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杨世兴

月刊

1000-7369

shanxizhongyixue@sohu.com

029-87257807

710003

西安市西华门2号

陕西中医/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实运用虫类药从络辨治重症肌无力经验

    曹晶杨帆
    359-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络病理论,通过典型案例探讨金实运用虫类药辨治重症肌无力经验.通过整理分析金实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医案,归纳总结金实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特色.金实认为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治疗上强调从络辨证施治,不拘泥于补益气血之法,随证化裁,临床疗效较好.

    重症肌无力痿证络病理论虫类药辨证论治顾护脾胃

    杨甲三"调神针法"辨治失眠经验

    朱芷薇刘雪妍叶冠成黄剑...
    363-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眠是以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杨甲三辨治失眠,从"头三神"等头部腧穴入手,重调元神燮理阴阳,辨证论治以虚实为纲,补泻分明.推崇经络辨证,善用足太阳阳明腧穴,并配以独创单手进针法和补泻手法,具有层次分明,坚实轻灵的特色.临床应用杨甲三"调神针法"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从杨甲三"调神针法"、杨氏针刺手法特点及优势,调神针法辨治失眠进行阐释,以期为针灸临床论治失眠提供思路和借鉴.

    失眠调神针法头三神经络辨证针刺手法杨甲三

    李惠林论治肥胖型代谢综合征经验

    方泽彬张曼怡王高祥曾霖...
    367-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胖型代谢综合征是内分泌科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为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和经济压力.李惠林主任医师认为脾肾两虚是肥胖型代谢综合征的内因,饮食不节、运动过少是外因,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痰浊瘀血是其病理因素.李惠林主任医师以抵当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本病,以疏肝理气、健脾补肾、祛湿化痰、活血化瘀为法,并指导患者开展锻炼,调起居、畅情志.

    肥胖代谢综合征抵当汤活血化瘀治未病辨证论治

    太极悬灸联合祛湿强骨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

    余静尹罗娟周涵陈姣凤...
    370-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太极悬灸联合祛湿强骨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祛湿强骨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太极悬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WOMAC量表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超声指标[内侧外缘关节间隙(PJS)、内侧半月板突出值(MR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WOMAC量表评分、血清IL-1、MMP-13、MMP-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JS值较治疗前升高,MRD值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改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太极悬灸联合祛湿强骨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炎症反应和骨关节状态.

    膝骨性关节炎太极悬灸祛湿强骨汤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骨关节状态

    铺棉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朱梅张玉珍刘影
    375-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铺棉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铺棉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生化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PHN临床疗效较好,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疼痛及睡眠状况等均得到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铺棉灸刺络拔罐疼痛因子睡眠质量不良反应

    祛风活络丸联合郑氏伤科针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创伤后急性骨萎缩疗效研究

    伍亮赵纯
    379-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祛风活络丸联合郑氏伤科针灸对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创伤后急性骨萎缩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创伤后急性骨萎缩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组55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郑氏伤科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祛风活络丸,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静息及活动的疼痛程度、关节僵硬、压痛、皮肤颜色改变评分,腕关节的掌屈、背伸、旋前以及旋后角度等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功能状况、活动度百分比、屈伸活动度、握力),Barthel指数(BI)评分,掌屈、背伸、旋前、旋后角度均升高,且研究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静息疼痛程度、活动疼痛程度、关节僵硬、压痛、皮肤颜色改变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27%,对照组为3.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活络丸联合郑氏伤科针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创伤后急性骨萎缩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疼痛、关节诸症,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腕关节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

    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后急性骨萎缩祛风活络丸郑氏伤科针灸疼痛腕关节功能

    卒中后抑郁中药药对探析

    陈潇刘红梅袁惠民丁砚秋...
    383-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研究表明卒中后出现抑郁症比无抑郁症的卒中发病率更高,且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及心身医学的发展,卒中后抑郁(PSD)逐渐受到重视.PSD的病机较为复杂,但总以情志内伤,气机郁结为主,同时肾精不足、肝肾亏虚贯穿本病始终,治疗需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兼顾补益肝肾,其次再予以辨证论治,临床多将本病分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痰气交阻、虚热内扰、心脾两虚、瘀阻脑络等证型.针对其病因病机,常以柴胡配郁金疏肝、清心、解郁;熟地配陈皮补肾益髓,行气健脾;丹皮配栀子清肝泻火除烦;苏梗配半夏行气化痰;柏子仁配酸枣仁养心安神;女贞子配墨旱莲滋补肝肾;白术配太子参补气健脾;龙骨配牡蛎镇惊安神.

    卒中后抑郁药对疏肝解郁益气健脾补肾益髓行气化痰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再发心绞痛Meta分析

    李吉旭孟宪亮郭延林李伟...
    387-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英文(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4.1和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异质性采用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评价.结果:共纳入13项RCTs,共141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OR=4.27,95%CI(2.32,7.85),P<0.01],心电图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OR=3.10,95%CI(2.06,4.67),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MD=-2.09,95%CI(-2.78,-1.41),P<0.01]和持续时间[MD=-151.20,95%CI(-210.08,-92.33),P<0.0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MD=-0.70,95%CI(-0.75,-0.65),P<0.01]、红细胞压积[MD=-5.80,95%CI(-6.10,-5.50),P<0.01]、全血黏度[MD=-0.90,95%CI(-1.08,-0.72),P<0.01]和纤维蛋白原[MD=-0.70,95%CI(-0.87,-0.53),P<0.0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提高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心绞痛血府逐瘀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医证候血浆黏度心绞痛发作频率

    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Meta分析

    陈红梅侯艳徐晓青俞鹏...
    393-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温阳利水法中药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 CNKI、Wanfang、VIP、CBM、Pub 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采用温阳利水法中药方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有效数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RCT文献质量和偏倚风险;采用Rev Man 5.4、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纳入1168例患者,试验组585例,对照组583例.温阳利水法中药方可提高慢性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有效率[RR=1.31,95%CI(1.22,1.40),P<0.01];降低 N 端脑利钠肽[MD=0.48,95%CI(0.62,0.34),P<0.01]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MD=6.17,95%CI(5.33,7.01),P<0.01];提高每搏输出量[MD=4.57,95%CI(3.49,5.66),P<0.01];降低血尿素氮[MD=-2.46,95%CI(-3.08,-1.84),P<0.01];降低血肌酐[MD=-24.99,95%CI(-30.45,-19.54),P<0.01];提高肾小球滤过率[MD=6.68,95%CI(4.70,8.66),P<0.01];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MD=-3.26,95%CI(-3.67,-2.85),P<0.01].结论:温阳利水法中药方联合西药可改善慢性心肾综合征的心功能、肾功能、炎症水平,安全性较好.

    慢性心肾综合征水气病痰饮温阳利水法心功能肾功能

    针灸治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赵素红李姗姗张紫辰刘婧怡...
    400-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CIL)是肿瘤患者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病因在于化疗药抑制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增殖或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导致的骨髓抑制.临床证据表明,针灸改善CIL安全有效,相关机制研究表明针灸可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交感神经、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从而改善CIL.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衡与造血异常密切相关,调节菌群平衡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基于针灸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和骨髓基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出针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CIL的潜在机制.

    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针灸肠道菌群骨髓造血基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