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隧道建设(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隧道建设(中英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张炜

月刊

2096-4498

ztsk2000@263.net

0379-62632470;62632173;63633403

471009

河南省洛阳市陵园东路3号(状元红路)

隧道建设(中英文)/Journal Tunnel Construction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隧道建设》是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类科技期刊。1981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刊出了31卷141期。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中铁隧道集团主管、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主办的科技刊物《隧道建设》成为国内公开发行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55/U,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741X),刊期为双月刊。《隧道建设》主要刊载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领域中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实践论文。其办刊方针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推进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施工技术进步服务。 《隧道建设》聘请了多名业内著名专家、学者作为本刊的顾问、编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王梦恕一直是《隧道建设》编委会的主任委员。《隧道建设》主要刊载隧道及地下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刊登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试验、研究和综合评述,涉及铁路、公路等领域中隧道与地下工程、及相关的结构工程、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爆破、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等专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科技信息、行业动态等。 《隧道建设》发行的对象主要为全国各工程单位,其中包括中铁系统、中水电系统、中交系统、中冶系统、中建系统、地方各建设系统、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长距离TBM施工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以北疆某供水工程为例

    全永威王利明赵海雷李凤远...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超长距离TBM隧洞多车辆行驶风险高、运输效率低、调度管理时效性差等施工难题,分析TBM隧洞施工常见的 4 种多车辆行驶道路模式,即单车道和双车道无轨运输、单线和四轨三线有轨运输.针对不同运输方式和道路模式设计智能调度算法逻辑规则,形成基于蓝牙信号强度的隧道内车辆实时定位及轨迹预测方法,研制具有实时定位、实时语音通话、在线视频等功能的盒体式车载终端,开发具有普适性、通用性和参数化、模块化的长距离隧道施工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北疆某供水工程输水隧洞长距离TBM施工单线有轨运输工况下进行应用示范,实现了多车辆智能防碰撞和语音实时对讲调度,提高了长距离物料运输效率和多车辆行驶安全性.

    超长隧洞隧洞施工TBM物料运输运输调度防碰撞蓝牙定位

    NPR锚索对跨断层软岩大变形隧道控制技术研究

    陶志刚林伟军李勇孙滢滢...
    11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NPR锚索对东马场跨断层软岩大变形隧道控制效果,首先对NPR锚索进行静力拉伸试验,验证其恒阻大变形的能力和具有良好的抵御外力的效果;随后开展NPR锚索对东马场隧道围岩变形控制的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试验现象和数据表明:在开挖过程中,隧道围岩也没有出现较大垮落和坍塌,NPR锚索对软岩隧道围岩有较好的支护效果.在加载完成后,NPR锚索对非断层处的隧道围岩最大位移约为 14 mm,断层处的围岩最大位移约为 21 mm,隧道区域所受应力分布的不规律性,导致隧道围岩出现挤压变形,位移曲线呈振荡状.在NPR锚索的支护下,围岩应力最大发生在左拱肩,围岩临空面 3 cm处切应力最大(0.3 MPa),隧道未出现大规模的不对称破坏现象,隧道总体呈现出"小塌而不垮",变形总体可控.

    断层隧道软岩大变形NPR锚索物理模型试验

    公路隧道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配置研究

    李金林志于冲冲尹恒...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 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即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全生命周期的建设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缺电负荷率(LPSP)和储能电池的状态为约束,对风力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最优容量配置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对比标准粒子群算法,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总投入成本更少,寻优能力更强;2)对比该隧道 1 年的用电成本,前期投入将在 5 年内回本;3)在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的设备全生命使用周期的 20 年内,该隧道可节省 1 920.39 万元电费.

    能耗公路隧道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容量配置

    盾构排浆管道内块石流速分析与沉积临界泥浆流速公式推导

    田公明田冶平向代刚甘虎...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晰排浆管道内各种块石的流速情况,探讨块石沉积形成的管道堵塞和泥浆流速的关系,首先,根据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泥浆液动力计算式;然后,从运动力学角度对水平、斜向上、斜向下、垂直向上管道内的石块取最难排出的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最后,对不同形状、不同粒径石块,在不同倾斜角度的泥浆通道内随泥浆流动,达到受力平衡时和泥浆流速差值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进而分析推导出各种块石沉积临界泥浆流速计算公式,并设定工程数据试算.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尺寸、不同形状、不同密度的块石在不同倾角排浆管道内差速流动、流动速度自动分级、沉积临界泥浆流速不同;2)密度小、体积小的块石运动速度快、沉积临界泥浆流速小;3)相同重量、密度的块石,球形的运动速度最快、沉积临界泥浆流速最小,正方体形的次之,长条形的运动速度最慢、沉积临界泥浆流速最大,长径比越大流速越慢、沉积临界泥浆流速越大;4)同一块石,在向下管道流速最快、沉积临界泥浆流速最小,水平管道次之,在垂直上升管道流速最小、沉积临界泥浆流速最大.重点控制始发井和地面垂直向上管道内的泥浆流速至关重要.通过计算以适用经济的泥浆流速来预防排泥管道堵塞.

    泥水盾构排浆管道泥浆液动力恒定速率状态差速流动流速自动分级流速差块石沉积临界泥浆流速

    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涌水突泥机制及风险评估

    刘成文刘刚徐华丁国鹏...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隧道穿越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时引发的涌水突泥、冒顶等地质灾害机制,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通过室内力学试验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第三系半成岩力学特性、作用机制及涌水突泥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遇水软化特性明显,随着含水率增加其黏聚力先增后减,内摩擦角不断减小,含水率为 18%时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分别为12.53 kPa和 7.35°,围岩逐渐失稳.2)软弱的第三系半成岩、高地下水量及隧道开挖扰动为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发生涌水突泥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3)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段可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A、B、C、D 4 段,各段涌水突泥灾害风险由大到小排序为B段=C段>A段>D段,其中评估的A段涌泥量与实际涌泥量较为吻合.

    公路隧道第三系半成岩涌水突泥风险评估模糊层次分析法

    高温后植筋牛腿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胡汉忠秦睿成姜学鹏
    14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牛腿植筋和植筋胶高温后力学性能及牛腿结构稳定性,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三面受火的隧道内烟道板植筋牛腿构件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温度下植筋牛腿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结果显示:1)在经受 1 200℃高温 2 h后,距牛腿底面最近植筋的植筋胶温度超过耐火极限(120℃),导致熔毁,其余 2 根基本不受影响;2)植筋和牛腿位移微小,不超过 9 mm,其力学性能随温度升高逐渐变为热应力和热膨胀主导,牛腿仍有 71%的剩余承载力,而且牛腿的高温短时徐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牛腿不会掉落.

    隧道高温牛腿植筋植筋胶

    电力管廊通风规律及结构布局优化研究

    高峰姚海波耿英宸冯天垚...
    15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电力管廊的通风效果,依托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综合管廊工程,采用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电力舱通风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在得到初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通风方式、通风口位置和电缆布局,对比研究机械进风自然排风和自然进风机械排风、通风口设在管廊顶部和两侧、10 kV和110 kV电缆交换位置3 类6 种工况下的通风效果.结果表明:1)现有正常通风条件下,从进风口到排风口,进风口处气流组织混乱;同时,由于在进风口处气流2 次改变运动方向导致能量损失很大,致使可用于驱动管廊内空气的能量减小,通风效果下降,造成能源浪费.2)将通风口(风机)布置在电力舱两侧时,因初始风速与通风方向一致,避免了能量损失,有效提高了通风效果.研究显示,管廊中间断面的平均风速提高了0.31 m/s,变幅达39.6%;温度降低了1.6℃,变幅达 6.1%;压力损失降低了13.7 Pa,变幅达30.4%,极大地改善了电力舱通风效果.3)在通风口(风机)位于顶部的条件下,对电缆布局优化后,10 kV电缆表面温度降低 3.21℃,110 kV电缆表面温度升高1.68℃,纵断面平均温度下降0.365℃,电缆布局调整有利于降低舱内温度,减少压力损失.

    电力管廊通风规律数值模拟通风优化

    方拱形波纹钢管廊弯矩解析解及断面参数研究

    郑佳艳兰鹏博刘海京陆展...
    16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拱形结构因空间利用率较高而广泛应用于我国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但其结构承载特征、力学机制及相关设计方法研究尚少.为研究方拱形波纹钢管廊结构弯矩的解析计算理论以及合理的断面形式,利用结构力学、土力学基本理论和相关规范,推导方拱形波纹钢综合管廊的弯矩解析解,并用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对弯矩解析式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同时建立不同管顶覆土深度的方拱形波纹钢管廊三维地层-结构有限元数值模型,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弯矩解析式计算的弯曲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弯矩表达式的适用覆土深度,基于弯矩解析表达式对管廊断面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给出推荐断面参数范围.研究表明:1)方拱形波纹钢综合管廊的弯矩解析解与数值解相吻合,理论计算的弯矩与数值解的最大误差为5.79%;2)弯矩解析表达式的适用覆土深度为H≤10 m;3)针对依托工程,计算结果表明管廊断面矢跨比、顶板和侧板跨度比均处于 0.6~0.8,管廊结构弯矩分布较合理,有利于保障结构安全.

    方拱形波纹钢管廊弯矩解析解有限元分析覆土深度断面参数优化

    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分析及抗蚀等级预测

    郑涛祝鹏程普如敏杜艳斌...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云南楚雄州地区含盐地质环境及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所面临的耐久性问题,探究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干湿循环和硫酸盐侵蚀耦合的试验方法,根据混凝土表观形貌与质量损失率分析其劣化机制,并建立基于Weibull函数的混凝土侵蚀损伤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侵蚀初期钙矾石和石膏填充于孔隙之间,试件质量增加;侵蚀后期,侵蚀产物膨胀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内应力时,裂缝开始形成和扩展,混凝土受损严重,试件质量减小.2)适量粉煤灰提升了混凝土的抗蚀等级,其中以掺入 20%粉煤灰提升效果最优;当粉煤灰掺入过量(25%)时,混凝土抗蚀等级下降.3)以耐蚀系数为损伤度建立Weibull分布函数抗蚀等级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粉煤灰混凝土受侵蚀损伤劣化规律,各组模型相关度R2 均在 0.95 以上,模型预测与试验数据误差率在 15%以内,精度较高.

    隧道粉煤灰混凝土干湿循环硫酸盐侵蚀耐久性Weibull分布抗蚀等级

    基于极限上限法的富水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

    李垂忝刘彦辉卢清碧况彦...
    187-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合理地设置富水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力,保障盾构隧道安全掘进,基于极限上限法分析原理和相关联流动法则,构建水平层状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分段对数螺旋线破坏机构,建立多层水平层状富水地层盾构开挖面稳定性极限上限法分析和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并开展参数分析;并进一步依托实际工程,将理论计算方法、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测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从隧道底部自下而上,土体参数对极限支护力的影响不断减小;2)与传统的地层均质化处理方法相比,考虑地层分层的破坏机构能够较好地表达多层复合地层盾构开挖面的破坏机制;3)考虑开挖面的变形控制,推荐将本文计算结果乘以 1.5 倍的安全系数作为土舱压力值.

    盾构隧道极限支护力富水复合地层极限上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