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口服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观察

    孟晗田防震陈龙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口服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丙酸氟替卡松治疗。丙酸氟替卡松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及其严重程度适量涂抹,每日2次。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药物治疗采用口服方式,儿童每次1粒、每日3次,成人每次3粒、每日3次,均在饭后服用;两组共治疗4个月。治疗前及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RP、TNF-α、IL-6;治疗4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呕吐、头晕、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PASI评分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PA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个月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呕吐、头晕、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口服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寻常银屑病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丙酸氟替卡松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C-反应蛋白转移因子-α临床疗效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唐希贤曹德东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一种具有DNA修复和转录调控双重功能的蛋白质,其在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激素如17β-雌二醇可促进APE1/Ref-1的分泌,影响其表达。APE1/Ref-1抑制剂,如C10和E3330,已在实验中显示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潜力,但APE1/Ref-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最佳时机需更多研究探讨。

    肿瘤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耐药进展预测因子

    Notch信号通路对恶性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进展

    宫科杨会明张伟国刘怡彤...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Notch信号通路在肿瘤及其微环境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该通路在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关键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Notch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包括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和基质重塑等过程。最新研究显示,通过调节Notch信号通路可有针对性地干预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因此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恶性肿瘤Notch信号通路肿瘤微环境靶向治疗

    定量血流分数及其衍生指标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崔颖朱丽华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的功能学评价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定量血流分数(QFR)基于冠状动脉造影和计算流体力学进行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定义为存在狭窄病变时某血管所供应心肌区域可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与该区域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比值,评估狭窄对心肌供血的影响。相对于传统"金标准"FFR可更安全、高效、便捷地识别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性病变并提供预后指导,具有良好的诊断和预后效能,并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术后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等特殊临床场景中。另外,QFR与SYNTAX评分、回撤压力梯度指数及微循环阻力指数等传统冠状动脉指标结合发展出功能丰富的衍生指标,为患者危险分层、病变模式及微循环阻力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冠心病定量血流分数功能学评价

    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杨云飞李钢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由于获得性病理因素或先天异常所引起的血管壁局部隆突和扩大的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将逐渐变差,可引起动脉瘤破裂。随着脑血管介入手术和材料的发展,临床逐渐将其应用于动脉瘤治疗,其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且创伤较小等优势。明确不同类型显微外科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效果和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升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前循环动脉瘤锁孔显微外科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夹闭术显微外科血管架桥术球囊辅助弹簧圈术双微导管技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并发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血清学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唐茂人香钰婷周凯艳李仲均...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诱发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可能性较高,严重威胁母婴安全。血清学预测指标检测在PPROM并发HC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在PPROM并发HCA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目前发现的血清学相关指标在不同研究中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且无单个有效诊断、预测的血清学指标,临床应用受限。

    未足月胎膜早破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血清学诊断

    高水平尿酸在脓毒症相关肾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范文静陈学勋高安邦王从亮...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生理、病理和生化异常的一个综合征,其中肾损伤是脓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脓毒症相关肾损伤与短期病死率和不良长期疾病相关。目前,脓毒症相关肾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脓毒症患者常合并高水平尿酸,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脓毒症相关肾损伤的发生率将大幅增加。研究显示,高水平尿酸是脓毒症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高水平尿酸可通过促炎、促氧化应激等途径导致肾脏糖萼脱落、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肾脏细胞焦亡、铁死亡等的发生,从而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慢性肾病的发生,进而增加脓毒症患者病死率。

    脓毒症肾损伤肾脏尿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