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书画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武忠平

双月刊

1673-6109

shsjzz@126.com

0551-3533621 3533622

230071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翡翠路1118号出版传媒广场14层

书画世界/Journal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王渊的花鸟画艺术特色

    王艳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渊是元代墨花墨禽画风的代表画家,他的出现开启了元代院体画风向文人水墨画风转型的新局面.他继承了宋代院体画风的同时,并将文人笔墨运用其中,以墨代色,突破了前人精工细填的勾染技法,进一步丰富了笔墨技法,将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本文通过对王渊花鸟画作品的浅析,从笔墨技法、构图等方面来探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王渊水墨花鸟画

    冯文凤碑派隶书浅析

    张鲁妍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思想的开放使得女性有了更多参与教育与艺术交流的机会,在碑学时风的影响下南方地区涌现出一批碑派女书家,如冯文凤、萧娴.其中,冯文凤是碑派隶书的代表人物之一.冯文凤自幼受家学影响,因而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编写、筹办书法学校的活动.本文以三个小节进行阐述,以分析家学、清代碑学对其书风形成的影响为基础,通过搜集冯文凤隶书书法作品,重点分析冯文凤隶书书法风格特点,对比同时期其他女书家隶书书法作品的风格差异.

    冯文凤民国女书家碑派隶书

    唐代书法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亢艳宏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梳理了本科书法学专业书法史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以唐代书法史为例,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出了书法史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措施.从时代背景、书法艺术发展规律、书法作品文本内容解读等角度切入,结合课程思政目标要求,深度挖掘唐代书法史教学的思政元素,丰富书法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从书家案例分析、书法史重大问题探究等方面拓展唐代书法史思政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提出了以科研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改革、量化书法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措施.

    书法史课程思政颜真卿

    重新审视"中原书风"审美特质下的传承与创新

    王宣琰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原书风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当代地域书风的典型代表,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地域书风,当时距新中国成立已经过了30多年,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回归自然的纯粹艺术,加上80年代后期思想解放运动高潮,人们开始思考书法的本意.虽然中原书风是在展览当中形成潮流,但是并没有出现过像齐白石、沙孟海这样的大师.任何地域书风在历史上都是有局限性的,类似一种近亲繁殖,模仿者众多,但是创新缺失,给人的感觉是后劲不足,以及文化上的缺失.本文从中原书风审美特质角度去分析当代中原书风在潮流过后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

    中原书风传承与创新审美特质

    论钱选工笔画的"复古性"和"试验性"

    李炯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画家将自己的风格当作一种工具来画不同的作品,元代画家则把作品当作一种手段来创造风格.本文从钱选的"士气说"引入,并结合他的几幅传世作品论述其工笔花鸟画、人物画的"复古性"及青绿山水画的"试验性".

    士气复古试验风格主观

    明代四时山水仿古传统研究:以文伯仁《四万山水图》为例

    滕腾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伯仁(1502-1572)的《四万山水图》是明代吴门画派一脉风格影响下创作的四时山水组画.在完整流传的四时组画中,这件作品以打破常规的图式和特殊的笔墨语言显示明代四时山水画创作的独特性,这与明代画家的摹古风尚和汲取前贤以不同笔墨形制描绘春、夏、秋、冬四时不同景色的创作方式相关.同时在董其昌对每幅画的题跋中,能够反映出明代画家在四时山水画创作中对前代笔墨的个人化认知和"仿古为立新"的风格与面貌,对研究明代四时山水画创作有重要的意义.

    四时山水图文伯仁仿古山水画笔墨语言

    从硬笔书法发展源流与工具演变探讨新时代硬笔书法的发展前景

    冯文博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笔书法作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类型,经历了多次书写工具的演变,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硬笔书法的发展源流、书写工具的演变对硬笔书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新时代硬笔书法的发展前景.

    硬笔书法发展源流竹木笔书写工具演变

    浅谈石涛笔下的黄山奇景

    田青燕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康熙六年至八年(1667-1669),石涛三次游观黄山,在对黄山潜心体味后,创作了一系列黄山画作.石涛用其独特的笔墨图式勾勒出黄山的雄奇之美.本文对石涛最具代表性的黄山画作《黄山八胜图册》中部分画幅进行笔墨、构图等方面的分析,并将其与梅清、渐江二位画家进行比较,探讨其独到之处.石涛的黄山画作不仅展现了画家本身的风采,更对中国山水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石涛《黄山八胜图册》梅清渐江

    作品选

    封2,前插1-前插4,后插1-后插4,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