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敬和

季刊

1008-8091

xbskb@sdau.edu.cn

0538-8242242

271018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的反映高校科研、教学成果,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性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伯简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刘玉娇陆益军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伯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近年来,随着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鲜为人知的张伯简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通过研究《社会进化简史》,仔细梳理、勾勒了其八种社会形态观,揭示贯穿其中的唯物史观,展现其为劳动人民发声的思想主张.八种社会形态观及其相关叙述,虽然与我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所不同,但在唯物史观上是相通的,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社会进化八种社会形态唯物史观

    从社会分层谈《法德农民问题》的"工农联盟"思想

    何欣鸿王淼
    154-15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提出了以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为尺度的农村社会分层学说,从阶层间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以引导农业无产阶级为先、团结和依靠小农为重,同时兼顾其他阶层利益为辅以推进工农联盟的革命引导策略.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重申了马克思关于推进工农联盟和把握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相统一的政治立场,驳斥了法德两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为争取农民选票制定的机会主义纲领,为无产阶级政党夯实了群众基础,进一步指明了革命方向.

    《法德农民问题》社会分层工农联盟

    朱熹悼亡诗研究

    陈必应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悼亡诗,中国古代一般指丈夫追悼亡妻之诗,而广义之悼亡诗,则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之作.朱熹人生经历丰富坎坷,交友交游甚为广泛,故其诗歌创作之中亦多悼亡之作.朱熹悼亡诗创作情感蕴含丰富,不仅体现为对悼亡之悲、亦有感时伤事的情感体现、吾道益穷的深沉感慨.其悼亡诗的创作不仅有着一定的史实价值,亦具有颇高的艺术成就.对朱熹悼亡诗的研究,对于还原朱熹的人生经历细节、窥探其思想交流承受皆有一定积极作用.

    朱熹悼亡悼亡诗情感蕴含

    论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把握"与"六个点"——以中央苏区时期为参考

    程雄飞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苏区时期,为了提高农民政治素养,更好地完成党的任务,党通过思想政治课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载体,以党的中心工作和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原则,采取理论灌输、榜样示范、警示教育、批评、实践锻炼等方法,对农民及农民干部进行无产阶级思想和政治参与教育,展现了一幅中央苏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全景图.以此为参考,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全面提高当代农民素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新农村这一目的点和村干部这一重点点;把握好习近平"四新"教育和新农村治理现代化参与教育这一内容点和当代农民的综合社会活动这一载体点;把握好"解决农民思想问题与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两个一百年"目标这一原则点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一方法点.

    农民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央苏区三把握六个点

    论姚广孝《河清诗》

    牛鹏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清诗》的作者是明初著名诗僧姚广孝,结合史料中有关"黄河清"的记载,考证其创作于永乐三年.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发现其并非是简单的歌功颂德之作.首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明成祖朱棣政权的合法性;其次,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又体现出作者对洪武一朝,朱元璋统治的不满,以及对永乐一朝国泰民安的期盼.最后,通过对高启诗文的考察,发现这首诗中又隐晦地体现出,作者对友人生前期盼太平盛世愿望的回应.

    黄河清政治理想文人情思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农业高校文化扶贫体系构建研究

    甄鹏刘桂锋牛鲁玉
    17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析国外关于贫困产生的根源、国际扶贫政策、各大洲文化扶贫研究现状、梳理国内相关研究进展,为我国农业高校文化扶贫的全面开展提供更为具体的建议和更为明晰的规划.采用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国内25所农业类及涉农高校定点扶贫的研究现状.国外文化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需求感知、培养战略和振兴计划以及弱势群体文化援助三个方面;国内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分析,较少涉及模型与体系构建等应用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对农业高校参与文化扶贫的对象、原则、主体与要素予以解析,构建了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文化扶贫体系,提出了开展文化扶贫的对策建议.

    价值共创农业高校文化扶贫体系构建

    英文摘要

    185-186页

    信息动态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