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学研究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山东省药学会
药学研究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山东省药学会

辛仁东

月刊

2095-5375

yaoxueyanjiu@163.com yaoxueyanjiu@sina.com

0531-81216586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泺大街2749号

药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药学研究》是由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493/R,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5375。《药学研究》集知识性、学术性、实用性、服务性于一体,重点介绍国内外医药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新理论和安全用药知识,交流药品研发、检测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为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服务,为医药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服务。本刊栏目有:实验研究、制剂研究、综述、临床药学、工业药学、流通药学、药学教育、药品不良反应、药物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卡托普利:从多肽到小分子降血压药物的研发历程

    文雨刘健胡立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托普利(Captopril)是第一个上市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主要用于防治高肾素型高血压等各类高血压,其研发源于巴西蛇毒中的一种缓激肽.本文综述了如何从天然多肽化合物到苗头化合物的发现,再到先导化合物的确定,最后到卡托普利上市的研发历程,期望对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高血压

    钩吻配伍玉叶金花对大鼠脏器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扭体镇痛实验研究

    高汉云王翠雪黄宇如杨策...
    7-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钩吻与玉叶金花配伍后能否降低毒性保持镇痛药效.方法 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钩吻组(0.36 g·kg-1)、钩吻与玉叶金花配伍组(0.36 g·kg-1+14.4 g·kg-1),灌胃给药7 d后取心、肝、脾、肺、肾,采用HE染色法检测大鼠各组织病理学改变.将昆明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吲哚美辛组(0.01 g·kg-1)、钩吻组(0.27 g·kg-1)、钩吻与玉叶金花配伍组(0.27 g·kg-1+7.12 g·kg-1),各组灌胃给药30 min后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记录15 min内出现扭体潜伏时间、次数,并计算镇痛率.结果 钩吻组肺泡间隔明显增宽,部分肺泡腔呈实变状并且充有大量炎性细胞;脾脏皮质内有多量含棕褐色色素的巨噬细胞并可见巨核细胞;肝脏内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肝小叶内个别肝细胞坏死,核固缩;肾小球毛细血管数目减少,球囊腔扩张,并且肾小球局部多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间质增宽,局部小灶性心肌细胞变性,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钩吻与玉叶金花配伍组病理表现均明显减轻,结构趋于正常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吲哚美辛组、钩吻组及其配伍组均能显著减少15 min内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扭体反应时间也明显延长.结论 钩吻与玉叶金花配伍后可降低毒性,又能保持镇痛药效.

    钩吻玉叶金花HE染色病理形态镇痛

    千山活血膏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研究

    陈瑶王洪林安莉君曹慧玲...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千山活血膏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自制软组织打击器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扶他林(0.5 g/只/天)组和千山活血膏(0.5 g/只/天)组,每组30只大鼠,1天给药1次,连续15 d.造模后第1、4、7、15天分别记录各组大鼠的活动状态、体重,并进行损伤证候指数评分.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软组织损伤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变化,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千山活血膏可显著改善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并且软组织损伤并未对大鼠体重造成影响.由三组间的损伤评分,组织切片以及染色结果 可以看出,千山活血膏与扶他林对于大鼠的软组织损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从炎症因子的检测结果 可以看出,较模型组,千山活血膏与扶他林用药后均显著抑制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P<0.01),且两组间效果相当.对于前列腺素E2含量却无影响,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千山活血膏对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炎症因子改善急性软组织损伤.

    千山活血膏急性软组织损伤炎症因子疗效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中间体中煅炉甘石与冰片近红外含量模型建立

    宋侨胡俊杰白玉郑国华...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中间体中煅炉甘石及冰片含量测定模型.方法 改变中间体中煅炉甘石(冰片)在配方中的比例,使其成一定的含量梯度,分别配比124批样品,通过滴定法测定其中煅炉甘石含量,气相色谱(GC)法测定冰片含量,并采集所有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煅炉甘石及冰片的含量分析模型.结果 煅炉甘石含量模型最佳谱段为12493.3~11073.9、8246.6~6823.3、5411.6~3999.9 cm-1,内部验证RMSECV=0.00576%,R2=98.88%,RPD为8.89.冰片含量模型最佳谱段为9947.6~8246.6、7398~5697、4852.3~3999.9 cm-1,内部验证RMSECV=0.857%,R2=95.01,RPD为3.94.外部验证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27%、1.4%.结论 所建立的煅炉甘石及冰片含量分析模型结果 较好,可用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中间体含量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法煅炉甘石冰片定量分析

    LC-MS/MS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匹莫范色林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马婷婷左琳陈娇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匹莫范色林在比格犬血浆中的浓度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血浆样品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液液萃取预处理,使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3.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含0.1%甲酸)-水(含5%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1,分流比为1:1,质谱检测用电喷雾离子(ESI)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分析时间为4.5 min.使用WinNonlin 6.1软件的NCA模块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匹莫范色林在0.05~2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5 ng·mL-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良好CV均小于7.1%(LLOQ均小于18.4%),准确度RE均在-6.6%~12.7%之内(LLOQ均在3.8%~19.9%).结论 本方法 高效、灵敏、准确,成功用于比格犬血浆中匹莫范色林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匹莫范色林药物动力学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含量

    邓红英张永文李永贵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A,乙腈-磷酸盐缓冲液(9:91)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7℃.结果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各氨基酸分离度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9,平均回收率均在98%~102%之间,RSD%均小于2%.结论 本方法 可以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中氨基酸检测.

    柱前衍生2,4-二硝基氟苯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含量测定

    以蛋白翻译后修饰的视角探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张嘉洸盛亮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肪肝是如今全世界的人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可分为酒精性脂肪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了治疗脂肪肝,调节机体内脂质的代谢过程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其中,通过影响与脂质代谢有关的蛋白质的活性和水平来降低肝脏内部脂质含量,是主要的目标之一.除去基因水平的调控对蛋白质的影响,蛋白翻译后修饰也是备受重视,本篇综述主要是对与脂代谢相关的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进行介绍.

    脂肪肝脂质代谢翻译后修饰

    银杏叶提取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张徽王淑静袁天宇杨骄...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目前银杏叶提取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已被广泛认可,但其有效成分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根据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来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神经的保护作用,主要从其改善Aβ聚集、抗炎、抗氧化、抗凋亡、保护线粒体、调节能量代谢等角度来研究其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

    银杏叶提取物神经退行性疾病氧化应激线粒体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魏加莉周静李宁赵娣...
    41-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一类降压药.临床使用过程中,疗效受到患者基因组学特征的影响.细胞色素P450(CYP3A)酶、P-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转运体参与了药物体内处置过程,而CACNA1C受体是发挥药效的关键.大量临床研究结果 表明,它们的基因多态性对该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就酶、转运体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对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动和药效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物基因组学基因多态性

    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婷张斗胜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难以治愈的疾病,本文总结了近5年公开发表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及单体,并综述了其作用机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研究方向.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