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杨世兴

月刊

1000-7369

shanxizhongyixue@sohu.com

029-87257807

710003

西安市西华门2号

陕西中医/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苁归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及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阮诺冰李金菊林逸轩王帆竞...
    139-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苁归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脏纤维化及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尿佐菌素(STZ)诱导DK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苁归益肾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0.9%氯化钠溶液5 ml/kg、厄贝沙坦15 mg/kg及苁归益肾胶囊1080、540、270 mg/kg灌胃,空白组大鼠予0.9%氯化钠溶液5 ml/kg灌胃,连续灌胃12周后收集标本.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水平,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EK、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MEK)、ER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水平.结果:药物干预12周后,模型组、厄贝沙坦组、苁归益肾胶囊各剂量组FPG、BUN、Scr和24 hUP均比空白组高(P<0.05);相较于模型组,苁归益肾胶囊高、中剂量组FPG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苁归益肾胶囊各剂量组BUN、Scr、24 hUP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空白组,各造模组大鼠肾脏组织均有病理改变,各药物干预组肾脏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与各药物干预组肾脏胶原纤维增生情况较空白组严重,经药物干预的各组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比模型组轻.模型组及各药物干预组TGF-β1表达量,MEK、ERK磷酸化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厄贝沙坦组及苁归益肾胶囊高、中剂量组TGF-β1表达量,MEK、ERK磷酸化水平比模型组低(P<0.05).结论:苁归益肾胶囊能够缓解肾脏纤维化程度,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介导的MEK/ERK信号通路活化发挥作用.

    糖尿病肾病苁归益肾胶囊肾脏纤维化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探讨紫草生肌膏对肛瘘大鼠的干预作用

    郭伟闫丽霞常少青刘振丽...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紫草生肌膏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对肛瘘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组,各20只,采用体表瘘管造模术建立大鼠肛瘘模型,模型组采用紫草生肌膏连续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擦拭创面,14 d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各项检测.测定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血流量、毛细血管数,HE染色对创面肉芽组织进行检测,ELISA对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1L-6)、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和Smad3表达水平,并检测其磷酸化修饰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试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降低,血流量均显著降低,毛细血管数显著降低,试验组大鼠显著优于模型组(P<0.01).HE染色结果表明试验组创面修复显著优于模型组,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试验组炎症因子显著上升,试验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VEGF显著降低,试验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Smad3及p-Smad3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试验组TGF-β1、Smad3及p-Smad3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生肌膏可促进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创面局部血运,降低炎症反应,其机制与TGF-β1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磷酸化修饰相关.

    肛瘘紫草生肌膏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磷酸化修饰

    清解化攻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刘锟荣卢洁秦百君安晓霞...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清解化攻汤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黏膜屏障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造模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组,每组各6只,运用雨蛙素联合脂多糖腹腔注射建立大鼠AP模型,成模后按分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回肠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检测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造模组比较,模型组回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回肠黏膜绒毛略不规整或破损,肠上皮下间隙稍见增宽,与固有层分离增大,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内皮下及固有层充血及出血明显增多,模型组血清淀粉酶、TNF-α、IL-1β、IL-10、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回肠组织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淀粉酶、TNF-α、IL-1β、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0及回肠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血清淀粉酶、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降幅更明显(P<0.05).结论:清解化攻汤对AP大鼠的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该方可降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抑炎细胞因子水平,对A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急性胰腺炎清解化攻汤肠黏膜屏障炎症因子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

    桑玉膏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李悦宁肖柯心赵冰洁李红玉...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桑玉膏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PAP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阳性药物组,桑玉膏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APAP,建立药物性肝损伤(DILI)小鼠模型,灌胃给药5 d后,腹腔主动脉取血,收集肝脏组织.生化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活性水平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实时定量PCR法(q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x和抑凋亡蛋白Bcl-2的mRNA表达.结果:与APAP模型组比较,桑玉膏各剂量组小鼠ALT、AST、ALP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损伤、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SOD、GSH-PX活性升高(P<0.01),TNF-α、IL-1β、MDA及NO活性或含量下降(P<0.01),肝脏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x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抑凋亡蛋白Bcl-2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桑玉膏对APAP诱导的小鼠药物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等有关.

    药物性肝损伤桑玉膏对乙酰氨基酚炎症因子氧化应激保护作用

    基于Akt/mTOR通路观察补中益气颗粒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姚婷万明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向基因(mTOR)信号通路研究补中益气颗粒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和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合免疫注射联合高碘喂养法制备EAT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低剂量补中益气颗粒组)和高剂量组(高剂量补中益气颗粒组),另取10只大鼠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PBS溶液及普通动物饮用水喂养作为空白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按0.80、0.94 g/kg的剂量灌胃补中益气汤,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造模结束后,以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行模型评价.药物治疗结束当天,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和抗体水平;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和滤泡上皮细胞的自噬情况;免疫组化观察甲状腺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造模组大鼠造模完成后的血清TPOAb、TGAb、TSH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提示造模成功.模型组大鼠治疗后的血清 TPO Ab、TGAb、TSH、FT3、FT4、T3、T4 水平、甲状腺组织 IFN-y、Caspase-3、p-Akt、p-mTOR 蛋白表达水平、IFN-γ/IL-4值较空白组明显增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POAb、TGAb、TSH、FT3、FT4、T3、T4水平、甲状腺组织IFN-y、Caspase-3、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IFN-γ/IL-4值明显下降,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P<0.05);四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IL-4、Akt、mTOR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对EAT大鼠起到保护作用,可改善其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水平,恢复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降低甲状腺组织中IFN-γ/IL-4值和Caspase-3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向基因信号通路补中益气颗粒自噬小体大鼠甲状腺功能

    清肝凉血解毒汤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肝细胞损伤研究

    张浩胡佩佩王智兰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汤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L-02肝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LPS诱导的L-02肝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清肝凉血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CCK-8检测含药血清对L-02肝细胞的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清肝凉血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对细胞活力无影响;清肝凉血解毒汤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低于模型组(P<0.05);清肝凉血解毒汤中、高剂量组IL-6、TNF-α及p-JAK2、p-STAT3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肝凉血解毒汤含药血清可改善LPS诱导的L-02细胞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肝细胞损伤清肝凉血解毒汤炎症凋亡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加味茵陈术附汤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与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研究

    周琳周晓玲冯丽娟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味茵陈术附汤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与血浆置换(PE)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加味茵陈术附汤联合DPMAS+PE治疗,对照组采用DPMAS+PE治疗,治疗两周,并随访8周.观察两组ACLF患者治疗后的症候积分、肝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及生存率,评估加味茵陈术附汤联合DPMAS+PE治疗ACLF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75%,显著高于对照组42.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凝血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生存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术附汤联合DPMAS+PE治疗ACLF,可以有效改善ACLF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并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生存率.

    肝功能衰竭茵陈术附汤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凝血功能

    培元益气汤改善气阴两虚证胃癌相关癌性疲乏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孟肖张新庆李璐王艳荣...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培元益气汤改善气阴两虚证胃癌的相关癌性疲乏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气阴两虚证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替吉奥加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培元益气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癌性疲乏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1 d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6.43%,对照组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简易疲劳量表(BFI)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BF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BF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表达高于对照组,CD8+表达低于对照组,皮质醇(Co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力状况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培元益气汤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气阴两虚证胃癌疲乏疗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皮质醇水平.

    胃癌培元益气汤气阴两虚癌性疲乏免疫功能皮质醇

    清胰化积汤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研究

    陈娟朱凤婷冯冬婵麦丽珍...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清胰化积汤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 Ⅰ)的影响.方法:9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介入化疗栓塞,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清胰化积汤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自然杀伤T细胞(NKT)、IAP、bFGF、sTNFR Ⅰ、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表(QOL)、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记录两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CA199、CEA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NKT均升高,研究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IAP、bFGF、sTNFR Ⅰ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QO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Ⅰ-Ⅳ级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清胰化积汤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胰腺癌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与预后良好.

    胰腺癌清胰化积汤介入化疗栓塞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二草清胰汤内服及保留灌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尹诗谢安卫肖敬鄂刘洪恩...
    183-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二草清胰汤内服及保留灌肠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疗效、胰酶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46例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拟二草清胰汤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测定胰酶、细胞因子水平,记录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5%,高于对照组的76.71%(P<0.05).观察组入院第7天上腹胀痛、胸脘满闷、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尿短赤黄症状积分及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1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二草清胰汤内服及保留灌肠联合乌司他丁可提升AP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胰酶分泌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

    急性胰腺炎二草清胰汤保留灌肠乌司他丁胰酶分泌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