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气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气象
山西气象

宋宏

季刊

1004-5732

shanxiqxxh@sina.com

0351-4077727

030002

太原市新建路65号

山西气象/Journal Shanxi Meteorological Quarterly
查看更多>>气象科技刊物。以宣传气象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和管理经验,报道国内外气象科技最新发展动向和趋势,交流气象业务技术及气象为各行业服务的经验为主要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芮城县2021年度气候特征及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李苏霞藏曦秦青梅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据芮城国家气象观测站2021年降水、气温、日照等观测数据和2021年芮城农业气象观测站作物地段的夏玉米生育期资料,分析了芮城县2021年气候特征及其对夏玉米各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芮城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异常偏多,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在夏玉米生育期内,主要表现为气温偏高,积温充足,降水异常偏多,但分布不均,特别是收获期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总体上2021年芮城夏玉米全生育期气候条件是利大于弊.

    夏玉米发育期气象条件

    运城市主要气象灾害对苹果单产的影响评估

    裴昭萌裴秀苗苏欢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制约运城市苹果单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助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选用1970-2019年运城市苹果主产区临猗、万荣、芮城和平陆4县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2006-2019年苹果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分析4县苹果各个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花期冻害、果实膨大期高温热害、果实膨大期干旱、果实着色期和成熟期连阴雨灾害)的发生规律,构建单产和气象灾害影响关系的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近50a来临猗、芮城和平陆果实膨大期高温热害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平陆果实膨大期干旱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余灾害变化趋势不显著.运城市苹果单产与气象灾害关联度大小排序:干旱>连阴雨>高温热害>冻害,其中,临猗4种气象灾害均需防范,万荣重点防范高温热害、干旱和连阴雨,芮城和平陆需重点关注干旱和连阴雨灾害.

    运城市主要气象灾害苹果单产影响评估

    2021年度临猗气候概况及其对冬枣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邹正姗丁雪婧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枣是临猗主要经济林果之一.为探究临猗县冬枣生长的气候条件,利用2021年度临猗县冬枣物候期观测资料与冬枣全生育期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临猗县冬枣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给出客观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本年度冬枣生长前期气象条件适宜,对冬枣生长发育有利,后期气温适宜,降水偏多,日照偏少,造成裂果、烂果的发生,以致减产达两成以上.

    冬枣生育期气象条件

    运城市降雹特征及人工防雹探讨

    臧慧锋高艳平谢纪民魏海茹...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1978-2020年运城市1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冰雹观测资料,对运城市冰雹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防雹工作开展探讨,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978-2020年运城市冰雹日数和冰雹站次均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d/10a、-0.9站次/10a.运城市冰雹天气出现在春、夏、秋季,其中6月、7月为冰雹高发月份,占全年冰雹总数的48.0%.冰雹最早出现在3月7日,最晚出现在11月1日.14:00-20:00为运城市冰雹发生的集中时段,占89.5%,其中15:00-16:59发生概率更高.多雹区主要集中在峨嵋岭台地与中条山区,少雹区位于峨嵋岭台地与中条山之间的运城盆地.运城市大范围降雹天气比较少见,以局部降雹为主.运城市炮点布设基本合理,但部分雹带高炮布设稀少.防雹作业人员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在防雹专业技能上有—定的局限性.根据防雹工作现状,从防雹基础设施建设和防雹作业队伍建设两方面提出建议.

    冰雹特征人工防雹

    一次飑线过程中不稳定特征分析

    赵瑜赵桂香王思慜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常规探测资料、EC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等对2019年4月24日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前有低涡和地面气旋波形成,配合中低层切变线,有利于飑线的产生.飑线过境前存在降压升温的趋势,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和飑线前低压的形成.飑线过境时,气压迅速上升形成雷暴高压,过境后气压未再次下降,可能与夜间气温下降导致气压升高有关.飑线前侧对流不稳定层结高度高于飑线后侧.飑线形成到发展阶段,飑线前对流不稳定层逐渐增厚;飑线成熟到消亡阶段,飑线前对流不稳定层变薄.降水的拖曳以及中高层干空气的夹卷作用使得飑线垂直运动呈后倾.飑线消亡后倾结构消失.飑线生成于正湿球位涡<1PVU的区域中.发展阶段,飑线位于等湿球位涡密集带靠近正湿球位涡一侧,中心比值增大.成熟阶段,中心比值持续减小,飑线处于正湿球位涡区且等湿球位涡密集带内.消亡阶段,中心比值持续下降.飑线基本沿着湿球位涡梯度方向移动.

    对流不稳定湿球位涡

    2022年4月山西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王一颉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FY-4A卫星探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山西2022年4月26~28日 大范围雨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先后受地面回流和倒槽以及冷锋影响,可分为三个时段,不同区域降水演变特征与各时段的影响系统密切相关.(2)27日,山西北部和西北部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700hPa辐合,西南部则主要源于850hPa辐合.700hPa及以下的上升运动在形成降水的过程中作用最为明显.(3)27日清晨北部出现对流性降水,是由条件性不稳定与潜在对称不稳定共存而导致的高架对流造成的;白天盾状卷云区南部对流云线发展东移,造成了山西西部闪电和对流降水.(4)27日傍晚近地面温度下降,暖层厚度变薄,冰晶层厚度增大,抬升凝结高度下降,同时云冰含量增加,造成了雨转雪.

    降水演变特征高架对流相态转换机理成因

    基于OMI数据的晋中市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分析

    马丽梁丽君高慧荣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6-2020年OMI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稳定性分析、Hurst指数等数理方法,分析了晋中市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晋中市AOD多年均值为1.03,在空间上主要沿山脉走向分布,呈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特征,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等盆地地区,以及东部的昔阳、和顺、左权等东部的省界交界地区.2006-2020年晋中市AOD年均值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变率为-0.025.降幅最大为榆次、寿阳、太谷西部,东部高值区降幅较小.榆次、寿阳、太谷大部分地区,以及祁县北部,平遥、介休、灵石、昔阳、和顺的部分地区AOD下降趋势显著.2006-2020年晋中市AOD年际变化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晋中市东西部的AOD高值区,呈明显下降趋势;东部高值区AOD呈倒"N"型变化特征;中部低值地区AOD分布变化规律不明显.晋中市AOD各季节空间分布亦呈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特征,多年均值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AOD季节均值随时间变化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

    气溶胶光学厚度OMI时空变化晋中市

    山西省1971-2020年夏季极端高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张宁常清李孟蔚乔嘉伟...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山西省6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的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百分位法计算、统计并插值得到山西省夏季(6-8月)极端高温阈值、强度和日数的空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省夏季各区域最高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剖析了极端高温与最高气温的关系特征;通过Mann-Kendall检验法(MK)、Pettitt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MTT)对最高气温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971-2020年山西省夏季极端高温阈值变化范围为29.4~37.7℃,强度为30.2~38.4℃,夏季及各月空间分布相似,自北向南递增;1971年以来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年均为5.8~8.0 d,平均为7.0 d·a-1,晋南>晋北>晋中,晋西>晋东;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夏季最高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0.3℃·10a-1,晋北、晋中和晋南上升幅度分别为0.3℃·10a-1、0.3℃·10a-1和0.2℃·10a-1;MK和MTT检验均表明晋北区域和晋中区域最高温度突变发生时间分别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和1999年前后.Pettitt和MTT检验结果表明晋南区域突变发生时间在2017年前后.

    极端高温阈值强度频数突变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站计算机故障处理思路解析

    杨瑞霞景新娟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站计算机是台站业务工作中的核心设备,它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地面观测业务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分析了实际工作中业务计算机出现的两次故障,并给出了详细的处理过程,以达到为台站设备维护及处理提供经验和学习的目的.

    计算机故障处理思路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的现状及优化措施

    李彦明李苏霞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气象业务的改革、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气象观测系统的不断优化,使得综合气象业务工作得到了长足进步.现代化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对于提升气象服务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闻喜县综合气象业务现状,分析了影响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因素,并给出了几点优化措施,可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综合气象业务现状影响因素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