情绪。所以说双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音乐的速度和力量进程,尤其对金属乐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双踩作为其高阶技巧,尽管音乐业内人士和爱好者都兴趣大,但是其练习的方法和技巧在国内并不成熟,都是靠着摸索和音乐感来进行练习。笔者结合现实应用与音乐节拍来认识双踩的作用。

    双踩技巧练习运用

    岑参边塞诗研究综述

    王晔
    184-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岑参作为我国古代边塞诗人的代表,其边塞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众多学术成果问世,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综述,有利于我们对岑参及其边塞诗的研究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开发学术空白。

    岑参边塞诗岑参与高适

    中国山水画临摹之我见

    曹静波
    18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宋代以前,用于绘画上的“临”、“摹”统称为“摹写”,现今才连词合称之“临摹”。“临”能补“摹”的不足(摹有时会过于谨细而使原作品的神采难以抓到)。因此两者可互为参照,互取长短,从而窥探古人之全貌。总的来讲,宜先摹后临,古人历来习画极重临摹,并有大量关于临摹的画论。

    山水画临摹范本广临变临意临

    论美术鉴赏中的“比较方式”

    李琳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方式作为行之有效的美术鉴赏方法,更有利于深入理解美术作品,梳理美术发展的脉络,总结规律,认识本质,构建知识体系。比较方式有纵向与横向、求同与求异比较上的多维度和灵活性特点,鉴赏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意向选择不同的比照坐标,应用科学、恰当的比较方法,辨别、分析比较对象,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从而更有效地培养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比较方式鉴赏能力

    解析梵高的艺术作品--《星夜》

    刘青
    187-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森特出生在牧师家庭,早年热爱神学。专职作画后一直是弟弟提奥救济他,但他没有卖出过一幅画,因为当时他的画风没有学院派占主流的画坛接受。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梵高艺术特色社会影响艺术设计

    篆书的印化

    吉士彪
    18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篆刻艺术语言的范畴内,有许多不同的篆刻形式和特色。在篆刻创作中,不但要保持基本表现语言,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同形式和特点的表现方式。六国古文、秦砖汉瓦、权量、铭镜皆可入印,但在这里至关重要的仍是“印化”的问题。

    篆书印化篆法形式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