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书画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武忠平

双月刊

1673-6109

shsjzz@126.com

0551-3533621 3533622

230071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翡翠路1118号出版传媒广场14层

书画世界/Journal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墨磨人书久 矻矻我前行——读老友胡永刚

    张耕
    56-61页

    北宋花鸟画"格物致知"之影——以赵昌的风格融合转变为例

    吴昕蓝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是花鸟画发展的关键时期,画家受宋代理学"格物致知"影响,重视写生,追求对自然物象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神韵的表达,涉及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转变.赵昌作为中期代表之一,以写生技巧闻名,其风格融合并发展了徐、黄二体,自成一派,对后世花鸟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研究赵昌的花鸟绘画风格特征和成因,有助于勾勒出宋代花鸟绘画风格转换的历史脉络.这种风格的多元化特征在北宋花鸟绘画风格分期中仍有研究空间.

    赵昌写生自然徐、黄二体没骨

    "秦书八体"之"虫书"名实研究

    安嫱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虫书"一词在许慎《说文解字·叙》"秦书八体"中位列第四,因为资料不足,关于"虫书"的名实一直有争论.对于"虫书"或"鸟虫书",笔者认为,可以从狭义与广义的角度分析:从狭义的角度看,"虫书"应该是"秦书八体"中所指"虫书",即通行于秦代的一类文字,应该是笔法波动的一类手写体文字;从广义的角度看,"虫书"泛指经过加工、美化及改造,笔画盘曲如虫形或鸟形的一类装饰性文字.二者线条的运行波动及盘曲的感觉相似,但前者未施以虫形或鸟形的装饰.

    "秦书八体""虫书"花体字名实

    齐白石书法艺术与湖湘文化

    唐涵坤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齐白石书法艺术以行书和篆书成就最高.其书法笔势生动,气势磅礴,其中流露出一种坚贞正气和自然天真的审美意味.从湖湘文化与齐白石书法艺术关系看,湖湘文化"爱国情怀"形塑了齐白石书法的浩然正气,"奋斗精神"培养了齐白石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意识,"自信品质"孕育了齐白石书法的创新理念.

    齐白石书法湖湘文化

    浅谈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赵鸿羽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苏轼书法的特点及其书法创作思想,并探讨了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旨在为当代书法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苏轼书法当代书法创作影响

    浅谈新安画派与徽商

    程寅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新安画派与徽商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徽商崇尚儒家文化、积极参与文艺活动的文化理想,以及徽商对新安画派发展实际影响的分析,以期更好地梳理明清时期徽商与新安画派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明清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也为探讨地方画派与商业力量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新安画派徽商文商关系

    刘咸炘对阮元、康有为书论之驳议

    曹梦真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民国学者刘咸炘著有书学理论著作《弄翰余沈》,其中对阮元、康有为书学思想的辨析占据了较大篇幅.刘咸炘肯定了阮元"书分南北"的观点,但是对其"乙字钩转为南派"的看法质疑,并阐述了自己的南北书派观.对康有为尊碑抑帖、尊南北朝而卑唐及关于书法源流的观点,刘咸炘也进行了辩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碑与帖有所联系并俱已失真,魏碑并非"无不佳者",唐碑不比南北朝碑低下,不可乱论书法源流等.刘咸炘所处的20世纪初期,大量简牍、纸本墨迹出土,新材料的发现让刘咸炘对碑刻中的刀痕与蚀痕有了更清晰的分辨,对学习碑刻的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见解.至于学碑是否不可学笔画斑驳、方硬的形态,魏晋以来的书法是否应该分为南北两派,刘咸炘的观点亦有可以补正之处.

    刘咸炘阮元康有为《弄翰余沈》

    匾额中书法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研究

    董铖钰李也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匾额上的文字内容结合边框等工艺要素共同构成了匾额的整体审美内涵.其中,匾额正文的书法审美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构成完整匾额的必备要素,更是承载匾额重要信息的媒介,为匾额发挥其功能提供了依据和证明.因此,在深入研究匾额书法文化时,对匾额书法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匾额文化书法审美内涵

    地域文化视域下齐鲁画家李苦禅艺术研究

    陈文萍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苦禅是中国20世纪美术史上为继承发扬传统中国画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在齐鲁大地成长起来的画家李苦禅,其大写意花鸟画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本文以齐鲁地域文化特色为切入点,具体从题材、构图、笔墨、设色等方面深入研究李苦禅绘画中齐鲁地域文化的体现,追其艺术根源,探析齐鲁地域文化下李苦禅绘画的精神内涵.

    李苦禅齐鲁地域文化绘画体现精神内涵

    倪瓒山水画中的"隐逸"思想

    刘馨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元代,受到民族歧视、科举制取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南方地区的文人士大夫进取无门,彻底放弃了入仕的理想,隐遁之风由此盛行.随着隐居不仕思想的流行,倪瓒的绘画逐渐呈现出苍茫幽僻的风格,传达出一种超脱于现实的思想,形成了不拘一格的文人山水画样式.倪瓒寄情山林,抒胸中逸气,是文人士大夫中"隐逸"的典范.

    "隐逸"思想倪瓒山水画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