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廉凯

双月刊

1672-9528

sditi@163.com

0531-86133211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224号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从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角度展现IT行业与科技发展与进步,是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表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成果的园地。杂志内容以科技论文为主,并设有评论与综述、信息化论坛、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与探索、方案与应用等栏目。整个杂志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评论与综述,由政府职能部门和专家对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做的前瞻性的论述和规划;第二个层次是电子信息科技论文,主要刊登高校研究生、科研院所的论文和理论研究成果;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及各行业中IT技术的应用案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航管一次雷达气象通道相关设计

    金毅仁张晓飞
    139-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设计航管一次雷达气象通道时,在保证飞机目标探测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可设计独立气象通道,进行气象信息的检测.机场附近气象信息的收集,对保障飞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航管一次雷达馈线系统中采用正交模耦合器耦合出信号送气象通道处理,在气象通道信号处理设计中采用了STC补偿、FIR滤波、视频积分处理DVIP、距离强度订正、门限控制等多种技术.航管一次雷达气象通道通过在雷达整机上进行测试和连续运行,能满足航管一次雷达在飞机目标观测的同时进行气象信息观测的相关需求.航管一次雷达气象通道具有观测性能稳定、设备冗余度高等优点,为各个机场飞机的正常起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能力.

    航管一次雷达气象通道高/低波束STC补偿FIR滤波DVIP距离强度订正

    5G环境下基于压缩感知的风电场运行信号多路采集方法

    樊志勇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电场规模庞大,每台风力发电机都需进行信号采集以监测其运行状态.尽管 5G通信环境显著提升了网络性能,但传统的单路信号采集方式依然效率低下.这种逐一处理风电场运行信号的方式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导致采集到的信号质量不佳,降低了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风电场运行信号多路采集方法.充分利用5G专网结合网关设备的优势,将采集的风场信息实时、高速、低延迟地传送回升压站,确保了风场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在接收到风场图信息后,采用测量矩阵对信号进行压缩,通过压缩感知技术寻找最优稀疏系数,分析信号最真实的表示方式,降低噪声干扰,并重建出与原始信号相近的高质量信号.经过压缩后的信号可能仍含有高频噪声或干扰,使用低通滤波技术有效滤除这些高频噪声和干扰,使输出信号更加纯净.最后,运用多路选择技术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采集到的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息,完成多路信号的精准采集.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风电场运行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高度一致,采集召回率和数据覆盖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为风电场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5G环境压缩感知风电场信号多路采集

    基于多测速多测距的交互多模型卡尔曼滤波算法

    张鹏飞盛琥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战术弹道导弹实时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速多测距的交互多模型不敏卡尔曼滤波算法.利用新一代分布式雷达系统测量的高精度主/副站距离和速度测元进行测元层融合,避免了雷达测量误差较大的方位和俯仰测元的引入.通过不敏卡尔曼滤波避免了对观测方程计算雅可比矩阵的复杂过程,并能够获得同比三阶泰勒展开的结果.算法采用匀速模型、匀加速模型和当前统计模型在内的交互多模型框架,能够持续跟踪导弹飞行,有效应对导弹关机点等轨迹跃变点带来的滤波突变.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在导弹飞行段具有较高的滤波精度,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目标的机动性,可为分布式雷达对战术弹道导弹的实时跟踪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分布式雷达多测速多测距交互多模型不敏卡尔曼滤波

    基于K-means算法的电力营销稽查异常数据监测方法

    孙磊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营销数据涉及众多客户和业务环节,数据量庞大且结构复杂.传统的监测方法虽然能够识别出异常数据,但通常缺乏对每个异常数据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的判断,这导致关键且紧急的异常数据被忽视,监测过程变得低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K-means算法的电力营销稽查异常数据监测方法.采用K-means算法对电力营销稽查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点聚集成不同的簇.结合异常数据关联度的计算,精确识别出每个簇中潜在的异常数据点.基于这些异常数据的识别结果,进一步判断电力营销稽查异常数据的监测等级,从而实现对异常数据的高精准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异常数据识别方面表现出色,不仅准确度高,而且均方根误差小.这充分证明了所提出方法在电力营销稽查异常数据监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电力企业的精准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据监测电力营销稽查异常数据K-means算法

    光学遥感卫星高程地图的固化和读取策略

    刘剑邹吉炜孙金傲张晨硕...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学遥感卫星在执行拍摄任务时,拍摄点的地程高是计算偏流角和行转移时间的重要参数,影响着图像质量,所以卫星上会预先存储全球范围的高程地图,用以在执行拍摄任务时实时获取拍摄点的地程高信息.针对高程地图的固化和读取,设计了一种方案,通过上位机软件读取高程地图,依据特定的约束条件进行组帧,通过CAN总线上注给卫星平台单机,平台单机对CAN帧进行接收和解析,将高程信息存储在特定的存储空间,同时进行数据回读并计算CRC值,与地面上注的CRC进行比较验证.在数据读取时,将目标点的经纬度信息换算成存储空间的地址信息,对目标点临近四个采样点的地程高进行双线性插值法,解算出的地程高作为目标点的地程高.这种固化和读取策略在吉林一号XX卫星相机下位机作了验证.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正确可靠,对后续卫星高程地图的固化和读取方式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高程地图CAN总线上注分区存储

    基于多核DSP的多路信号并行参数测量软件设计

    苏龙闫吉忠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通信电子战中,为满足大宽带、高实时性条件下信号参数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核DSP的多路信号并行参数测量方法.首先对信号参数测量原理、核心算法和软件运行环境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描述了软件设计方案以及在多核DSP上内核控制模型、内核通信机制、存储分配和程序设计及优化四项关键技术上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硬件平台对软件进行了测试,并对多核参与并行测量的加速比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软件设计可行、高效,为下一步宽带扩展及应用场景升级奠定了基础.

    多核DSP信号参数测量多路并行核间通信

    基于场聚焦的E-形谐振传感器对热障涂层的厚度检测定位

    吴小华杨晓庆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场聚焦的E-形谐振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热障涂层陶瓷层厚度的检测和定位.通过CST软件对所设计的E-形谐振传感器进行了仿真分析,重点验证了传感器对热障涂层厚度变化(0~0.5 mm)的响应特性,并通过参数优化确保了传感器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仿真结果,发现传感器的谐振频率随热障涂层厚度的变化而发生偏移,每增加0.1 mm,频偏在100 MHz左右,证实了其测量能力.通过实验,验证了传感器对热障涂层厚度检测定位的能力.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一致,再次证明了该传感器设计的可行性和高灵敏度特点.同时通过验证实验发现检测误差可达 0.8%,具有优异的检测精度.

    谐振传感器微波无损检测热障涂层

    基于微纳米技术的高精度生化物质检测信号提取电路设计

    周轩宇吴楚睿徐大诚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生化物质的高精度测量需求,基于电化学三电极系统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高精度生化传感器信号提取电路,包含了恒电位仪单元、电流-电压转换单元、低通滤波单元.首先,恒电位仪单元输出激励电压,再通过电流-电压转换单元将产生的法拉第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最后由低通滤波单元滤除生化物质检测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所设计的电路具有高线性度、宽量程、低噪声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线性度为99.99%,检测范围为 10 nA~0.1 mA,能实现高精度生化物质检测的需求.

    电化学高精度生化传感器信号提取电路

    基于HPO-BP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研究

    高昕陈龙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由于气象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光伏发电的功率波动较大,给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提高光伏发电预测精度对于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HPO-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度和高斯混合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与光伏发电功率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因素,从而构建出更加准确的预测模型.其次,针对BP神经网络的参数较多、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采用了HPO技术对BP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优越性.经过测试,HPO-BP神经网络预报模式显著优于传统光伏发电预报模式,其准确性、泛化性以及其他特性都远超过传统模型,从而使得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度获得了更大的保障.

    光伏发电猎人猎物算法灰色关联度预测精度收敛速度

    SR+EVPN的专线网络设计应用

    陈隽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 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和数据中心建设越来越普遍,政企用户对专线网络通信的多样性、及时性、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承载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更新改造,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介绍SR+EVPN技术特点及组网优势,进行SR+EVPN网络架构的设计,实现用户业务接入模式的应用.运营商通过对原有承载网的更新和改造,实现政企用户对专线网络业务的需求,助力科学技术的发展.

    SREVPN承载网隧道技术专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