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Rossum Robot)联合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TiRobot)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早期疗效,并分析其临床优势与局限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11 月于佛山市中医院创伤骨科利用Rossum Robot联合TiRobot治疗的19 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5 例、C型14 例.从受伤到手术的中位时间为 12(10,14)(6~34)d.在Rossum Robot和TiRobot的联合介入下完成骨盆骨折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前后均进行骨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并拍摄前后位、出口位、入口位X线片,根据X线及CT影像测量骨盆复位后的最大残余位移,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记录透视频率、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导针调整次数、置入螺钉的数量及质量、复位后的最大残余位移.根据术后CT三维重建图像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记录术后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利用Majeed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在Rossum Robot和TiRobot的联合介入下,19 例患者都成功完成了骨盆骨折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位透视次数为 28(18,55)(10~120)次,透视时间为 25.2(16.2,33.0)(6.0~72.6)s,手术时间为 206(203,212)(125~231)min,术中失血量为 100(100,200)(50~400)mL,术中 19 例患者的导针调整次数一共为 4 次,平均每例患者调整 0.21 次.共置入 67 枚螺钉,螺钉置入位置的质量为优 65 枚,良 0 枚,差 2 枚.螺钉位置优良率为 97.01%.复位后的最大残余位移为(6.59±3.68)(1.21~13.00)mm.根据 Matta标准,骨盆的复位质量:优 7 例、良 9 例、可 3例,优良率为 84.21%.18 例患者获得 17.00(12.75,20.00)(6.00~21.0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 3.55(3.35,4.18)(2.80~6.40)个月,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0%,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6.00±6.65)(74.00~98.00)分,其中优 8 例,良 10例,优良率为 100%.结论 Rossum Robot联合TiRobot可以为大多数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完成智能、安全、精准、微创、均质的闭合复位内固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早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