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地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地学报
山地学报

程根伟

双月刊

1008-2786

Hyfeng@imde.ac.cn;fenghaiyan126@126.com

028-85223826

610041

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0号中科院山地所内

山地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峡库区(重庆段)乡村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刘庆果孙丕苓王世清向罕...
    10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名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展乡村地名研究对多民族融合地区的乡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多民族融合的水系流域乡村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为缺乏.本文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乡村地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平均最邻近距离、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1)乡村地名分布呈现空间集聚特征.自然景观类乡村地名密度呈现东北和西南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以地形、水文、生物等命名的乡村地名主要分布于库区东北部山区及西南部海拔较低的平坦地区;地理方位类和颜色类乡村地名主要呈点状分布.(2)人文景观类乡村地名集聚分布范围较广且空间差异明显.数字类和人工建筑类乡村地名主要分布于库区东北部山区及西南部城区;军事活动类和历史政治类乡村地名集聚于西南部海拔较低的主城区;姓氏类和园林景观类乡村地名集中分布于东北部山区;美愿与纪念类和多民族文化类乡村地名空间分布基本一致.(3)乡村地名是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生物资源、经济发展、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该研究可为三峡库区的多民族融合发展、乡土文化传承等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乡村地名空间分布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三峡库区重庆

    溃坝洪水演进一维水动力模型

    吕佳豪侯精明李东来荆海晓...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数值模型可准确地反映洪水的演进与致灾过程.本研究针对天然河道洪水过程存在的尺度大、水流流态复杂、河道断面形式多变以及计算建模困难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离散圣维南方程组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并采用求解复杂断面水力要素之间关系的方法,提高了一维水动力模型求解的精度与效率,精确地反映了复杂断面河道的水流运动特性.将模型模拟得到的数值解与算例中的解析解或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构建的一维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与理想算例解析解及实验实测数据吻合程度均较高,所有算例的ENS均大于0.5,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2)将模型应用至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溃坝洪水算例中,模拟得到的流量峰值及整体洪水过程均与实测过程吻合较好,在叶巴滩和苏洼龙两个测点处ENS分别为0.633和0.812,证明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开发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对溃坝洪水等水流流态复杂、突发性强的洪水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本研究可为河道及溃坝洪水风险的初步、快速评估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模拟支撑.

    河道水动力模型Godunov格式明渠水流运动过程复杂断面处理溃坝洪水

    闽粤地区花岗岩风化土体粘粒迁移过程的土柱渗流试验

    王浩许少鸿陈叶健徐陈灵...
    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岗岩风化土具有大孔隙结构、级配不良的特性.降雨入渗驱动粘粒迁移导致花岗岩风化土内部孔隙扩张和颗粒粗化,是闽粤地区花岗岩分布区水土流失和边坡变形破坏的主因.本文设计土柱渗流模型试验,研究不同级配条件下花岗岩风化土体的粘粒迁移过程与特征,考察土粒含量、渗流量及水力梯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含有较多粘土矿物成分的细粒,尤其是粒径小于5 µm的具有良好亲水性的粘粒,在渗流作用下容易发生迁移、集聚、淤堵或再迁移过程,导致渗流量与水力梯度持续变化,逐步出现土体颗粒粗化现象;(2)随着砾粒含量的增加,内部土粒单元发育成形的"混粒性"孔隙-骨架结构更为明显;当砾粒含量从40%增加至60%时,粘粒流失量增加14%,渗流量增加了51%,土体渗流通道增多、土体颗粒粗化,土体结构性逐步丧失;(3)花岗岩风化土中粘粒迁移过程由稳定渗流状态向优势渗流状态转变引起,一旦优势流通道成立,水力梯度增幅可达40%.研究结论可为闽粤地区花岗岩分布区水土流失治理和边坡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花岗岩风化土颗粒级配粘粒迁移颗粒粗化闽粤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