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龚瑶琴

月刊

1671-7554

xbyxb@sdu.edu.cn

0531-88395367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动脉疾病治疗现状及思考

    陈忠王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主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主动脉不同部位的解剖条件和血流动力学特点不同,治疗中存在的难点、解决方案亦不同.本文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在不同解剖部位的难点和解决方案进行了综述.关于升主动脉的动脉瘤或夹层的腔内治疗,其难点在于在收缩期和舒张期中主动脉管径变化大、锚定困难、锚定区短以及缺少适宜的支架.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腔内治疗中,目前由一些专科医师参与研发的分支支架或开窗技术在临床腔内治疗中总体取得较满意结果,但还存在技术难度高及与支架的分支数量呈正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限制.另外,关于支架原位或预开窗技术是否对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远期效果存在影响还需继续观察.对于累及胸腹主动脉的病变,其难点在于大量内脏分支血管的存在及支架术后并发内漏的问题,相关分支支架已经进入多中心临床实验阶段,其远期结果还需观察;对于解剖条件不满足的患者,如果全身状况允许,开放手术仍然是可靠的治疗方法.因此,未来关于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疾病的腔内治疗,一方面,在支架材料上还需要研发柔顺性更好的合适的支架材料;另一方面,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谨慎选择腔内治疗.

    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腔内技术治疗支架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进展

    林长泼符伟国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疾病理解的加深,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对夹层的分类更加精细化,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另一方面,新型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夹层诊断的准确率.治疗方面,伴随着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趋于微创化,且治疗效果也拾级而上.而累及弓上或内脏区夹层病变的微创治疗是当下的诊疗热点,涌现出了许多新方法和新器具,有望进一步改善临床诊疗的效果.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夹层分类非A非B型夹层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现状

    卫任郭伟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腔内修复已成为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治疗的首选策略.近些年腔内技术迅猛发展,面对不同类型的AAA,涌现出以"开窗""烟囱"、分支技术为代表的创新技术,而且基于这些技术也设计出了诸多成品化的新型支架.本文从技术、循证、指南三个角度对现阶段不同解剖类型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现状进行述评,并对备受关注的并发症问题进行阐述.

    腹主动脉瘤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分支技术

    特殊问题的处理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18页

    创伤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进展

    王伦常覃淇舒畅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创伤性B型主动脉夹层(traumatic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TBAD)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与诊断、严重程度划分、治疗方法与预后随访.TTBAD常见于创伤多发伤患者,早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损伤严重程度是决定TTBAD患者治疗策略与预后的关键,治疗上强调多学科协作,药物治疗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成为主要的治疗选择.但在不同严重程度TTBAD患者的治疗策略与手术时机选择上仍存在一定争议.

    主动脉夹层创伤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手术时机

    缩略语使用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25页

    腹主动脉瘤的开放手术

    史潇兮辛世杰
    26-2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传统开放手术(open aortic repair,OAR)或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仅有的有效治疗手段.OAR在20世纪50至90年代达到鼎盛,因其本身的创伤性、技术的复杂性、EVAR技术的迅猛发展等原因,应用已逐渐减少,但在基础研究、年轻患者及感染性AAA等情况中,OAR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本文回顾OAR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并讨论术中关键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总结在EVAR时代OAR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手术入路阻断重建术中并发症

    免疫性疾病相关主动脉病变诊疗进展

    高健峰李方达吴亮霖曾嵘...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性疾病相关主动脉病变一直是血管外科中充满挑战的病变,其主要表现为主动脉阻塞性或扩张性改变,从而引发脏器、肢体缺血或瘤体破裂致死风险.既往对于引发该类主动脉病变的免疫原发病诊断缺乏特异性,可能导致疾病综合管理方面的不足.本文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分别诠释了常见免疫性疾病相关主动脉病变(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白塞病)临床管理现状,并给出当前治疗不同类型主动脉病变的推荐方案,以期为临床工作和该领域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主动脉疾病免疫疾病开放手术腔内血管重建

    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诊治进展

    杨建平管圣方青波慈红波...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钝性胸主动脉损伤(blunt thoracic aortic injury,BTAI)是创伤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有80%~90%的患者在事故现场立即死亡.尽管近年来急性BTAI的检测和治疗取得了快速进展,但其致死率仍然很高,24h院内死亡率达到15%~40%.主动脉损伤的机制与物理撞击和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改变有关,所以对于最初损伤中幸存下来的患者,及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能避免损伤加重.对于能够到达医院治疗的患者,快速检测和及时合理干预至关重要.CT血管成像可以快速、准确评估主动脉损伤程度,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根据最新指南,I级、Ⅲ级、Ⅳ级患者治疗时机及方式已明确,仅BTAI合并高危影像特征Ⅱ级患者修复时机的选择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临床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已成为BTAI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对BTAI的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创伤主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开放性修复

    感染性主动脉瘤诊疗进展

    霍正坤孔祥骞吴学君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染性主动脉瘤(infective native aortic aneurysm,INAA)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感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细菌)破坏主动脉管壁而引起.感染性主动脉瘤进展较快、病情复杂、破裂率高、预后较差,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本文根据感染性主动脉瘤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其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并发症,以期为今后感染性主动脉瘤的相关研究和诊疗提供指导.

    感染性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开放手术血管外科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