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汽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汽车
时代汽车

月刊

1672-9668

shidaiqiche@126.com

010-68588268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2号银岛商务楼427室

时代汽车/Journal Auto Time
查看更多>>《时代汽车》杂志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为特别顾问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主办单位的汽车行业权威期刊(其国内统一刊号:CN42-1738/TH;国际刊号:ISSN1672-9668;邮发代号:38-393)。《时代汽车》得到了政府和行业主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单位领导、专家和大型汽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本刊顾问和编委,对本刊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指导意见。“站在时代前沿、俯瞰车坛风云、传递车市信息、关注人车生活”是我们的办刊方针;“权威性、实用性、公正性,为读者创造价值”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时代汽车》以全新的版式风格,精湛的编辑内容,以及大量有价值的汽车信息,为业界思想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好参谋,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资讯服务。《时代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新锐媒体,在全国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已产生较大影响。与时俱进的《时代汽车》,恳望与车界人士携手合作,共铸辉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汽车试验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邓耀骥沈辉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已经进入线上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的新时代.汽车试验学课程是众多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汽车试验的理论知识与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从而培养出车辆工程领域的高级科技人才.在后疫情背景下,笔者依据《汽车试验学》课程内容和学生培养目标,探索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于融合教学模式中教学方式、试验方法、考核体系进行设计,期望更好地适应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提升课程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汽车试验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与实施策略

    丁凯徐鸿翔陈修祥俞成涛...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推进"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高校机械/近机械类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基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提出了本门课程的育人目标.并结合课程理论知识构成特点,对其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案例、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进而围绕育人目标提出了相对应的课程考核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课程考核

    《汽车构造》授课模式探讨及结果分析

    赵雯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而传统高校授课方式在当前时代面临了许多挑战与争议.本文结合高校学生实际情况,以汽车类某专业的三届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型授课方法,如线上学习平台与线下授课相结合方法、视频演示与专业软件演示相结合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互动学习方法等,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三届学生《汽车构造》专业课期末考试成绩,发现传统及新型授课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将课堂由枯燥变为生动,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授课模式汽车构造新型授课方法

    虚拟仿真技术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王立波程联社陆健齐焕敏...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紧跟行业发展.在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现代化虚拟仿真技术,采用理论、虚拟及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虚拟仿真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探索

    隋殿杰展铭望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制图思政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从诚信品质、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将工程制图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授课方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实严谨的优秀品质,塑造具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新工科"工程制图课程思政

    "焊接机器人编程与应用"课堂革命研究与实践

    孙登科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焊接机器人编程与应用"课程为例,对接焊接机器人操作员岗位能力需求,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难题分解转换为教学案例,并将项目蕴含的新技术、新规范等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展开项目化教学,实现岗课赛证融通,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机器人编程岗位能力课堂革命项目化教学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育学徒工匠精神的实践和探索——以泰安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部分企业为例

    刘加盈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是工业制造的灵魂,工匠精神有助于学徒自我价值实现,当代中国制造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1].文章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企校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下学徒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调查,以学徒工匠精神的认知、认同、培育为主线,分析学徒年龄、学历、专业对口程度、开设课程、企业文化等对学徒工匠精神培养养成的影响,探索适应学徒个性特点的工匠精神培育养成路径和方法.

    企业新型学徒制双导师工匠精神调查培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陈国美杜春宽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等相关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本文将思政育人元素合理融入课程教学中,促进思政教育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的工程师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满足制造业转型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一线人才.

    课程思政机械设计教学实践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陈支蒋瑞斌熊少华左萃...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学徒制对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要求,教师需具备双师能力即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针对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制度不健全、结构不合理、专兼职教师理论实践教学等问题,提出相应制度建设、师德教育、利用校内资源培养、行业技能培训、企业资源培养、校企双向挂职等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理论教学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现代学徒制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虚实结合"的电路实验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邓炯何伟强卫树花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中的虚实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改革新方向.为解决传统电路实验课堂中存在的缺少创新、形式单一、受时空限制大等问题,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开展虚实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构建仿真实验项目,思考线上线下互补融合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课程考核的多元化和过程化.通过实践,该模式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虚实结合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电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