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廉凯

双月刊

1672-9528

sditi@163.com

0531-86133211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224号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从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角度展现IT行业与科技发展与进步,是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表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成果的园地。杂志内容以科技论文为主,并设有评论与综述、信息化论坛、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与探索、方案与应用等栏目。整个杂志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评论与综述,由政府职能部门和专家对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做的前瞻性的论述和规划;第二个层次是电子信息科技论文,主要刊登高校研究生、科研院所的论文和理论研究成果;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及各行业中IT技术的应用案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函数波束形成的传声器阵列声成像性能分析

    刘姿琪李吉祥李伟赵慎...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声器阵列声成像系统中,常规波束形成算法(CBF)的主瓣宽度和旁瓣级性能受限,成像效果不能满足高精度声源定位需要,为此研究函数波束形成算法(FB).首先对阵列接收信号的互功率谱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并计算对特征值对角矩阵的v-1 次幂,以此替换CBF中的互谱矩阵,进一步对波束输出进行v次幂运算,由此得到FB输出.然后,通过增加互谱矩阵的幂次运算,FB能够有效克服CBF的主瓣宽、旁瓣高等缺陷.最后,仿真对比了不同声源频率时CBF和FB的性能,分析不同指数v对F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BF相比,FB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性能,且随着指数v的增大,FB旁瓣减小,动态范围增加.为满足工程中声成像动态性要求,建议指数v一般选取16.

    传声器阵列常规波束形成算法函数波束形成算法互谱矩阵特征值分解声源定位成像

    服务器RJ45网口常见电磁兼容问题分析

    崔杰鲍乐梅王武军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器RJ45网口涉及GB/T9254.1-2021和GB/T9254.1-2021电磁兼容要求的多个测试项目.其中,电磁辐射、静电、浪涌等测试为常见容易出现问题的项目,在产品研发后期进行电磁兼容问题整改,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要比其他问题更昂贵.如果能在产品设计前期规避问题,则后期整改要更容易.结合服务器RJ45 网口的拓扑结构,在通信链路中加入或预留足够的设计方案,能够使产品更好地通过电磁兼容测试.电磁辐射的共模噪声和时钟噪声可以通过网络变压器中的共模线圈进行抑制.静电问题则可以借助于连接器良好的多点搭接进行解决.雷击则涉及硬件电路上的防护设计以及PCB设计的优化进行防护.多种良好的设计方案共同施加,保证了服务器产品的顺利上市.

    服务器RJ45网口电磁兼容电磁辐射网口PCB设计

    基于超声换能器激励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处理

    孙文凯周浩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下超声换能器产生的声波在密度较大的油基泥浆中传播时幅值衰减较大,并且在不同温度下,超声换能器的阻抗存在差异.为提高对激励信号的接收,设计了一套针对超声换能器激励信号与接收信号的处理方案.发射端通过同向放大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提高激励信号的幅值和换能器的驱动效率,利用FPGA进行不同温度下阻抗匹配电路的选择,并将温度信息通过无线通信传给上位机,便于随时监督换能器工作环境,接收端通过滤波电路和增益可调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有效提高了超声换能器在温度多变、密度较大的油基泥浆环境中的信号接收,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井下超声换能器激励信号接收信号FPGA上位机

    一种机载同构型双余度通道总线通信方法研究

    王晓航罗徳杰宋丫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度通道控制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控制与管理水平,在机载产品应用领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构型余度控制管理涉及到同构型设计下两个通道的数据交互,首先通过对双余度通信模式下,双通道总线不同的故障模式分析,实现机载双余度通道产品的总线通信设计,然后阐述了与上位机的数据交互流程,从数据流及通道故障切换角度对双余度通道切换方法进行了说明.

    同构型CCDL双余度总线通信

    基于YOLOv5的光缆交接箱图像识别技术

    阎达明柴宗弘侯桂星孙斌...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YOLOv5模型的目标检测算法,针对光交接箱及其端口进行图像识别的技术.通过采用图像预处理技术,对倾斜的图像进行校正处理,使得端口呈现整齐的矩形分布,为后续识别处理提供了便利,并进一步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来满足多种实际情况下模型的准确识别能力.随后,利用训练好的YOLOv5模型,对空闲端口、占用端口进行识别,并对各类端口的状态进行量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光交接箱的图像与端口状态的识别,为光纤通信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持.

    目标检测哑资源管理光缆交接箱图像处理

    边缘计算场景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轻量级加密算法

    邓喆吴亚洁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缘计算环境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在设备端附近产生的计算,直接面对大量原始涉及设备的敏感信息,面对海量信息当前加密方法没有区分信息种类,导致加密成本过高.提出边缘计算场景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轻量级加密算法.利用贝叶斯网络结构,将边缘计算场景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海量信息划分为敏感信息和载体信息两种类型.设计一种轻量级加密算法,只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敏感信息随机嵌入载体信息中,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智能隐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算法将敏感信息嵌入载体信息后,载体信息的不可感知性较高,可以避免隐藏信息被恶意攻击者发现,保证了边缘计算场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安全.

    边缘计算无线传感器网络敏感信息智能隐藏算法

    一种高性能Web内容安全监管系统

    张玲王喜张立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Web内容安全保障主要是保护大型政府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发布的公告和新闻等内容的安全.这类Web网站发布的内容是社会舆情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被恶意篡改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针对这一类问题,提出一种Web内容安全监管系统.系统从内容监管、权限审核、核心词表与关联模式定义三方面实现对Web内容审计与管控,融合了被动与主动两种安全保护的方式,并能与内容发动审核流程紧密联合.所提出的系统相对于其他同类系统具有高性能、高安全保障性的特点.

    Web内容安全内容监管高性能监管系统门户网站

    隐蔽通信网络传输信息加密处理方法

    孙立仙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传统方法在隐蔽通信网络传输信息加密处理中应用效果不佳,加密处理后传输信息的隐蔽性指数较低,并且通信网络传输信息丢包率较高,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提出隐蔽通信网络传输信息加密处理方法研究.首先利用自回归模型与移动平均模型建立通信网络异常检测模型;其次采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模型对通信网络波动偏离识别,检测传输信息异常;再次采用空域隐写算法对异常状态下通信网络传输信息进行隐蔽;最后利用蜜罐诱骗机制对通信网络入侵者引诱,将通信网络传输信息通过一维Logitic映射与二维Tent映射生成密文,对传输信息双层加密,以此实现隐蔽通信网络传输信息加密处理.经实验证明,在设计方法应用下通信网络传输信息隐蔽性能达到 40 dB以上,通信网络传输信息丢包率在 1%以下,有效保证了传输信息的隐蔽性和私密性,设计方法在隐蔽通信网络传输信息加密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隐蔽通信网络传输信息加密处理蜜罐诱骗机制一维Logitic映射二维Tent映射

    5G网络下车联网通信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方法设计

    赵巍万宇菲阮聿杰焦子安...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车联网通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案主要使用TSN(time sensitive network)时间敏感网络进行终端通信验证,但是,在 5G网络下,车辆网中离散数据过多,这种加密方式易受离散因素影响,导致加密开销过高.设计一种适用于5G车联网通信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方法.针对离散通信数据问题,利用同态加密技术,在加密的过程中需要选取有效的加密随机数,根据明文的同态性质进行拆分处理,再利用密钥生成算法设置解密私钥,降低在不同加密节点的加密计算开销.在保证原始密文格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密运算,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设计一种适用于5G技术的通信数据隐私保护认证架构,可以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真实可靠,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泄露.在加密与保护认证架构的基础上.利用V2V车联网通信场景,生成车联网通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的时间开销较低,同时具备强大的抗攻击能力,能够有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G技术车联网通信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安全加密

    基于入侵检测的SDN安全运维平台

    王明芬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应用的推广,SDN网络技术也面临许多安全问题,SDN控制器如果被恶意入侵则会对整个网络造成严重影响.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可视化安全运维系统,主要包括入侵检测、网络负载均衡、流量监控、安全日志管理等模块.为了更好地保障安全,将整个平台的基础设施、数据库等部分迁移到云端,使得云服务器具有更高的灵活度,从而有效地节省资源,同时,使得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该平台,从而更好地掌握系统的运营状态.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和SDN网络可编程技术实现了智能化安全运维可视化管理.

    软件定义网络入侵检测随机森林流量监控可视化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