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托伐他汀口服联合腰椎穿刺术治疗进展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效果观察

    邹敏刚黎涛郑宽蒋秋华...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口服联合腰椎穿刺术治疗进展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DE)的效果。方法 选择进展型TSDE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脑脊液蛋白量、白细胞介素(IL)-6、IL-8,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12周硬膜下积液量及积液CT值变化,记录两组治疗后12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TSDE转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脑脊液蛋白量、IL-6、IL-8水平及硬膜下积液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硬膜下积液CT值呈下降趋势,且在治疗后12周时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TSDE转为CSDH比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OS高评分段(5分)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口服联合腰椎穿刺术治疗可有效降低进展型TSDE患者脑脊液蛋白量和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积液吸收,防止TSDE向CSDH演变,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阿托伐他汀腰椎穿刺术进展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炎症因子

    高原旅居史对急进高原人群适应能力的影响

    温婷婷王俊仁张蕾张东友...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原旅居史对急进高原人群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1月急进高原地区(3 900 m)的青年士兵2 337人,按照高原旅居史次数分为无高原旅居史组(A组,425人)、2~3次高原旅居史组(B组,1 534人)、4次及以上高原旅居史组(C组,378人)。三组乘坐汽车由驻地出发上升至海拔3 900 m地区,用时9 h,中途休整约1 h。分别于三组进入高原前(第0天)及急进高原后第1、7、14天进行急性高原病(AMS)评分,检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体质量、体脂率,于急进高原第14天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A组急进高原第1、7天AMS评分高于B、C组(P均<0。01)。A、B、C组急进高原第14天AMS发生率依次降低(P均<0。01)。A、B、C组急进高原第1、7天血氧饱和度低于第0天,第1、7、14天心率高于第0天,第7、14天RBC、HGB、Hct高于第0天(P均<0。05);急进高原第1、7天,B、C组血氧饱和度高于A组,第1天C组血氧饱和度高于B组(P均<0。05);急进高原第7、14天A、B、C组的RBC、HGB、Hct依次增高(P均<0。05)。三组急进高原后体质量和体脂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进高原第14天A、B、C组PSQI总分依次降低,其中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项目得分也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 多次高原旅居史者较无高原旅居史者急进高原后AMS及睡眠障碍发生率降低,有高原旅居史人群对高原的适应能力更强。

    高原旅居史急性高原病高原习服睡眠障碍

    运动疗法通过调节"脑肠轴"治疗卒中后抑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欣悦吴民民朱路文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运动疗法是治疗PSD的有效手段之一,可通过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调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等机制作用于"脑肠轴"中的神经信号、免疫信号和化学信号,起到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维持肠道菌群稳定的作用,进而缓解抑郁症状。深入探索运动疗法通过作用于"脑肠轴"治疗PSD的机制,有助于提高PSD的防治水平。

    运动疗法卒中抑郁脑肠轴理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内能量代谢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尹伊君刘爽史宏亮薛涛涛...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β淀粉样蛋白在脑内过度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胞内缠结为主要病理损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之一是脑内能量代谢出现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内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主要包括胆碱能障碍、线粒体障碍、葡萄糖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等。深入了解脑内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阐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探索新的靶点。

    阿尔茨海默病胆碱能受体线粒体障碍葡萄糖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

    p21活化激酶4致癌机制及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Ali Muhammad胡继成周明艳祝哲...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p21活化激酶4(PAK4)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过表达,是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的关键因子之一。PAK4过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免疫逃逸及耐药性有关。在消化系统肿瘤中,PAK4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重塑等生物学过程,促进肿瘤的恶性行为。多项研究表明,PAK4抑制剂显示出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的潜力,在联合化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p21活化激酶4PAK4抑制剂消化系统肿瘤

    mTOR调控肠黏膜屏障治疗炎症性肠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新月王裕倩万燕蓝程...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外部环境、免疫紊乱、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有关。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化学、免疫、生物屏障,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可通过调控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等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并在调节免疫细胞活化及肠道微生物群丰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炎症性肠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肠黏膜屏障肠道菌群

    天麻素抗骨质疏松机制研究进展

    李毅李风兰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目前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具有一定局限性,如不能有效促进成骨、不良反应较多等。多项研究表明,中草药活性成分天麻素可通过保护成骨和抑制骨吸收达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且兼有不良反应小、获取成本低等优点。天麻素可通过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凋亡作用,保护成骨细胞的成骨功能,抑制破骨细胞的产生和分化,从而增加骨生成、减少骨吸收。推进天麻素抗骨质疏松相关研究,有望为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天麻素骨质疏松症骨生成骨吸收

    TIM-3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妊娠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黎神奋卿吉琳陈柳燕陈治中...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传统的诊疗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作为新发现的新型免疫分子,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IM-3可通过直接在肿瘤细胞表达、调节免疫细胞功能、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过程。在妊娠相关疾病中,TIM-3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平衡或调控免疫功能,破坏妊娠时期机体免疫稳态,影响妊娠结局。TIM-3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阐明。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妇科恶性肿瘤子痫前期复发性流产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