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矸石粉-煤泥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材料性能研究

    韩磊许起张逸群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注采比和保障地表减沉效果,霍尔辛赫煤业拟采用煤矸石粉-煤泥混合浆液进行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开采,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煤矸石粉-煤泥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材料的浆液密度、流动度、黏度、自由析水率和压实析水率等工作性能,研究煤矸石粉-煤泥质量比、水灰比对其浆液工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其浆液最优配比.结果表明:水灰比一定时,随着煤矸石粉-煤泥质量比增大,浆液密度、黏度增大,流动度收缩,自由析水率和压实析水率降低;煤矸石粉-煤泥质量比一定时,随着水灰比增大,浆液密度、黏度减小,流动度延展,自由析水率和压实析水率提高;质量比 70:12、水灰比 0.8 以及质量比 65:12、水灰比 0.7 的煤矸石粉-煤泥浆液适用于覆岩离层注浆充填.

    离层注浆材料煤基固废浆液性能充填治理适用配比

    采煤机支架协同控制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

    王三珍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该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煤机自动截割煤体、液压支架自动拉移架过程中,协同能力较差、人工干预次数较多的现象,以华宁焦煤公司 22104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液压系统的采煤机与支架协同控制系统,将采煤机各参量引入到GA-BP的联合建模中,并采用遗传算法(GA)和 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煤机与支架协同控制进行优化,以实现改善移架间距及延伸式护帮作用的效果.实践表明,该技术改进能够有效地提高对支架的控制作用,减少移架间距的偏差,其预测准确度可增加10%左右,大大地提升了综采工作面生产工作效率,为矿井综采工作面智能化、自动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智能化采煤机与支架协同GA-BP数据处理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应用

    张利军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工对变电站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过程中及时性差、劳动强度大、巡检效率低,难以满足供电安全性的需求问题,为提升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监测的精确性和监测效率,坪上煤业引入了一套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变电站巡检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轮式巡检平台,将红外热成像模块和高清视觉监测模块进行了整合,实现了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双模式精确监测;通过巡检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导航控制、运动控制、电源管理、通信接口的集成控制,从而保障了巡检机器人在厂区内的路径自主规划和数据信息自动传输.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的巡检覆盖率达到了94.9%,红外监测预警精确率达到了99.1%,对指针仪表监测的偏差在0.6%以内,有效提升了坪上煤业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

    变电站红外热成像视觉监测巡检机器人

    煤矿采煤工作面数字孪生系统研究与应用

    张磊李绍良曲越
    173-17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鄂尔多斯万利一矿 31311 工作面缺乏实时监测和预测能力、视频信号视角有限且有粉尘干扰的问题,提出数字孪生系统,通过物理感知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构建系统架构,采用光纤、Modbus、CANBUS、Profibus、OPC和无线通信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PLC、OPC服务器传输至客户端,MQTT用于实时数据转发,MySQL用于历史数据存储.可视化平台基于Unity引擎,结合HTML5、CSS和JavaScript,进行三维建模和渲染,并通过 3ds Max实现高精度轻量化建模.系统成功实现了工作面设备的实时监测、状态反馈和智能控制,解决了传统视频监测可视度低的问题,提高了工作面的自动化水平.系统的实际应用显著提升了工作面的效率与安全性,助力工作面场景数字化转型.

    数字孪生智慧煤矿采掘设备技术路线平台设计采煤工作面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流程化管理与燃煤精准化掺配分析

    杨红平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燃料运行过程中存在煤种多样性造成的入炉煤掺配精准度不高,不能适应电力现货市场负荷变化,入炉煤标煤单价过高,燃烧经济性低的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完善流程管理,实行多流程一体化管理,多环节数据共享,实现分析、比对程序化,全面提高燃煤精准化掺配配煤数据的处理精准性.该研究为配煤掺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达到对入炉煤的精准控制和煤场存煤结构的动态优化,使每日各时段负荷响应调整及煤场存煤结构变动的响应及时,提高机组对经济煤种(劣质煤)的掺配水平;实现扩大掺配煤种边界,拓展燃煤采购范围,降低入炉煤标煤单价,获得入厂煤标煤单价最优,全年实现掺配经济煤种超47万t.

    标煤燃煤掺配低位发热量洗中煤数据采集煤质检测

    《山东煤炭科技》2024年总目录

    183-194页

    《山东煤炭科技》征稿简则

    封3页

    尽职尽责守岗位 明察秋毫护安全——记驻矿监管员王衍喜同志的先进事迹

    胡潭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