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汽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汽车
时代汽车

月刊

1672-9668

shidaiqiche@126.com

010-68588268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2号银岛商务楼427室

时代汽车/Journal Auto Time
查看更多>>《时代汽车》杂志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为特别顾问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主办单位的汽车行业权威期刊(其国内统一刊号:CN42-1738/TH;国际刊号:ISSN1672-9668;邮发代号:38-393)。《时代汽车》得到了政府和行业主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单位领导、专家和大型汽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本刊顾问和编委,对本刊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指导意见。“站在时代前沿、俯瞰车坛风云、传递车市信息、关注人车生活”是我们的办刊方针;“权威性、实用性、公正性,为读者创造价值”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时代汽车》以全新的版式风格,精湛的编辑内容,以及大量有价值的汽车信息,为业界思想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好参谋,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资讯服务。《时代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新锐媒体,在全国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已产生较大影响。与时俱进的《时代汽车》,恳望与车界人士携手合作,共铸辉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应用与发展

    李桂中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生产力的发展,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多.但由于燃油汽车尾气的排放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逐渐升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有效缓解了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城市的健康发展.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生产团队也会面临到较多的技术难题.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重视电控技术,打造科学的电控管理系统,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文章主要就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应用与发展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的改革

    李振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和检测技术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升级.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十分复杂和高端,需要专业化、智能化的维修和检测设备.其次,由于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电池等核心部件寿命较短,需要更加精准和细化的故障诊断技术.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特点也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维修和保养标准,以确保车辆长期稳定运行.

    新能源汽车汽车维修检测技术改革策略建议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模式及转运包装探讨

    何杨华王文杰郝皓张科...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能源危机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驱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经过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也迎来了退役潮.尽管退役电池已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继续使用的要求,但将其回收并梯次利用后仍有着相当的价值,在其他地方贡献余热.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动力电池回收模式、运输相关规定、转运包装情况.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希望能促进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进一步发展,走向健全.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转运包装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路径分析

    李建新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已经进入了每一个家庭,它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现在我国也在提倡环保,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也被运用到了汽车的生产中,可以预见,未来的汽车生产将会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以往的汽车生产,尽管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品质,但仍然是传统的动力汽车,如果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转型为智能化生产,将会使新能源汽车取代原来传统的传统汽车的速度更快,进而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更好地对环境进行了保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论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发展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再制造策略研究

    汤静娴刘同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在面临的回收再制造问题,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基本情况以及回收再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再制造策略,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产业规范高效发展.

    闭环供应链回收再制造动力电池

    一种基于内轮差的汽车转弯行驶安全预警系统

    张东霞徐岩潘翔
    141-14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车辆内轮差形成的原因设计了一种汽车高速行驶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风险数据采集识别汽车转弯行驶过程中因内轮差引起的风险源因素特征,建立内轮差模型以及风险等级评估模型以对风险源因素进行总体风险等级评估,最后根据总体风险等级向驾驶员提供安全预警,以降低或消除行车安全风险,避免汽车在转弯行驶时因内轮差而引发交通事故,保证汽车转弯时的行驶安全.

    内轮差风险车辆行驶安全预警

    基于单片机直流大功率调速系统设计

    蔡七林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各大3C产线充分利用智能制造和自动控制技术,使企业产品高速、优质产出.特别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保障.本设计是关于设计一套直流大功率调速系统用于旧流水线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设计两个部分来保障生产效能的提高:一部分是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另一部分是自动控制器,最终成功改造给工厂提高50%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

    直流大功率调速系统电路设计程序设计

    封闭式货车货物隔离装置的演变及工艺方案简述

    周燕周侠雷莉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封闭式货车货物隔离装置,是一种车辆最后排座位的后方与载货区之间的隔离系统,如隔离板,隔离栏,隔栅等.具有使车辆在公共道路正常行驶的各工况下(如全制动、紧急制动、曲线制动、快速车道改变和曲线驾驶),保证司乘人员免受车上货物移动造成的伤害的作用,因其需要起到驾驶室、前排驾乘人员的隔离防护作用,因此根据汽车安全法规将其定义为公告类零件,属于车内专用装置,本文主要介绍常见封闭式货车用隔离装置结构及其对应的特点.

    隔离装置构造封闭式货车格栅隔离板不锈钢铁质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白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

    王康曹永晟贺启才赵国栋...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车身轻量化研究有利于提高整车性能和减少研发成本,首先建立了某乘用车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接着根据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出与NVH、静刚度及正面碰撞安全性能相关的参数,模型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其次,依据综合灵敏度分析思路筛出与碰撞安全无关的设计变量,并且参照能量吸收曲线图选出正面碰撞安全板件的设计变量.针对白车身非碰撞安全相关板件的轻量化设计,根据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出样本点,对比各类近似模型的精度,采用了椭圆基近似模型,将白车身质量最小、低阶模态最大作为设计目标,把白车身的静态扭转刚度以及静态弯曲刚度作为设计的约束条件,并采用遗传算法对非碰撞安全板件进行多目标优化.针对白车身正面碰撞安全相关板件的轻量化设计,根据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出样本点,对比各种近似模型的精度,采用了响应面模型,将白车身质量最小、乘员舱加速度峰值最小作为设计目标,将一阶弯曲和一阶扭转模态频率、静态弯曲扭转刚度作为设计的约束条件,并采用遗传算法对碰撞安全板件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后,对轻量化前后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了白车身质量降低13.4kg,降幅3.32%,轻量化系数减小了1,不仅保证了静态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白车身的模态频率各项指标基本不变,并且提高了白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结果表明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白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减重效果较好,对车身的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指导价值.

    白车身灵敏度分析试验设计近似模型多目标优化轻量化

    基于Best-Fit技术的白车身自动尺寸调整功能研究与应用

    张宝东赵洪生季良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Best fit技术在北京奔驰的使用,传统的人工装配白车身四门两盖工作已经逐步被更加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人装配所取代,本文通过Best fit技术在北京奔驰汽车装配制造过程的应用实践,结合Best fit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车门尺寸在装配过程中的自动调整功能,该功能使车门装配尺寸结果更接近设置的理论目标值,同时使Best fit装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提高生产效率.

    Best-fit白车身自动调整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