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汽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汽车
时代汽车

月刊

1672-9668

shidaiqiche@126.com

010-68588268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2号银岛商务楼427室

时代汽车/Journal Auto Time
查看更多>>《时代汽车》杂志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为特别顾问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主办单位的汽车行业权威期刊(其国内统一刊号:CN42-1738/TH;国际刊号:ISSN1672-9668;邮发代号:38-393)。《时代汽车》得到了政府和行业主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单位领导、专家和大型汽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本刊顾问和编委,对本刊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指导意见。“站在时代前沿、俯瞰车坛风云、传递车市信息、关注人车生活”是我们的办刊方针;“权威性、实用性、公正性,为读者创造价值”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时代汽车》以全新的版式风格,精湛的编辑内容,以及大量有价值的汽车信息,为业界思想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好参谋,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资讯服务。《时代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新锐媒体,在全国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已产生较大影响。与时俱进的《时代汽车》,恳望与车界人士携手合作,共铸辉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技术化下汽车电器课程实现产教融合研究

    翁俊强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发展越来越深入,汽车维修教学领域也纷纷得到启发,进入了信息技术化的探索,在产教融合方面也基于原来的探索基础融入信息化技术,学生培养方面又有了新的提质方法,而且也引起了社会上各企业行业的兴趣,各个职业院校很多也都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效果,更加凸显职业教育的效果与产业行业需求有效衔接.本文从产教融合与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教学方面入手,探索信息技术化下的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并作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本科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产教融合创新创造教学模式思路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薛微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新型生产力,将其应用到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当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中职学生专业素质水平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实现对互联网数字信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整合运用,以此成为优化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效率、课堂管理结构的关键助推力.在此背景下,中职教师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以提升教学设计与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转型升级.

    互联网+中职课堂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本科"高阶"育人模式研究

    覃丽雅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将外国的教育经验和中国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校内校外学习的建立,是以实践为重点,既能把学生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又能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综合实力.高阶思维不是简单的知识交流授受;而是让学生在大脑中与原有知识发生联结,梳理出关系类型,是一种综合性、复杂性、创新性的思维,并能指向问题解决.中国的职业本科教育随着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特色开始逐步发展.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应促进布局优化,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本科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结构,深化企业合作,联合企业培养高阶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融入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对时代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职业本科教育和企业的深入合作,培养在各个方面都能发展的高阶人才.

    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高阶思维实践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衔接研究

    李文琦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从汽车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入手,针对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衔接不好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对于促进汽车专业建设,提高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尽快建成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

    关于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

    黄斌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全新教育的理念,应当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部过程,其教学评价主要解决谁评价、评价什么、怎样评价的问题.本文基于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构建的必要性、评价主客体和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与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内容.科学地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通过评价结果的运用,可以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推动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以《汽车英语》为例

    张小竹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主要指高校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针对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发掘与分析,并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以此在奠定高校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本文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出发点,以《汽车英语》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具体方法.

    汽车英语课程思政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

    以中职技能大赛推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王光亮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技能大赛而言,其举办和进行的作用并不只是为了发现和探索人才,其同样也会带给教育改革十分深刻的影响.针对我国中职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而言,围绕技能大赛开展的教学专业化改革,可以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未来发展需求更加符合.因此,本文围绕技能大赛带给教学改革的影响和作用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各位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参考.

    中职技能大赛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双高"建设背景下"多方协同、六位一体"汽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漆江艳邹瑞睿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高"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契机.国际化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研究重新界定了汽车国际化人才的标准与内涵,并从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协同参与汽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国际化教学过程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机制保障"六位一体"探索高职院校汽车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双高建设汽车国际化人才多方协同六位一体

    中职《数控车加工技术》课例分析——以泵轴加工为例

    赵晓源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控车加工技术》是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本文以地区岗位能力要求为切入点分析中职学生如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胜任数控技术应用的岗位技能.通过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引入企业真实加工案例,采取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从而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

    中职数控车课例分析

    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研究——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盛叶青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中笔者将以中职汽车动力和驱动系统分析证书为例,结合院校积极推进课证融通工作的实际途径做法,总结有效于课证融通方面的实际教育工作经验,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推进方法和人才培育途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更好促使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证融通的应用效果最大化.

    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研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