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社会科学

周文升

月刊

1003-4145

sdrmpress@126.com

0531-82866365;82981706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46号

山东社会科学/Journal Shandong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既重视基本理论研究,更注重应用理论研究;既重视各学科的系统研究,更注重与当前改革和建设直接相关的课题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价值、逻辑与行动路径

    陈松友罗公尚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助于推进党的领导向基层延伸、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贯通完善基层—国家治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本政治保证、凝聚主体力量和增强发展韧性.从逻辑理路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总体上基于结构优化、主体形塑与关系统合三个方面展开,分别指向于实现基层党组织稳定发展、正向调适基层党员角色和建构强化基层治理共同体.新征程上,面对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强化全面领导、坚持自我革命和深化治理实践为行动路径,切实把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前进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领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内生逻辑、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刘儒韩丹丹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新质生产力是以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坚实的驱动逻辑和深刻的现实逻辑.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存在诸多现实挑战,集中体现为乡村科技创新转化不足、乡村新质农业人才力量匮乏、乡村文化传承机制缺位、乡村生态治理体系薄弱和乡村基层治理模式滞后.鉴于此,应紧紧围绕"五个振兴"重点任务,进一步释放新质生产力匹配效应、溢出效应、乘数效应、绿色效应、公平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互动、耦合共生,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内生逻辑现实挑战推进路径

    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价值与推进路径

    李泽华
    23-3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新质生产力是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的支撑下,通过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具有创新性、科技性、数据性、文化性与绿色性等表征.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价值在于推动文旅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强调技术、要素、价值、模式与动能的新突破.培植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息壤之地、形成文旅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增强对文旅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文旅数据要素的实践场景、打造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多元业态模式,以及夯实孵孕新质文旅劳动者的形成基础,是推进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

    文旅新质生产力文化旅游概念内涵时代价值推进路径

    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重要论述的三维阐释

    代金平白卫华
    31-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究与运用是一个关乎中国共产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的重大时代命题,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清醒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治党自觉,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内含严密的生成逻辑,既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执政规律学说,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的丰富历史经验,最后形成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这些重要论述在加强执政主体自身建设、丰富执政理念价值内核、拓展执政使命时代蕴涵、诠释执政道路中国特色、推动执政方略因时而变、实现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等方面构建起了"六位一体"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体系,深刻彰显出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鲜明特色,在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破解世界政党治理赤字的独立自主的历史性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时代价值,从而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长期执政三大规律

    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动力因素

    于涌泉张传鹤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有五个方面的动力因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启示;三是科学回答时代重大问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四是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振兴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需要;五是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动力因素

    论阿多诺内在批判视角中的审美主客体

    王晓升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多诺认为,艺术作品是现象而又超出现象,是把固化的东西精神化的过程.在这个精神化过程中,主体和客体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艺术作品中的一切要素都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艺术作品的主体是"我们",艺术家在构建艺术作品中只具有边际的作用.艺术作品的客体是精神化的存在者,它带有一种自在存在的幻相.它是物,但是又超越物.在艺术中,无论主体还是客体都不是固定的实体,不能被看作同一性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主体既是主体又不是主体,客体既是客体又不是客体.阿多诺对于艺术主客体关系的内在分析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审美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艺术作品主体客体审美理论

    马尔库塞"单向度控制"思想再审视

    王强王岩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与马克思生活时代的显性剥削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其通过技术理性、虚假满足等手段将资本的剥削逻辑掩盖起来,甚至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对资本的肯定向度.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控制"理论精准地描绘了资本用"意识的征服"控制社会的情景.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试图以感性解放和"大拒绝"来延续"新形势"下"人的解放",但他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体系中资本与工人这两大实体因素,因而导致"压抑的乌云"久久不能散去.马克思早在170多年前就发现了无产阶级肩负着打破资本逻辑、推动人的解放的历史使命,这一思想不仅为马尔库塞的方案提供了现实力量的支撑,而且为应对现代资本逻辑统治提供了理论范式.

    单向度意识形态控制马尔库塞人的解放资本逻辑

    葛兰西的社会主义革命战略及其实践意义——基于霍布斯鲍姆对葛兰西的评价

    陈从显燕连福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葛兰西把政治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核心战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成为"最具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葛兰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察了共产党的性质及其如何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挥作用.他重视根据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状况分析和选择革命战略,坚持永久的、组织化的阶级运动,主张发动夺取文化霸权的革命斗争.这些战略思想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发展及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葛兰西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战略文化霸权

    新媒介短视频剧场性"表演"文化表征探绎

    李有军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介短视频作为当前人们获取信息、分享观念、休闲娱乐和文化消费的主要媒介形态,其构筑的剧场性"表演"媒介空间,日益颠覆与重构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模式.短视频的剧场性意义生成机制形塑了日常生活的"前台"和"后台"表演呈现,用户在其中扮演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需要指出的是,短视频的剧场性"表演",悄然实现了 日常生活现场的审美赋魅,创造出鲍德里亚意义上的"超真实"生活图景.然而,尽管短视频的表象审美经验似乎拒绝物化,但通过短视频剧场性"表演"审美赋魅,日常生活风景仍然无法逾越消费文化阀限,消费主义资本的"幽灵"从未缺席.

    短视频"表演"审美赋魅消费主义

    "张力"论——一个西方文本理论关键词的中国化考察

    董希文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力"是新批评理论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文本分析范畴,原意指由统一在文本中的各种对立、矛盾因素形成的一种弹性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文本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因其与辩证法方法、时代语境、汉语思维传统较为一致,它被改造为一种用辩证和谐的方式阐释文本的文学理念.随着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开放,"张力"的内涵跃出文本,不断扩容,成为解读文学活动"四要素"相互关系的指导思想,并发展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张力"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启示我们:异变是"文化旅行"中的必然现象,而能够融入并有效指导中国文学实践的"异变"是西方文论中国化的理想形态.

    张力文本新批评理论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