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杨世兴

月刊

1000-7369

shanxizhongyixue@sohu.com

029-87257807

710003

西安市西华门2号

陕西中医/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姜德友"三维一体"临证用药思维撷菁

    周岚姜德友
    499-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姜德友临证重视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首创"定性-辨位-据味"三维一体用药思维.第一维度为"定性用药",四诊合参先别阴阳寒热.姜师临证首辨病性,通过药之四气进行纠偏.并且善用药之性味调补,重视甘温扶阳.第二维度为"辨位用药",脏腑经络理论指导用药.根据脏腑归经论、经络归经论、引经作用论、升降浮沉之性论择药,使药达病位.第三维度为"据味用药",相伍合化以增药之效用.通过运用"五味合化",产生新的功效.现将姜师临证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并列举一医案,望对医者临证遣药有所帮助.

    姜德友三维一体用药思维药性四气五味

    刘启泉基于"通调五脏安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李红京宋聪敏梁笑妍张乃霖...
    503-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燥综合征(SS)是以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临床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刘启泉认为SS的发生发展与五脏密切相关,脾胃虚弱、健运失常是发病的根本,肝气郁滞、藏泄失职是重要致病因素,肺失宣肃、肺阴亏耗是重要诱因,心失所养、瘀滞不通是主要病因,肾阴不足、肾阳虚衰是日久难愈的关键.脾胃作为气机升降枢纽,气血生化之源,对SS尤为重要.脾胃安则脏腑津液足,机体得濡,反之,则生化无权,燥邪内生,导致SS发生或加重.临证之时,提出通调五脏,安和脾胃,指导SS临床治疗,可获良效.

    干燥综合征五脏相通名医经验刘启泉病机病因

    四维牵引联合针刺整脊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研究

    林文飞刘诗若王墉琦龚福太...
    508-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四维牵引联合针刺整脊手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患者腰背部疼痛的改善以及对腰椎-骨盆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NLB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四维牵引联合针刺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整脊手法进行治疗,每组治疗14 d,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腰椎冠状面Cobb角、腰椎弓顶距离、腰椎前突指数、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I)、骨盆入射角(PT)、脊柱矢状轴(SVA)、骶-股距(SFD).结果:观察组VAS评分、Cobb角、PI低于对照组,JOA评分、腰椎弓顶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突指数、SS、PT、SVA、SF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牵引联合针刺整脊手法能够有效缓解CNLBP疼痛,纠正患者腰椎曲度异常,调节腰椎-骨盆参数.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四维牵引针刺整脊手法腰椎-骨盆参数

    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联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韩毅杜永芳邢冉张志平...
    512-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联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8例.共有对照组57例、观察组61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部感染评分、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最大通气量(MVV)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联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干预机械通气患者,可提高肺功能,改善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理想.

    机械通气肺部感染健脾益肺补肾针刺疗法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免疫功能肺功能

    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曹雪杜翔张红娟徐刚...
    516-518,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吞咽造影术评估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SA评分、WST评级、吞咽障碍程度评分、MBI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SA评分、吞咽障碍评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治疗DAS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吞咽造影术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洼田饮水试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桂枝牛膝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制

    张敬周刘金豹许波刘源...
    519-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葛根桂枝牛膝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筛选葛根桂枝牛膝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靶标蛋白,与已知调控GA的蛋白靶标取交集作为候选预测靶标蛋白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图.采用DAVID数据库对预测靶标进行GO功能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葛根桂枝牛膝汤方中共有143个活性成分.葛根桂枝牛膝汤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7-O-甲基异琥珀酸醇、山柰酚、豆甾醇、美迪紫檀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成分可能通过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坏死性凋亡通路等调控TNF、IL-6、VEGFA、IL-1β、EGFR等靶点治疗GA.结论:葛根桂枝牛膝汤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信号通路在GA的治疗中发挥抗炎和镇痛作用.

    痛风性关节炎葛根桂枝牛膝汤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靶点活性成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肝脂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

    林先佳王小锋张媛媛樊晓丹...
    524-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肝脂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肝脂平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 Cards、Drug Bank、TTD及OMIM数据库检索NAFLD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及"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使用DAVID平台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Auto 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肝脂平112种活性成分,256个对应靶点,其中有130个靶点作用于NAFLD.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734个生物过程,8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肝脂平通过AKT1、TNF、IL-6、IL-1β、TP53等关键靶点对NAFLD发挥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和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PI3 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脂平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中医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廖乃彬陈炜何瑷芯麦芳瑜...
    530-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未完全阐明,亟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部分,在环境刺激物、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失衡等作用下,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加剧神经炎症,抑制自噬,增加Aβ积聚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AD的发生发展及病变趋势关系密切.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作用于NLRP3炎症小体,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细胞焦亡以及AD病理产物等,在AD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对中医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治疗A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AD提供临床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NLRP3炎症小体中医药神经炎症细胞焦亡

    卵巢早衰的中医研究进展

    李格铬崔晓萍宜莉张娟娟...
    534-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早衰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疑难病症.目前卵巢早衰病因尚不明确,西医对本病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本病与脏腑阴阳与气血阴阳失和有关,其本在肾,虚者多脾肾两虚,实者多肝郁血瘀,久则耗气伤血,阴阳俱损.通过中药、针灸、情志等多种疗法调节脏腑阴阳与气血阴阳,以期实现全身阴阳动态平衡,从而调控生殖轴,改善临床症状,逆转本病发展方向,与西医相比,具有个体化及整体化优势.现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就当前中医对卵巢早衰病因病机及相关治疗研究状况作综述如下.

    卵巢早衰肾虚为本脏腑气血阴阳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新策略

    李现成屈凯王宇赵亚峰...
    538-540,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膜透析(PD)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所接受.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病主要并发症之一,PD后更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现通过检索中医药治疗PD肾性贫血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总结目前中医药治疗PD肾性贫血的各种机制,结合西医治疗肾性贫血进展,为中医药治疗PD肾性贫血提供新策略.

    肾性贫血慢性肾脏病炎性因子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