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科学
当代教育科学

亓殿强

半月刊

1672-2221

0531-81758321 81758319

250011

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

当代教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由山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山东省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一份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教育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干部和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薄弱学校的变革:现状与展望

    师丹慧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弱学校的存在与失衡发展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进程,教育变革的历史演进与教育态势的时代转换也不断推动着薄弱学校生态系统的整体调适.基于教育生态的视角,深入剖析薄弱学校的宏观生态与微观生态现状,是薄弱学校在充分的自我诊断基础上,把握时代新机遇、应对问题新情境、实现未来成功变革的立足点,也是推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

    教育生态学薄弱学校学校变革

    后乡土中国语境下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苏泽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文化教育是一种地域文化传承的教育,中国广大的乡村社会是其得以开展的原始基点.在经受了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等转型的冲击后,中国乡村的社会空间、社会关系等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传统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日渐瓦解,后乡土性特征日益明显.后乡土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乡土文化赖以滋生和延续的社会环境、文化土壤,同时也引起了乡土文化教育主体的缺位、教育时空的窄化以及教育内容的缩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后乡土中国语境下,乡土文化教育的重兴应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强调政府顶层设计与乡村基层实践的通力协作,选择以政策为引领、乡情为纽带、激励为导向推动乡村文化主体的回归;以村庄“内生”为主、“植入”为辅的多元公共空间供给;以乡土文化为“圆心”,外源文化为“半径”,在坚守与创新之间延展乡土文化教育内容等发展路径.

    后乡土中国乡土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省属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叶琳米俊魁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在严峻的新形势下提出的以强调科技创新、人才强国为核心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为省属高校双创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新契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双创教育是一项持久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特色不鲜明、主体本原性发展动力不足、客体必要组成要素发展不健全等瓶颈因素限制,省属高校双创教育只有寻求持久的特色化内涵式发展,贴近主体需求,充分调动主体自觉,借助文化涵养师生创新素养,整体协调推进,才能从深层次上予以突破.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属高校双创教育内涵式发展

    跨界融合: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

    唐衍军蒋翠珍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文理相融,反映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新时代、新形势、新技术条件下的新文科建设,需遵循共融互通、立德树人、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跨学科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思维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跨组织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应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师资建设,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文科人才.

    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

    西部地方高校新手教师培训的优化路径

    郭荣孙华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夯实新手教师培训工作是地方高校落实引育并举、以育为先战略、助力新手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西部地方高校新手教师培训项目缘何被诟病为一种仪式化的入教洗礼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对地方高校529名新手教师展开深入调查后发现:现行培训目标失去坚挺内核,呈现碎片化与原子化倾向;培训客体忽视教师声音与诉求,存在反客为主、鹊巢鸠占之嫌;培训组织缺乏整体规划与管理,映现失序化与低效化图景.新手教师培训项目重新生发活力势在必行.研究认为突破当前培训瓶颈,需实现一个重构与两个整合,即变革理念,优化注重教师个体智慧生成的顶层设计;构建闭环模式的培训路径,切实关注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整合零散闲置的优质资源,搭建“成长树,育人林”大数据平台.

    西部地方高校新手教师优化路径

    论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阻力与路向

    徐彬苏泽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类主体在教育评价活动中多层的交互作用、教育评价育人的本质要求,以及技术变革与新人文教育兴起的推波助澜,共同构筑了教育评价改革的依据与动因.现实中,教育评价改革遭遇着实体性教育评价思维的固化、行政化教育评价制度的僵化、应试化教育评价文化的滞化等方面的阻力与困境.有效运用系统思维和复杂思维指导教育评价改革,重构教育评价话语体系;加强教育评价供给侧改革,积极建设行政调控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努力营造利于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舆论环境,重构教育评价育人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教育评价改革超越现实阻碍的可能选择和路向.

    教育评价改革评价思维评价制度评价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与展望

    张鹏飞高盼望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政策是指导劳动教育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大致经历了促进工农业生产,服务思想改造,助力现代化建设和彰显个体价值四个历史阶段.总体来看,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呈现出以下态势:从注重生产劳动向注重脑体并重转变,从注重国家需要向注重个人发展转变,从注重单一技能向注重综合素养转变.新时代推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须树立多维目标共生的教育价值取向,制定多元主体联动的政策实施体系,构建明确、灵活的课程开发方案.

    劳动教育教育政策个体价值现代化建设

    刍议中小学生家庭闲暇教育

    李俊俊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闲暇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我国家庭闲暇教育面临着多重的现实困境,尤其是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闲暇教育指导能力,已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提升家庭闲暇教育的指导能力,家长应树立正确的闲暇教育观,强化闲暇生活意识,加强闲暇生活规划,科学指导孩子的闲暇活动.

    小学生闲暇时间闲暇生活闲暇活动家庭闲暇教育

    慕课视域下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索——评《慕课视角下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探究与设计》

    张居设
    封3页

    “四位一体”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高职英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周华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