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学研究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山东省药学会
药学研究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山东省药学会

辛仁东

月刊

2095-5375

yaoxueyanjiu@163.com yaoxueyanjiu@sina.com

0531-81216586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泺大街2749号

药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药学研究》是由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493/R,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5375。《药学研究》集知识性、学术性、实用性、服务性于一体,重点介绍国内外医药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新理论和安全用药知识,交流药品研发、检测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为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服务,为医药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服务。本刊栏目有:实验研究、制剂研究、综述、临床药学、工业药学、流通药学、药学教育、药品不良反应、药物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骨脂及其活性成分在肝损伤中的双重作用研究进展

    包鹃卓少元梁美婷谢欢...
    361-363,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补骨脂是一味传统的补肾壮阳药,但因其滋肾水而涵肝木,有促进肝脏疏泄、调畅气机及抗邪解毒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骨脂及其部分活性成分是一把"双刃剑",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可导致肝损伤.本文就中药补骨脂及其活性成分对肝脏的这种双重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补骨脂补骨脂活性成分肝损伤双重作用

    口服铁与静脉注射蔗糖铁在肾性贫血中的疗效观察

    寿先进沈实现
    364-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口服铁剂多糖铁复合物(红源达)、静脉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分别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使用,治疗伴有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病例来自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的1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病患者;144例患者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口服组(76例)患者服用多糖铁复合物,每次150 mg,每天两次;餐前1 h或餐后2 h服用,总疗程8周.静脉组(68例):将100 mg蔗糖铁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前4周每周两次,每次100 mg;以后每周1次,每次100 mg.结果 经χ2检验分析显示,口服组与静脉组间性别组成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年龄、体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剂量等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蛋白(FER)水平均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3个月后,静脉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水平与口服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静脉组血红蛋白、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口服组,但其值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与静脉铁剂蔗糖铁在纠正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疗效相当.

    红细胞生成素血液透析肾性贫血

    县级医院临床药师工作技能的培养及规范化考核

    封春香蔺萌萌王元明
    367-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技能培养和规范化考核指标.方法 通过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分析总结县级医院临床药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和细化量化临床药师工作指标的必要性.结果 临床药师的知识转型是参与查房与会诊、用药监护和用药指导的必备条件,实施规范化考核是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持续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保障.结论 县级医院临床药师需参与临床多学科的药学服务,在实践中丰富临床知识,在落实考核指标中持续提升工作质量.

    临床药师知识转型考核

    创新开展药类专业育人新机制

    李海南马卫兴
    370-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各大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校企合作路径,换新教师队伍、革新教学改革、谋新学生工作内涵的"五新"方法 ,以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为突破口,深入挖掘企业育人内涵,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打造实践育人新平台,形成依托产业办好专业、提高人才质量、助推企业高质发展,实现医药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药类专业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