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杨世兴

月刊

1000-7369

shanxizhongyixue@sohu.com

029-87257807

710003

西安市西华门2号

陕西中医/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刺联合闪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及对患者灶点血流灌注量、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

    王莉吴泽婷曹雪梅
    1289-1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灶点血流灌注量、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CNLBP患者8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闪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表面肌电特征以及灶点血流灌注量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腰痛评分标准(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脉弦紧、腰骶压痛、硬结、舌暗紫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竖脊/多裂肌的伸屈比(FRR)均大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俞、膀胱俞、大肠俞及腰椎3-4横突的血流灌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可有效改善CNLBP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灶点血流灌注量、增强表面肌电信号,提高治疗疗效.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闪罐针刺血流灌注量表面肌电腰痛评分标准

    针灸联合耳穴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

    林清洋
    1293-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耳穴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以8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穴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神经功能、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结果:治疗前,两组损伤平面肢体难以发力、对应支配区域感觉迟钝或麻木、受累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拘挛感及疼痛、肌肉萎缩、心悸、腹胀、面色白、便秘或大便失禁或二者交替、BDNF、NSE、5-HT、CGRP水平、运动功能、轻触感觉、针刺感觉评分、NB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损伤平面肢体难以发力、对应支配区域感觉迟钝或麻木、受累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拘挛感及疼痛、肌肉萎缩、心悸、腹胀、面色白、便秘或大便失禁或二者交替、BDNF、NSE、5-HT、CGRP水平、运动功能、轻触感觉、针刺感觉评分、NBD评分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损伤平面肢体难以发力、对应支配区域感觉迟钝或麻木、受累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拘挛感及疼痛、肌肉萎缩、心悸、腹胀、面色白、便秘或大便失禁或二者交替、BDNF、NSE、5-HT、CGRP水平、运动功能、轻触感觉、针刺感觉评分、NBD评分改善更明显,疗效更佳(P<0.05).结论:耳穴疗法联合针灸可有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改善神经源性肠道功能,可在临床应用.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耳穴疗法中医证候积分5-羟色胺神经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疗效研究

    安致稳阴雅男李卓杨玉青...
    1297-1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10例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熏蒸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症状积分、泪膜稳定性、细胞因子、视觉相关生命质量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6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6周后,两组眼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畏光、眼红、眼胀痛、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泪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力障碍、活动障碍、一般健康状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腹泻、眼部刺激、过敏等情况.结论: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熏蒸可明显调节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缓解机体炎症,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进而可促进患者视觉相关生命质量的提高,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干眼症水样液缺乏性子午流注针法中药熏蒸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量

    电针夹廉泉联合点刺金津玉液干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马月曹奕汪瑛江六顺...
    1302-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夹廉泉联合点刺金津玉液干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针夹廉泉联合点刺金津玉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胃管留置率、肺部感染率,评估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1月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WT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胃管留置率、肺部感染率均降低,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月后,治疗组白蛋白(ALB)、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予电针夹廉泉联合点刺金津玉液治疗可有效改善DAS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脑卒中吞咽障碍夹廉泉金津玉液电针点刺

    温针灸结合通瘀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研究

    赖剑萍薛爱国
    1305-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后溪、悬钟、阿是穴结合通瘀煎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SR气滞血瘀证患者6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温针灸后溪、悬钟、阿是穴联合通瘀煎干预.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颈功能活动度、治疗效果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结果:连续治疗2周后,两组CSR患者的CASCS相关指标评分显著升高,但治疗组患者升高更显著(P<0.01);连续治疗2周后,两组CSR患者的颈功能活动度相关指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患者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CSR患者的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的76.47%显著升高(P<0.05);治疗2周后,两组CSR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显著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温针灸后溪、悬钟、阿是穴结合通瘀煎治疗型CSR的疗效更优,有助于患者症状体征与颈功能活动度的好转,改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根型颈椎病温针灸通瘀煎气滞血瘀证颈椎活动度肌电图

    养心平脉汤配合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心痛疗效及对患者中医症状、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孙伟孙秋月徐淼
    1308-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养心平脉汤配合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和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79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予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加针灸治疗,治疗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加予养心平脉汤,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心电图ST-T指标、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心电图ST-T段压低最大值、压低导联数及LVESD、LVEDD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LVEF、CI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心平脉汤配合针灸可提高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养心平脉汤针灸心电图ST-T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

    基于数据挖掘唐远山教授从肝论治眩晕病临床经验

    李环娜唐远山古宇惠荣...
    1312-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提炼唐远山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大量的中医诊疗信息,探索唐远山教授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及相关学术经验.结果:最终结果统计出唐远山教授一定时间段所涉及到的中药有138味,药物出现的总频次为2339次.按降序频次的药物进行高频药物统计,其中频次>40的中药为熟地黄、天麻、薄荷、羌活等;四气五味统计出温性、寒性药物居多;药味统计依次为甘、苦、辛、咸味等;药物归肝经、肺经两经居多;药物归类出现总频次依次为补气血药、解表祛风药等.通过网络图及关联规则可以看出强连接数的药对有29对.运用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药对总共10对.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眩晕病的基础方为:四物汤加薄荷、天麻、羌活为主.结论:唐远山教授治疗眩晕病用药频次和分析后可看补血药、解表药、息风药分区人体表里之风,从"肝风"论治眩晕病,主要以内虚和外风同调,主要治法以养血和肝,滋阴熄风为主,兼以祛邪实.

    眩晕病唐远山临床经验数据挖掘风药和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通路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赵佳琪刘凯莉李昱帅丛慧芳...
    1316-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良性疾病,也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疑难病,但却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如浸润、种植、复发、恶变等).其发病原因多样,西医药物及手术干预的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因而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目前妇科领域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发现,多条信号通路均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Notch、Wnt蛋白1β-蛋白、磷脂酰基酶-3激酶/蛋白激酶B,并有学者从上述通路中探讨关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机制.现从这5条信号通路阐述EMs的发病机制与中医药干预的疗效结果,以期为中医药干预治疗EMs相关信号通路的相关节点提供思路参考.

    子宫内膜异位症信号传导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磷脂酰基酶-3激酶/蛋白激酶B疗效机制

    津沽推拿流派特色概要及理论体系探讨

    董桦温玉高帅
    1320-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津沽推拿流派发源于津沽,是津沽地区的新兴推拿创新流派,其底蕴深厚、学术特点突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推拿流派.津沽推拿流派理论基础出自骨科名家叶希贤,推拿名家李墨林、胡秀璋,同时结合王金贵教授的推拿创新理论,发展已逾百年,其强调道术结合,注重理论传承,同时具有自己典型的手法特色,目前已经形成津沽脏腑推拿、津沽伤科推拿、津沽小儿推拿三大稳定的学术分支,该流派的传承推广应用工作成绩卓著,对近代推拿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津沽推拿流派特色理论方法体系小儿推拿伤科推拿脏腑推拿

    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临床研究进展

    钱星羽曾佳明孟向文
    1324-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血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临床多用于治疗皮肤病类疾病,但临床对放血疗法的适应证仍有争议,且患者也对放血疗法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临床研究显示放血疗法在带状疱疹、痤疮、荨麻疹这三种皮肤病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归纳近年来放血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痤疮、荨麻疹这三种疾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机制,以期为患者增加对放血疗法的了解,同时为放血疗法在皮肤类疾病的适应证与更多临床疾病的运用提供参考.

    放血疗法带状疱疹痤疮荨麻疹皮肤病治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