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原发性主动脉血栓形成(primary aortic thrombosis,PAT)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21例PAT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前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等,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随访预后等信息.结果 纳入21例PAT患者首发症状均为肢体或内脏缺血,其中包括Ⅱ型7例,Ⅲ型2例,Ⅳ型9例,Ⅱ+Ⅲ型1例,Ⅱ+Ⅳ型1例,Ⅲ+Ⅳ型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规范抗凝治疗,其中15例患者接受手术取栓或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后接受长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6例患者全程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未行手术.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下肢缺血症状,2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未诉不适,未再发内脏或下肢缺血.结论 对于无法确定栓子来源的急性肢体或内脏缺血,应当考虑PAT;发现PAT,若无抗凝禁忌,应全程抗凝治疗,普通肝素持续泵入效果可能优于低分子肝素;TEVAR对于预防再发栓塞有意义,术后应严格定期复查,动态观察PAT的病变,避免再次栓塞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