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龚瑶琴

月刊

1671-7554

xbyxb@sdu.edu.cn

0531-88395367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107页

    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单中心治疗经验

    赵文鹏吕凡振胡义良陈晒...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Stanford B型IMH患者36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随访过程中血肿转归情况分为吸收组(n=134)和进展组(n=2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收组与进展组在年龄[(60.59±11.14)岁 vs.(61.86±12.05)岁]、血小板计数[206.00(88.07)× 109/L vs.187.00(86.00)×109/L]、门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8.60(19.37)U/L vs.19.50(7.80)U/L]、降主动脉最大直径[35(6)mm vs.34(5)mm]以及血肿远端累及6~11区[157(66.81%)vs.66(49.25%)]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主动脉最大直径是Stanford B型IMH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43,95%CI:0.899~0.990,P=0.017).出院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5.1±17.9)个月,失访率6.8%.药物治疗患者出院后5年生存率为77.4%,腔内治疗患者出院后5年生存率为87.6%.结论 单中心经验表明Stanford B型IMH选择腔内治疗安全、有效,对于降主动脉扩张者,应警惕壁间血肿的进展,必要时手术干预.

    主动脉壁间血肿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溃疡样突起穿透性溃疡壁内血池

    原发性主动脉血栓形成诊治单中心经验

    王潇晗吴学君董典宁王茂华...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原发性主动脉血栓形成(primary aortic thrombosis,PAT)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21例PAT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前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等,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随访预后等信息.结果 纳入21例PAT患者首发症状均为肢体或内脏缺血,其中包括Ⅱ型7例,Ⅲ型2例,Ⅳ型9例,Ⅱ+Ⅲ型1例,Ⅱ+Ⅳ型1例,Ⅲ+Ⅳ型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规范抗凝治疗,其中15例患者接受手术取栓或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后接受长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6例患者全程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未行手术.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下肢缺血症状,2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未诉不适,未再发内脏或下肢缺血.结论 对于无法确定栓子来源的急性肢体或内脏缺血,应当考虑PAT;发现PAT,若无抗凝禁忌,应全程抗凝治疗,普通肝素持续泵入效果可能优于低分子肝素;TEVAR对于预防再发栓塞有意义,术后应严格定期复查,动态观察PAT的病变,避免再次栓塞事件的发生.

    原发性主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取栓术抗凝治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