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湿法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湿法冶金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湿法冶金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牛玉清

双月刊

1009-2617

sfyj4348@163.com shifayejin@163.com

010-51675321;51674348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云景北里145号

湿法冶金/Journal Hydrometallurgy of Chin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湿法冶金技术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关于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及贵金属的湿法冶金工艺,选矿技术,有机材料(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絮凝剂等)合成技术,化工过程自动控制,化工设备、选矿设备、仪器仪表的研制及应用,水处理技术,三废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也报道有关科技简讯、文献综述等。《湿法冶金》的读者群为从事金属选矿、湿法冶金、化学化工、金属综合回收、三废治理、分析测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湿法冶金》目前的发行范围已扩大到除港澳台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氯化浸出法从铜阳极泥中回收单质砷

    刘远东吕喜聪邓成虎
    40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采用氯化浸出—NaH2PO2选择性还原工艺回收铜阳极泥中的单质As.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初始酸度、浸出温度、初始C1-质量浓度、浸出时间对As浸出率的影响,以及还原温度、NaH2PO2与As的物质的量比、还原时间对As还原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氯化浸出条件为初始酸度22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6/1,浸出温度70 ℃,初始Cl-质量浓度150 g/L,浸出时间2.5 h;最佳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80 ℃,NaH2PO2与As的物质的量比2/1,还原时间2 h;在最佳条件下所得单质As产品中As平均质量分数为90.44%,产品质量符合单质As的精制要求.

    铜阳极泥氯化浸出选择性还原单质砷回收

    铬铁矿在HCl-Na2CrO4体系中的多级浸出动力学研究

    蹇成宗田仪娟蒋子文闫春宇...
    407-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在HCl-Na2CrO4体系中对铬铁矿进行多级浸出,并探讨了铬铁矿中主要金属元素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粒径45~75 μm、氧化剂Na2CrO4用量为理论量0.6倍、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453.15 K、料球质量比1/1、搅拌速度30 r/min、液固体积质量比4 mL/1 g最佳条件下进行3级循环浸出,铬、铁、铝、镁浸出率分别可达91.98%、94.54%、76.62%和78.03%;铬铁矿的酸浸反应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温度在373.15~473.15 K范围内,铬、铁、铝、镁的浸出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5.80、40.43、42.08和43.54 kJ/mol,浸出效果较好.

    铬铁矿铬渣盐酸Na2CrO4浸出多级动力学

    《湿法冶金》编辑部关于仿冒虚假信息的严正声明

    《湿法冶金》编辑部
    419页

    从低浓度硫钴精矿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铜钴试验研究

    黄鹏白明刘爽刘延凯...
    420-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采用P204+磺化煤油体系从除杂后的低浓度硫钴精矿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铜、钴,考察了萃原液pH、萃取剂浓度、萃取相比、萃取时间、反萃取剂浓度、反萃取相比等对铜钴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原液pH=4、P204体积分数25%、萃取相比VO/VA=1/1、萃取时间3 min、反萃取剂硫酸浓度0.10 mol/L、反萃取相比VO/VA=2/1条件下,对硫钴精矿除杂后液进行两级逆流萃取、四级逆流反萃取试验,萃余液中钴质量浓度为338.80 mg/L,铜质量浓度为2.96 mg/L,铜萃取率为98.32%,90.03%的钴留在萃余液中,经反萃取铜钴可得到进一步分离,有利于下一步制备高纯度硫酸钴.

    P204硫钴精矿萃取分离

    用P204+N235联合萃取分离氯化镍溶液中的镍钴

    吉永亮陈胜利李瑞基李改变...
    425-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以二(2-乙基己基)膦酸(P204)和三异辛胺(N235)为萃取剂联合萃取氯化镍溶液中的镍、钴,考察了有机相P204体积分数、相比、料液pH、皂化率、N235体积分数、Cl-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对氯化镍溶液净化除杂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204萃取除杂后再用N235从P204萃余液中萃取分离钴钼,在P204体积分数20%、相比VO/VA=1.5/1、料液pH=3.5、皂化率50%、反应温度40~50 ℃,以及N235体积分数16%、相比VO/VA=1.2/1、反应温度40~50 ℃、P204萃余液pH=3.0、Cl-质量浓度≥280 g/L及盐酸酸化浓度3 mol/L条件下,萃余液中Ni2+质量浓度为218.10 g/L,Cu2+、Fe3+、Co2+和Zn2+质量浓度分别为1.1、1.2、1.0和0.1 mg/L,能满足生产高品质电积镍的阴极液要求.

    P204N235氯化体系联合萃取净化除杂

    新型乳状液膜萃取RE(Ⅲ)动力学条件研究

    雷红霞李勇
    43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元素间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相似,导致其难以分离,因此,稀土元素萃取分离一直是稀土冶金的研究热点问题.研究了以6%D2EHPA为流动载体、5%T154为表面活性剂、3.0 mol/L HCl溶液为内水相、磺化煤油为膜溶剂,控制相比(Roi)为1.5制备一种新型乳状液萃取剂.通过用该乳状液萃取剂在硫酸体系下分别萃取La3+、Ce3+、Sm3+、Eu3+、Ho3+和Er3+6种稀土离子,确定了乳状液膜法(ELM)萃取RE(Ⅲ)的最优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动力学条件为乳化时间5 min,萃取时间6 min,乳水比(Rew)0.5,萃取温度25 ℃,外水相为稀土元素水溶液;该条件下,La3+最高萃取率为99.92%,最大富集比为3.33,传质速率k=9.35×10-10 m/s,ELM对低浓度La3+溶液表现出优异的萃取性能和富集效果.

    稀土乳状液膜萃取分离富集动力学

    生物炭老化对土壤中Cd2+的吸附性能及机制研究

    齐国翠曹晶潇吴旋艳潘彦米...
    437-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老化后会对土壤重金属固定化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产生影响,导致其钝化性能发生变化.研究了以花生壳(peanut shell,PS)为原料,在温度600 ℃、缺氧条件下采用热解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PSB),并采用模拟田间氧化、浸出、酸化方式对PSB进行老化,制备了氧化生物炭(OPSB)、浸出生物炭(LPSB)、酸化生物炭(APSB).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FT-IR和XRD探讨了 3种老化方式对生物炭吸附Cd2+效应和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老化过程能明显促进含氧官能团(—COOH、—OH等)在生物炭表面的积累,提升OPSB对Cd2+的吸附性能,使Cd2+吸附量提高10.13%;浸出老化后生物炭的官能团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大量可溶性矿物流失,使LPSB对Cd2+的吸附性能大幅下降,吸附量降低13.35%;酸化老化会影响生物炭表面对Cd2+的吸附活性,导致APSB对Cd2+的吸附量降低26.52%;4种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均为有效吸附,其中,OPSB对Cd2+的吸附亲和力最优,其次为PSB、LPSB和APSB;在低pH条件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拟合4种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同时,4种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均以物理静电吸附为主导,适合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

    生物炭老化吸附重金属机制氧化酸化浸出

    共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类球形磷酸铁前驱体及其性能研究

    李习达刘礼俊李中林廖昌茂...
    446-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以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类球形电池级磷酸铁,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加入量、反应时间、溶液pH对磷酸铁物相和粒径的影响,并利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Fe/P物质的量比为1/1.01、CTAB加入量0.04 g、反应时间1 h、溶液pH=3.0条件下,磷酸铁粒径分布范围最小,为300~500 nm,且呈较为规则的类球形;以类球形磷酸铁作为前驱体铁源,经球磨混合烧结制备的磷酸铁锂,在0.1 C下放电比容量为150.14 mAh/g,1 C循环200次后保持率为98.9%,性能良好.

    磷酸铁共沉淀法喷雾干燥类球形磷酸铁锂锂电池制备性能

    某独居石精矿污染物的去除技术研究

    徐锦伯蒋敏刘浩李金明...
    454-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独居石精矿在综合回收过程中出现碱转矿浆变红、酸溶矿浆黏稠起泡沫导致产品变色、生产能力下降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矿石污染物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条件试验和半工业试验研究了煅烧法对独居石精矿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碱转变色主要是由覆盖在独居石表面的含羧基、苯环或环烷烃的有机质造成;在煅烧温度400 ℃、煅烧时间40 min条件下,碱转矿浆COD去除率大于94%,有机质去除效果较好,能解决生产处理能力下降30%的问题,还能降低电耗、能耗,解除生产中冒槽引发的职业健康等安全环保风险,同时保证铀、稀土回收率.该法完善了独居石加工流程,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独居石有机质煅烧半工业试验分析去除污染

    某铀矿高钙矿浆絮凝沉降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高尚贾秀敏师留印钟平汝...
    46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铀矿高钙矿浆固液分离中存在的矿浆沉降速度较低、固-液分离效果变差等问题,研究采用了静态絮凝法沉降该铀矿高钙矿浆,考察了絮凝剂种类及用量、混合絮凝剂配比及加入方式对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WZ944絮凝剂与5330絮凝剂配制的混合絮凝剂可使高钙矿浆沉降速度显著提高,2种絮凝剂的最佳质量配比为1∶1,混合絮凝剂最低用量为35 g/t.试验结果可为该铀矿固-液分离工艺流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铀矿矿浆絮凝絮凝剂沉降固-液分离多级逆流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