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书画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武忠平

双月刊

1673-6109

shsjzz@126.com

0551-3533621 3533622

230071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翡翠路1118号出版传媒广场14层

书画世界/Journal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昂率意 刀刀见笔——探析黄国光篆刻的写意精神

    吕永生
    56-58页

    郑诗婷

    金前文
    59页

    张灏《学山堂印谱》版本考述——兼谈印谱在清代和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播与影响

    贾胜岳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崇祯年间张灏编辑之《学山堂印谱》,是印学史上第一部集名家自刻印谱.该谱现存版本较多,印谱质量良莠不齐.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存《学山堂印谱》版本作概述,由于序跋、册数、钤印质量等皆有不同,进而比较不同版本之优劣,选出最佳善本;其次分析《学山堂印谱》序跋和收录印章,以此窥看印谱在清代的摹刻与再辑谱;最后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学山堂印谱》为中心,管窥中国印谱在日本江户时期印坛的传播情况.

    张灏学山堂印谱版本日本篆刻

    李白诗书风格的基本特征是一脉相通的

    肖汉泽
    63-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白是盛唐最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书法家.大唐盛世的时代特征和李白狂放不羁、超凡洒脱、豪放飘逸的性格特征,逐步孕育出谪仙、醉圣、任侠的李白气象.他道主儒次,仙风道骨,仙道思想对其影响深远.他的诗歌,博大宏阔,洒脱绝尘,豪放飘逸;他的书法,雄健浑厚,疏朗跌宕,豪放飘逸.飘逸既是其诗风的基本特征,又是其书风的基本特征,二者是一脉相通的,集中体现了盛唐崇道的精神风貌.

    盛唐李白仙道文化诗书飘逸一脉相通

    继承与转换——当代岭南山水画创作研究

    卓莎郑佩仪王诗虹陈韬...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山水画面临着现代转换的问题,岭南山水画家以回归传统和贴近生活来做出回应,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化特征.当代岭南山水画家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为指导,保持了严肃的艺术态度和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精研传统山水画,"折衷中西",或扎根岭南真山真水,或深入当代城市景观,锤炼出有个人风格的笔墨语言,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换贡献出新的岭南图式.

    岭南山水画当代写生传承笔墨

    新时代高校篆刻美育教学实践探究——以西华师范大学主题印教学为例

    林婥琴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篆刻是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篆刻美育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是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主题印教学实践,将篆刻美育与三全育人相结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每一届学生篆刻创作课中,选择了"建党百年""唱响校歌""奥运精神""玉兔呈祥"作为篆刻创作的主题,在实践课程中结合主题印创作的特点,赋予篆刻创作美育内涵,体味"书品即人品,治印学做人"的道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新时代篆刻美育教学主题印

    中国当代重彩画中肌理语言的美学特点研究

    刘玉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在多元时代背景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当代重彩画回应当代审美需求,将肌理语言广泛应用于创作,成为当代重要的美术现象之一.本文着重从包容性、时代性、形式性三个方面研究肌理语言在当代重彩画中的美学特点,认为肌理语言的运用促进了重彩画乃至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

    重彩画肌理语言美学

    论中国山水画中意境的审美空间营造

    关伟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境在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山水画审美精神、审美理想最核心的表达形式.中国山水画所构建的空间已经不是现实的空间,而是理想化、自由化的超现实空间,是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对情、景、意的高度统一和概括,是对自然物象深度理解的生动体现,也是画家内在情感最富诗意的艺术表达.本文从空间与物象的融合、笔墨与心境的交融及诗意的表达几个方面剖析意境在中国山水画中的空间营造.

    山水画意境空间诗意

    顾从德藏印活动略考

    李梦园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顾氏家族是明代上海地区重要的鉴藏家族,其家族历经"三世五君",在印章收藏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顾从德在此收藏基础上整理并梓行了《集古印谱》《印薮》,这些印谱于古于今都意义深远.本文从顾从德藏印来源、印谱制作、顾氏藏印散佚等方面考略其藏印活动.

    顾从德《集古印谱》《印薮》

    京江画派的地域特质

    邓兰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江画派的诞生地镇江与扬州画派的诞生地仅一江之隔,地缘相近,且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不过京江画派在绘画史上的存在价值却时常为世人忽视.由京江画派的地域特质可知,京江画派画家无论在师法古人还是在师法造化方面均有突出的艺术贡献,尤其是对镇江地域风光的"实景"式描绘与文化建构方面,京江画派的众多画家所做的贡献更是不容遮蔽.代表画家张崟、顾鹤庆均在京江画派地域特质的凝练上颇具艺术造诣.

    京江画派地域特质张崟顾鹤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