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李术才

双月刊

1672-3961

xbgxb@sdu.edu.cn

0531-88396452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机械、材料、电气、能源、动力、控制、信息、计算机、土建、水利、环境、化工、管理等工程专业以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硬岩下地铁隧道管片壁后注浆隔振优化分析

    郭海坡文毅然杨为民丁万涛...
    9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硬岩地层叠落隧道管片壁后注浆隔振处理措施,并为隔振材料研究提供基础.结合工程实际,将注浆隔振等效为注浆阻尼,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法,研究隧道管片壁后注浆层不同阻尼比对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隔振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注浆层阻尼比从 0.05 增大到 0.50,隧道结构上的最大竖向加速度变化率达到 14.6%,周边岩土体的变化率达到了60.3%;由于加速度随阻尼比改变的变化率逐步降低,当阻尼比到达 0.50 时,此改变效果已经达到影响极限的 80%,故可以将注浆层阻尼比控制在 0.50 以内,以达到最大的优化效率及经济效益.

    振动荷载硬岩地层叠落隧道阻尼改变注浆层隔振

    基于MatDEM的松散地基喷浆加固浆液扩散规律

    郭静赵振华马梦媛史长远...
    106-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松散地基喷浆加固过程中浆液扩散规律,借助MatDEM软件生成模拟土层,基于孔隙密度流原理实现喷浆过程可视化,生成土体颗粒位移场.从现有成桩直径预测公式出发,分析基于极限侵蚀距离的成桩直径预测公式的可靠性,基于模拟结果,通过分析喷浆压力、颗粒粒径等对修正参数的影响,对成桩直径预测公式进行修正,将现场试验中双管法旋喷喷浆施工参数及原位土体力学参数带入修正后成桩直径预测公式计算,与现场试验桩体开挖后实测直径进行对比,验证了修正公式的可靠性.

    MatDEM高压喷浆孔隙密度流基础加固公式修正

    氯盐干湿循环下风积沙混凝土微观结构演变

    董伟朱相茹王雪松周梦虎...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干湿循环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试验采用河砂质量的 0、25%、50%、75%及 100%的风积沙替代河砂制备混凝土,在NaCl质量分数为 3.5%的溶液中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利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等技术对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aeolian sand concrete,ASC)的微观结构及氯离子侵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风积沙质量分数增大,ASC内部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先减小后增大;随侵蚀深度的增加,自由氯离子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氯盐干湿循环使ASC内部产生了大量盐结晶,结晶压力造成ASC内部孔结构劣化,核磁共振T2 图谱不断右移,其中采用河砂质量的 100%的风积沙替代河砂的混凝土(A100)在氯盐干湿循环过程中损伤最严重.

    风积沙混凝土氯盐干湿循环微观结构自由氯离子侵蚀机理

    海水环境下硫酸盐侵蚀钙质砂注浆体试验研究

    孙悦张文亮张建鹏王蕾...
    122-13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硫酸根离子侵蚀效应对钙质砂吹填岛礁注浆加固钙质砂地基服役性能的影响,采用耦合温度和离子浓度的加速侵蚀方法,基于海水侵蚀试验装置开展不同水泥类型、侵蚀时间、水灰比条件下硫酸根离子对于注浆结石体性能的弱化试验.获得海水中硫酸根离子对注浆结石体力学性能及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侵蚀后的注浆结石体进行微观测试,揭示硫酸根离子对钙质砂注浆结石体的侵蚀弱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根离子渗透注浆结石体内部与水化反应产物发生反应生成石膏以及钙矾石等产物引发注浆结石体发生侵蚀破坏,而动水环境会加剧硫酸根离子对注浆结石体的侵蚀弱化效应,动水侵蚀组结石体在侵蚀时间为 3.28 a时,抗压强度为 5.41 MPa,较淡水对照组降低 23.9%;渗透系数为 7.159×10-5 cm/s,较淡水对照组增大 6.691×10-5 cm/s.

    钙质砂注浆加固硫酸根离子动水环境侵蚀弱化

    NaOH改善粉煤灰混凝土微结构及抗风蚀-冻融耐久性能

    张启懿邹春霞郭晓松宋育鑫...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水工混凝土风蚀-冻融耐久性能,提高固废粉煤灰的利用率,选择NaOH碱性激发剂制备加碱粉煤灰混凝土.通过红外光谱试验、核磁共振试验、室内冻融和风蚀-冻融试验研究常温养护下加碱粉煤灰混凝土反应产物、孔隙特征及抗冻、抗风蚀-冻融耐久性劣化规律.结果表明:常温掺加质量分数为 5%的NaOH有利于激发粉煤灰活性,提高其对水泥的替代率;加碱后红外光谱中粉煤灰玻璃体的特征峰消失,出现了N-A-S-H凝胶的典型特征峰且凝胶聚合度更高;核磁共振中相应的T2谱起始弛豫时间和谱面积均减小,孔结构更优;粉煤灰替代率为 40%,NaOH质量分数为 5%时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优于粉煤灰替代率为 20%的普通混凝土.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建立加碱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优化残差-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并对其服役寿命进行预测,相对误差在 5%左右,证实了常温条件外加碱性激发剂有助于提高粉煤灰在胶凝材料中的使用率,改善混凝土的抗风蚀-冻融耐久性能,为风蚀严寒区绿色水工混凝土的开发、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加碱粉煤灰混凝土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风蚀-冻融灰色残差-Markov模型常温养护

    吸水土工布对路基湿度控制效果的数值模拟

    马川义冯豪杰蒋红光侯天新...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典型的粉质黏土填料路基,提出采用新型吸水土工布来控制细粒土路基内部湿度,通过对比铺设吸水土工布前后路基内部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的空间分布,评价吸水土工布对路基湿度的控制效果.基于压力板仪等室内试验获得吸水土工布水力参数,通过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基水汽迁移分析模型,获得不同水位条件下(2、4、6、8 m)路基内部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路基内部水分迁移模式和吸水土工布的吸排水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吸水土工布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较低的持水性和较高的水平渗透性;吸水土工布对路基湿度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土工布界面上下的含水率和基质吸力发生明显突变;相比于无土工布路基,4~8 m处地下水位吸水土工布上方土体体积含水率显著降低7.6%~9.6%,基质吸力增加 2~2.3 倍,路基动态回弹模量提高 23.2%~43.6%;吸水土工布凭借形成的基质吸力差和自身的水平导水能力,可快速吸排出非饱和土中的弱结合水.水土工布可有效控制毛细水上升导致的路基湿化,并能提高路基的支撑能力.

    道路工程吸水土工布数值模拟湿度控制细粒土基质吸力

    地方政府和高速公路经营者低碳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高艳艳周童王旭高洁...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高速公路低碳运营,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地方政府和高速公路经营者在碳排放配额政策和奖惩机制下的低碳行为变化,通过主体行为影响因素选取构建、求解和分析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借助MATLAB软件开展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奖惩机制和合作程度对演化结果的影响以及博弈主体行为选择初始概率、奖惩系数分别对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高速公路经营者实施碳排放配额政策和运行奖惩机制能够促进政企双方共同参与高速公路运营降碳,且奖惩机制根据政企合作程度动态调整的效果直观有效;地方政府实施碳配额政策且经营者合法排放的初始概率越接近 1,双方合作推动高速公路低碳运营的速度越快;碳配额政策实施初期运行高奖惩系数(θ1=0.15,θ2=0.15)机制会加速高速公路低碳运营.

    低碳交通博弈理论数值仿真碳配额政策奖惩机制

    山东省综合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梁涛刘亚祥杨硕徐越...
    15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规划和管理能源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构建山东省综合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量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升高,资源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降低发展趋势,煤炭消耗量、用电量及较高的第二产业占比等是制约山东省综合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山东省应提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一步优化电力生产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为山东省综合能源系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

    综合能源系统指标体系熵权法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