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隧道建设(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隧道建设(中英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张炜

月刊

2096-4498

ztsk2000@263.net

0379-62632470;62632173;63633403

471009

河南省洛阳市陵园东路3号(状元红路)

隧道建设(中英文)/Journal Tunnel Construction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隧道建设》是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类科技期刊。1981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刊出了31卷141期。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中铁隧道集团主管、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主办的科技刊物《隧道建设》成为国内公开发行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55/U,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741X),刊期为双月刊。《隧道建设》主要刊载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领域中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实践论文。其办刊方针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推进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施工技术进步服务。 《隧道建设》聘请了多名业内著名专家、学者作为本刊的顾问、编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王梦恕一直是《隧道建设》编委会的主任委员。《隧道建设》主要刊载隧道及地下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刊登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试验、研究和综合评述,涉及铁路、公路等领域中隧道与地下工程、及相关的结构工程、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爆破、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等专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科技信息、行业动态等。 《隧道建设》发行的对象主要为全国各工程单位,其中包括中铁系统、中水电系统、中交系统、中冶系统、中建系统、地方各建设系统、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及其在圆形竖井中的应用研究

    李鹏飞王硕张明聚黄正东...
    1820-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及其应用效果,通过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加压排水工艺对不同养护龄期模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然后,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开展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支护结构第 2 阶段现场工艺试验,验证其结构和工艺的可行性及工程效果.结果表明:1)加压排水工艺可以显著提升模袋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轻质量模袋在加压排水中对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最佳;2)模袋混凝土能够有效地填充钢波纹板与开挖面间的空隙,模袋有助于混凝土气体与水分的排出,从而缩短凝固成型时间;3)混凝土灌注过程对钢波纹板受力影响轻微,各块波纹钢构件在工作状态下均匀受力;4)类似工程中推荐应用轻质量的涤纶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模袋.

    钢波纹板模袋混凝土圆形竖井灌注压力

    英国隧道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智能、更大型、更经济、更环保

    隧道网微信公众平台
    1828页

    静-动荷载作用下欠固结软土盾构隧道长期沉降与最优埋深计算方法

    仉文岗唐学成刘汉龙杨文钰...
    1829-1840,中插1-中插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地表堆载、列车荷载和欠固结软土固结沉降联合作用下的盾构隧道长期沉降数值及其变化规律问题,依托广州市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项目,利用PLAXIS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外部作用下的盾构隧道长期沉降值,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非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长期沉降的影响并确定 5 种关键影响因子,提出长期沉降与最优埋深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超固结比与隧道埋深对长期沉降影响最大,上部堆载荷载值、荷载作用宽度和列车荷载影响次之,而荷载距离、列车速度和渗透系数对长期沉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为求解盾构隧道长期沉降值,提出静-动荷载作用下欠固结软土盾构隧道的长期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值与模拟值吻合良好;3)将国家规范中盾构隧道变形控制值(20 mm)作为隧道沉降控制值,代入长期沉降计算公式,反推得到隧道最优埋深计算公式,其中软土欠固结特性对最优埋深影响最大.为有效控制长期沉降发展,建议将隧道整体置于较好的土层中,如需设置在淤泥及淤泥质土层中,则应进行地基处理、排水固结,以改善土体欠固结程度.

    欠固结软土盾构隧道长期沉降非线性拟合上部堆载列车荷载

    长春中风化泥岩盾构施工泥饼防治研究

    黄喆马超辛志勇阳林...
    1841-1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分析盾构结泥饼风险及渣土塑流性特征,开展旋转剪切试验、三轴试验和坍落度试验,探究长春中风化泥岩渣土黏附强度和抗剪强度特征;基于渣土强度提出长春泥岩渣土合理改良坍落度的建议,并结合实际工程验证其合理性.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长春中风化泥岩渣土(界面)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界面)摩擦角逐渐减小.当含水率为 22.58%~27.36%时,土-金属间的界面黏聚力大于黏聚力;当含水率为 15.99%~24%时,界面摩擦角大于内摩擦角.2)渣土坍落度与强度密切相关,随着坍落度的增大,渣土黏附强度和抗剪强度快速降低.当坍落度大于 4 cm时,黏附强度和抗剪强度变化较小;当坍落度为0.5~1 cm时,渣土黏附强度大于抗剪强度,因此建议盾构渣土坍落度不小于1 cm,且尽可能使渣土坍落度大于 4 cm,以充分减小渣土强度和增大渣土塑流性.

    中风化泥岩盾构黏附强度抗剪强度坍落度渣土改良

    基于激光扫描点云的盾构隧道结构横截面变形提取方法研究

    张雨蒙魏纲柳献
    1852-1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工程与研究从点云中提取的横截面变形指标仍以收敛变形为主,难以反映接头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分段连续"的变形特征.为从点云中充分挖掘盾构隧道横截面变形特征,提出从三维点云提取位移场并通过位移场表征盾构隧道结构横截面变形的方法.该方法以接头为界对盾构隧道每块管片的轮廓分别在极坐标系使用傅里叶函数拟合,对各期点云拟合后的曲线按相同密度划分网格,并将网格节点处的坐标相减,求得衬砌结构各管片位移场.通过整环足尺试验与数值模拟,分别验证该方法提取径向、切向变形的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试验,讨论该方法应用过程中拟合函数、测量误差、参考系选取等关键因素对变形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于拟合的傅里叶函数阶数越高,拟合管片轮廓越精细.2)在测距误差作用下,使用高阶数的傅里叶函数易产生过拟合现象,增加变形提取误差.3)通过工程示范展示该方法在实际盾构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其用于实际工程的可行性.

    盾构隧道激光扫描点云傅里叶函数横截面变形

    第十届"隧道奥斯卡"——2024国际隧协大奖入围名单公布

    隧道网微信公众平台
    1862页

    不同视线诱导系统下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减速行为试验研究

    强伟杰陈国俊杜志刚陈伟锋...
    1863-1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驾驶人在隧道入口区域的减速行为特征,并定量评价不同视线诱导设施的调节作用,开展模拟试验,基于日间自由流状态构建场景 1(行业标准、对照组)、场景 2(2.5 m立面标记)、场景 3(环形立面标记)、场景 4(多层次视线诱导系统)4 组试验场景,采用开始减速位置、减速度变化率、油门开度变化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驾驶人速度变化呈现"平稳—下降—较平稳"趋势;2)在行业标准下开始减速位置较近,导致需采取较大减速度、较少减速阶段实现车速下降,行车舒适度低于、操纵危险度大于其他场景;3)2.5 m立面标记与环形立面标记均能使驾驶人提前辨识洞门,行车舒适区间占比有所提升;4)多层视线诱导系统表现最优,开始减速位置提前 65%,行车舒适区间提升最大(13.1%),且其采用的控制油门减速策略,平均油门开度最大(0.095)、油门操纵危险度最小(0.13),是入口区域较适宜的减速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隧道入口洞门采用环形立面标记、增设多层次视线诱导系统有利于驾驶人早发现、早减速、缓减速,能显著提升隧道入口区域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隧道入口区域减速行为视线诱导系统

    特长跨海公路隧道联络烟道间距优化设置研究——以青岛第二海底隧道为例

    刘健
    1874-1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岛第二海底隧道通过在隧道的南北线排烟道上纵向间隔设置联络烟道,将南北线烟道联通.由于目前尚无公路隧道设置联络烟道的案例可供参照,为研究联络烟道对公路隧道防排烟效果的影响,亟需明确在不同联络烟道间距下隧道内火灾温度场、烟气蔓延情况、系统阻力等的分布规律,确定最优联络烟道间距.在现有评价指标烟气蔓延长度l60、排烟效率η的基础上提出阻力削减率ξ,构建基于性能化的联络烟道间距优化评估模型;在调研全国各种隧道横通道间距设置配合形式后,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联络烟道间距下的烟流特性及数据.结果表明:1)联络烟道能有效降低排烟系统的阻力;2)随着联络烟道间距的缩短,烟气蔓延长度l60 由 260 m缩小至 180 m,排烟效率η由93.39%提升至97.80%,阻力削减率ξ由15.42%减小至2.20%;3)联络烟道间距为 750 m和 1 500 m混合的设置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排烟效果,此时继续缩短联络烟道间距对系统排烟能力提升有限.

    海底隧道联络烟道阻力削减率排烟系统阻力

    大断面黄土隧道微台阶开挖工法施工稳定性研究

    孟翔鹏
    1883-1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软弱黄土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变形、渗水和坍塌问题,以天恒山隧道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适用于富水软弱黄土地层浅埋大断面隧道微三台阶开挖工法.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微三台阶法对富水软弱黄土地层浅埋大断面隧道开挖时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施工过程中采用微三台阶法开挖,围岩变形及支护受力得到较好的控制,隧道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值分别为 34.6 mm和17.2 mm;围岩最大应力为102.5 kPa;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控制约11 m,三台阶七步约为18 m.2)通过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初期支护模拟数据略大于现场实测数据,但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了软弱黄土地层中微三台阶工法控制围岩稳定性的有效性.

    隧道施工微三台阶法黄土地层Midas

    U盾架管机垫层摊铺系统设计与应用

    董艳萍王占飞连鸿强刘恒杰...
    1895-1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前期U型盾构垫层施工机械化程度低、施工质量差、施工效率低等问题,依托雄安新区启动区EA4 综合管廊工程在U盾架管机上设计研发一种新型垫层摊铺系统.将其与U型盾构集成,通过与盾构导向系统相结合,实现垫层落料和自动刮平控制.介绍新型垫层摊铺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刮平装置在盾体内的布置以及适应多种管廊断面形式的垫层摊铺施工方法.经现场应用表明:相较海口U型盾构垫层施作,新型垫层摊铺系统工效提升了 67%,摊铺精度可达到±4 mm,有效提升了U型盾构施工管廊垫层摊铺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垫层摊铺U盾架管机综合管廊刮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