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建筑
山西建筑

毕兴锁

旬刊

1009-6825

zgtysxjz@263.net

0351-2023214;4133298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山右巷10号

山西建筑/Journal Shanx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山西省建设行业唯一的一份国家级刊物,本刊为旬刊,适合广大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发表论文或阅读参考。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为广大科技人员、院校师生提供最广阔的学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围岩含软弱夹层情况下隧道锚承载性能研究

    马国杰宋松科权新蕊
    144-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锚作为悬索桥主要承重结构对悬索桥的承载性能起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隧道锚承载性能的研究多数基于隧道锚周围岩体完整性较好的基础上,较少有研究考虑隧道锚结构穿过软弱夹层的地质情况.针对隧道锚周围岩体中存在软弱夹层穿越锚塞体结构的地质情况时隧道锚承载性能的变化展开研究,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建立均质和非均质围岩隧道锚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软弱夹层的存在会影响隧道锚施工阶段的岩体稳定性;锚塞体穿过软弱夹层会导致隧道锚整体对主缆拉力的分担均匀性下降从而导致整体承载性能下降;软弱夹层本身会改变隧道锚本身的破坏形式,影响隧道锚周围岩体塑性区的发展趋势.

    悬索桥隧道式锚碇不良地质数值分析

    高原铁路某特长隧道独头掘进通风技术分析

    梁星刘明杨琨曾强...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面向高原铁路特长隧道,开展通风技术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避车洞通风技术、人行通道通风技术的蓄风房通风策略.基于高原铁路特长隧道通风案例,研究了蓄风房技术.文中研究成果供我国高原铁路特长隧道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加以参考、借鉴,以保证特长隧道通风性能,满足相关制度、规范对高原铁路特长隧道的环境要求,并实现铁路通风的节能效果.

    高原铁路特长隧道蓄风房避车洞

    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拱脚局部应力分析

    邹颖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设计计算比较复杂,以锦言大桥为例,对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拱脚钢混结合段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板单元模拟钢结构,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混凝土结构,采用线单元模拟预应力钢束.根据桥梁总体结构模型最不利作用组合计算结果获取钢拱肋在拱脚位置结构受力,通过对拱脚相关构件进行分析计算,提出拱脚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注意事项,为相关桥梁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空间异形钢结构拱桥拱脚有限元分析预应力钢束

    隧道超挖超耗管控措施研究

    欧小强夏金选肖清华海维深...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的超挖超耗管控是绿色低碳时代背景下工程界最关心的难题,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武两高速XFS隧道为背景,系统总结了隧道超挖超耗的10 类影响因素和常见对策,包括围岩条件、施工参数、测量放样、爆破方案、钻孔质量、喷射混凝土回弹率、预留变形量、物资设备性能、作业人员水平和现场施工管控.分析了XFS隧道超挖超耗的原因,并制定了加强地质预报和超前支护施作,减小开挖进尺;动态调整爆破方案,严格炮孔质量检查;引入超细改性硅微粉优化配合比,提高喷射工艺水平;加强现场施工管控,制定超挖超耗管控办法,落实作业人员的激励奖惩等措施.措施执行后,XFS隧道平均超挖由30.1 cm降低至16.6 cm,综合超耗由173.7%降低至100.7%.

    小净距-分离式双洞隧道超挖超耗超细改性硅微粉

    基于UDEC的岩脉侵入角度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

    王毅李乔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岩脉侵入角度对隧道开挖的影响,文章以泸石高速石棉隧道开挖时地层遭遇不同角度岩脉侵入为工程背景,通过UDEC离散元计算,总结岩脉侵入角度对隧道开挖的影响,给出有效处理措施,并得出以下结论:岩脉和被侵入岩体界面易发生塑性滑移,隧道开挖后岩脉区围岩变形最大,且岩脉区围岩有开裂、滑移和隆起现象,围岩变形随角度的减小而减小.边墙与仰拱连接处轴力、剪力、弯矩均最大,安全系数最小,三种工况均在 0.3 左右.衬砌轴力、剪力的最大值随角度减小而增大,弯矩受角度的影响较小.岩脉区域的安全系数在向着岩脉倾斜方向更小.岩脉侵入区域隧道开挖应采用岩脉区域局部注浆、封闭仰拱、增大衬砌厚度三种方法来加固围岩和提高衬砌承载能力.

    隧道工程侵入岩脉UDEC离散元处置措施

    山区偏压连拱隧道开挖方法适应性数值分析研究

    李坤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常存在偏压或围岩破碎情况,隧道穿越该地层施工时,围岩变形控制困难,施工扰动容易致使隧道拱顶坍塌及支护结构破坏.依托银花隧道工程,开展了偏压地层隧道施工开挖方法的适应性数值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了"三导洞法"和"中导洞法"两种开挖方式中不同开挖步对软弱围岩偏压隧道围岩变形、拱顶沉降、最大主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导洞法随着偏压处侧导洞开挖,左洞拱顶沉降区与中导洞开挖扰动变形区会形成沉降叠加,最大工地沉降出现在正洞开挖后,为-12.35 mm,所占沉降比η达到 55.23%.中导洞施工时,最大沉降值分布在偏压拱腰处且呈扇形分布,左右洞上台阶施工产生的沉降比最大达到 73.57%,中、下台阶开挖对拱顶沉降影响较小,最大拱顶沉降值为-17.81 mm.两种方法的最大主应力并非严格对称,尽管中导洞法施工产生较大沉降,但考虑施工成本和效率,"中导洞法"更为合理.

    偏压地层连拱隧道围岩变形拱顶沉降最大主应力分布

    移动激光扫描在地铁车站限界测量中的应用

    高志强
    173-17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限界要求,地铁车站站台边缘与地铁列车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但可能发生乘客踏空风险.现需对车站区段的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现状进行快速普查,为更新改造提供决策数据.文章利用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车站段全断面点云,通过点云数据处理提取关键特征点,实现了对空间距离的非接触测量,经传统方法对比复核,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移动激光扫描地铁车站站台特征点限界测量

    潮汐冲刷下悬空管道极限悬空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杨建龙高升张红权王刚...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滩海地区的输油管道在常年潮汐冲刷作用下,部分管段周围土体被潮汐搬运形成悬空状态,悬空管段在潮汐的周期性冲刷下极易产生变形断裂,对管道运行安全和维护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对悬空管道进行应力分析,建立悬空管道静力学分析物理模型,进而根据现场调研选取2 种不同管材,4 种不同管径的悬空管道为实验对象,共8 组,运用Comsol软件对8 组悬空管道进行不同悬空长度下的应力应变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2 种不同管材的屈服极限对比,最终得到了8 组悬空管道的极限悬空长度,并用Origin Lab软件对悬空长度和应力关系进行了拟合,证实了悬空长度与应力呈线性正相关.实验结论可对类似的现场工况提供理论依据,对悬空管道的检查和维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输油管道潮汐冲刷有限元应力悬空长度

    四位一体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杨立军李慧张奇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四位一体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总思路为"一主线、二导入、三抓手、四融合",即以"解思政、融思政、强思政"为主线,以"强思政"作为教学目标,做好顶层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以"解思政""融思政"作为教学手段,做好思政元素的全面导入和有机融合;二导入是指从"人物"和"史政"两方面充分挖掘凝练课程思政内涵,导入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三抓手是指从教学方法、融合设计和考核评价入手,做好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慧启迪"的有机统一.经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

    课程思政土木工程四位一体思政育人

    职业本科背景下园林模型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重要作用

    黄宇涛高梦莹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本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园林模型设计制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实践的不足,在多元化教学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职业本科背景下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尝试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特点、地位、存在的不足、园林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课程中融入园林模型等多方面,进行课程教学的探索,为高校《园林设计初步》等启蒙性课程的教学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职业本科园林设计初步园林模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