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文学(下半月)
山东文学(下半月)

李掖平

月刊

0257-5817

shandongwenxuezz@163.com

0531-83186689

250002

济南市舜玉路40号

山东文学(下半月)/Journal Shandong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荷马史诗的高度艺术性归功于谁?——兼论塞德里克·惠特曼与纳吉的荷马研究

    梁莉娜崔静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德里克·惠特曼从文学艺术的批评取向来解读荷马史诗,通过分析荷马对明喻、隐喻、意象、象征和程式的独特运用,着意于荷马寓于传统之中的艺术独创性,也即整一性.但格雷戈里·纳吉则认为荷马史诗的书面文本源于一个演进的历史过程,在创编、演述和流布的相互作用下才获得完整性和统一性.正是口述过程产生了荷马史诗,而非文本作者.

    塞德里克·惠特曼纳吉独创性再思考

    新时期以来小说中乡村人的城市情感

    李达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人的城市情感在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三种:一、以城市为文明的象征,对城市热切向往与追求;二、视城市为异己的存在,为乡村的对立物;三、徘徊于城乡之间,对城市爱恨交织的矛盾心态.对城市三种不同的感情取向揭示了作家丰富的文化心态和审美心理.

    新时期小说乡村人城市情感

    中日美电视文化广告语比较性研究

    闫洪才宋银秋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语言中特定言语行为这一角度为切入点,探讨中日美电视广告语如何以不同的手段实现“建议”这一言语行为的.

    电视广告言语行为建议对比

    历代仕女画艺术浅谈

    李亚桃
    153-154页

    和谐文化模因在新时期的变异

    何昕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以模因论这一理论为指导,其对模因的复制阶段以及传播方式的研究,对新时期的和谐文化模因变异进行研究.认为较之传统文化,新时期和谐文化模因随着时代的改变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改变发生了变异,而正是和谐文化模因的变异促进了我国和谐文化构建的进程,保证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模因论和谐文化模因变异

    大学生文化特色词的调查研究

    荣月婷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语用失误并是指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不合适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是交际失败.本文就18个话语标记语的习得情况,对200个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话语标记语语用失误调查

    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信仰

    陈莉王臻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意就是“在古代规范的影响下,艺术与文学的复兴”.这一概念当然不仅仅指文学艺术,这个伟大的变革以复兴古典文学艺术为起点,然后推及到科学、文化、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思想观念.新的时代风尚以关注人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生活的世俗化生活的事受代替了禁欲主义,以科学的发展代替了中世纪的愚昧无知,这就是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绘画信仰人文主义思想

    党委组织管理文化建设研究

    白冰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党委班子建设,需要解决的同题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党委内部风气建设.党委内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是党委正确决策、实施坚强有力的领导重要保证.从实践看,端正党委内部风气,需要在党委内部形成淡泊名利的风气,坚持原则的风气,严守规矩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注意防止和克服个人主人、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形式主义倾向.

    落实"十六字"方针风气建设

    试论小说修辞学之主体关系

    韩松晓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布斯的〈小说修辞学〉为依据,尝试梳理及分析小说之主体:作者、文本和读者,以及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推进的互动式主体间性,并指出此主体同性为文本意义产生提供动力和空间.最后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为例,旨在为读者深入浅出地阐明小说之主体间之互动关系,并点明文本意义是如何在主体间的碰擅诞生的.

    小说修辞主体关系洛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