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学研究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山东省药学会
药学研究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山东省药学会

辛仁东

月刊

2095-5375

yaoxueyanjiu@163.com yaoxueyanjiu@sina.com

0531-81216586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泺大街2749号

药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药学研究》是由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493/R,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5375。《药学研究》集知识性、学术性、实用性、服务性于一体,重点介绍国内外医药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新理论和安全用药知识,交流药品研发、检测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为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服务,为医药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服务。本刊栏目有:实验研究、制剂研究、综述、临床药学、工业药学、流通药学、药学教育、药品不良反应、药物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L-22BP对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小鼠脾单核细胞和结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叶华涂云
    497-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2结合蛋白(IL-22BP)对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小鼠脾单核细胞和结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的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观察给予白细胞介素-22结合蛋白后小鼠成瘤情况、结肠病理学改变、脾脏和结肠脏器指数,检测脾脏和结肠组织炎症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白细胞介素-22结合蛋白组小鼠肿瘤数量明显减少,病理检测显示肿瘤评分和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均显著降低,脾脏指数和结肠指数显著下降,脾单核细胞和结肠组织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增高,白细胞介素-17A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22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白细胞介素-22结合蛋白可以调节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小鼠脾脏和结肠组织炎症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7A、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

    白细胞介素-22结合蛋白炎症因子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沙棘糖浆对食积症模型小鼠的消食化滞作用

    梁国栋吴启进娜黑芽
    501-50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沙棘糖浆的消食化滞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饲喂定制的高热量高蛋白饲料及牛奶建立食积症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体重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沙棘糖浆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期间统计排便粒数,称重粪便.末次给药后,收集胃液上清,测定胃液pH值,试剂盒检测胃蛋白酶(pepsin)活性,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沙棘糖浆高剂量显著增加小鼠的排便粒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且有增加排便重量的趋势.沙棘糖浆高剂量可降低胃液pH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沙棘糖浆中剂量组胃液中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剂量组中胃泌素水平和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沙棘糖浆具有消食化滞作用,并可通过提高胃液胃动素水平来促进胃肠运动.

    沙棘糖浆食积症消食化滞胃功能

    小柴胡颗粒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组方配伍规律解析

    毕聪郑如文黄海涛江志强...
    504-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科学解析小柴胡颗粒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 通过数据库结合文献筛选小柴胡颗粒各味药材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药材间交互分析;构建小柴胡颗粒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对各味药材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阐释小柴胡颗粒退热机制及药材配伍规律.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β-谷甾醇等9种成分为两味及以上药材共有.君药柴胡的作用通路及靶点集中在抗病毒、退热、免疫、炎症等方面,在处方中发挥主导地位;臣药黄芩可增强柴胡作用,并同时增加了处方的抗菌功效;佐药党参、大枣通过内分泌、松弛素、心血管相关通路及靶点,发挥益气健脾、养血生津功效;佐药半夏、生姜通过神经活性、神经传导、激素分泌相关通路及靶点,发挥和胃降逆止呕、抗抑郁功效;使药甘草主要影响药物代谢与分布,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针对退热及其机制,小柴胡颗粒共富集到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中的27个靶点,其中7味药材共同作用的核心靶点有5个:核因子-κB(NF-κB)、激活蛋白1(AP-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天蛋白酶3(CASP3),对于退热疗效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本研究从单成分浓度叠加、单靶点作用叠加、多靶点协同作用3个方面,科学解析了小柴胡颗粒的组方配伍规律.

    小柴胡颗粒网络药理学组方配伍退热机制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

    冠心宁注射液安全药理学研究

    程振田袁祥萍武文斌李晓亮...
    514-516,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遥测技术,研究冠心宁注射液对清醒Beagle犬血压和心电的影响;采用全身体积描记系统,研究冠心宁注射液对SD大鼠呼吸系统的影响;采用小鼠自主活动、协调运动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试验,研究冠心宁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 遥测试验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注射用冠心宁1、2、4 mL•kg-13个剂量组Beagle犬给药后30 min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30 min后逐渐恢复,其他心电指标无明显变化.大鼠呼吸试验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冠心宁注射液4、8、16 mL•kg-1剂量组大鼠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无明显差异.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试验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冠心宁注射液5、10、20 mL•kg-1剂量组小鼠药后15 min和30 min自主活动次数降低;而协调运动等级和睡眠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可短暂降低动物血压和心率,抑制自主活动,对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

    冠心宁注射液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安全药理

    HPLC法测定断血流口服液中断血流皂苷A的含量

    林凡友孙永喜陈仁燕
    517-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断血流口服液所含断血流皂苷A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断血流皂苷A在2.21~22.1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断血流皂苷A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为1.12%.结论 表明本方法简单方便、准确率高、专属性强,可以作为检测断血流皂苷A含量的有效方法.

    断血流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断血流皂苷A

    盐酸西替利嗪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司鸽郭建艳张红贞高娟...
    520-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单剂量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单剂量、自身交叉设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健康受试者空腹或餐后给药后血浆中西替利嗪的药物浓度,使用Phoenix WinNonlin 8.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空腹BE试验:24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空腹服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 mg后,Cmax、AUC0~t、AUC0~∞几何均数的比值分别为100.18%、96.37%、96.00%,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95.72%~14.84%、92.37%~100.55%、91.77%~100.42%,均落在等效区间80.00%~125.00%之间;餐后BE试验:22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餐后服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 mg后,Cmax、AUC0~t、AUC0~∞几何均数的比值分别为103.98%、102.19%、101.58%,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98.31%~109.97%、98.33%~106.20%、98.07%~105.20%,均落在等效区间80.00%~125.00%之间.结论 两种制剂对于空腹和餐后条件下的健康成年受试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西替利嗪生物等效性试验药代动力学

    口服抗血栓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研究进展

    周钱留刘元恺张媛媛寇俊萍...
    525-530,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服抗血栓药物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疾病的药物,包括抗口服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它们的出现为血栓患者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治疗,但同时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问题日渐突出,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临床应用.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几类口服抗血栓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和毒副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口服抗血栓药物的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线索和参考依据.

    口服抗血栓药物不良反应出血毒副作用研究进展

    CAR-T的发展历程及实体瘤治疗难点

    马金燕杨勇王昀
    531-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肿瘤研究的深入,肿瘤疗法也越来越多元化,免疫疗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是当今肿瘤治疗领域最具研究前景的方向之一,在血液瘤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体瘤中一直未有突破.本文就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结构发展历程和在实体瘤治疗中遇到的困难展开讨论.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发展历程实体瘤困难

    食蟹猴在慢性病动物模型药理研究应用中的进展

    陈少锋王河赵湘培
    536-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老龄人慢性病发生率越来越高,而慢性病作为一种病情隐匿,病程长且病因复杂的疾病,给临床治疗带来的一定困扰,因此寻找一种与人类近似的实验动物病理模型进行临床前研究是战胜这种疾病的基础.食蟹猴作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在组织结构、生理和代谢机能上极为相似,其机体对生物病原体的反应也与人类相似,具有生命周期长,生物特性与人类极为相似的特点,是进行慢性病观察研究的理想模型,同时也是实验室药理研究中最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之一.本文就近年来食蟹猴在慢性肝脏疾病、肺部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中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应用做一综述,为食蟹猴在慢性病药理研究应用中提供参考.

    食蟹猴动物模型药理研究慢性病

    肝脏细胞自噬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陈柳李敏王晓萍强磊...
    540-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肝脏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被普遍认为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自噬在不同的肝脏细胞中发挥着不同作用.一方面,在肝巨噬细胞、肝内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中,自噬可影响肝细胞炎症损伤反应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另一方面,在肝星状细胞中,自噬可影响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脂质代谢等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本文对肝脏不同细胞自噬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开发延缓和逆转肝纤维化的药物提供更完善的理论基础.

    肝纤维化自噬肝星状细胞肝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