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谈敏

双月刊

1009-0150

cdxb@mail.shufe.edu.cn

021-65904892

200434

上海市武东路321号乙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教育部主管、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何以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基于行政垄断视角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刘长庚姜凌张磊王宇航...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但全国统一大市场对要素收入分配产生何种影响,其是否与共同富裕目标相一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文章采用2004-2020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基于《反垄断法》实施形成的准自然实验,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有效提升我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能够通过削弱企业市场势力、促进要素畅通流动的渠道增强劳动者议价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要素收入分配效应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更具市场经济特性的非国有企业中更为突出.文章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现象提供了微观解释,为更好地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积极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全国统一大市场劳动收入份额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规制与地区创业——来自《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熊家财杜川
    18-3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除行政垄断桎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以创新创业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文章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收集全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规制行政垄断对地区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规制行政垄断显著提升了地区创业水平,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干预能力较强、政策实施力度更大的地区,这种正向关系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规制行政垄断有助于降低进入壁垒、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地区法治水平,进而提升地区创业水平.文章不仅丰富了行政垄断规制与创业活动领域的研究,也为如何规制行政垄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行政垄断规制地区创业公平竞争审查竞争中性

    双重身份属性下双边平台"二选一"行为的反垄断规制

    丁国峰
    3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边平台"二选一"行为对市场竞争的损害普遍存在,但其反垄断规制却一直效果欠佳,归根结底是忽视了双边平台与线上交易市场相互融合所产生的理论与实践上相关竞争失序、权益失衡的消极影响.双边平台不仅为平台企业提供线上交易服务内容,还是商家线上经营与竞争的虚拟市场空间,由此平台企业同时具有了服务者与市场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加之,平台因不能互联互通而具有独立性,高昂的转移成本产生了平台企业较强的锁定能力,多渠道模式则进一步削弱了平台企业间的可替代性,由此加强了平台企业的市场优势力量.因此,双边平台的"二选一"行为与传统排他性交易行为有着显著区别,具有更直接且更严重的排除或限制竞争效果,在双边平台"二选一"行为的规制过程中,既要解决反垄断法的适用难题,高效作出反垄断法规制模式的选择,亦要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排他性交易和反垄断规制理论的适用进行适当的解释、创新和突破,最终实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双边平台及其平台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规范平台企业经济主体的竞争规则,促进双边平台公正自由的竞争秩序.

    双重身份双边平台二选一管理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创业板上市公司ESG表现与股票定价效率——基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研究

    尹海员胡项淼
    4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作为全球范围内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对股票市场运行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下ESG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理尚未达成共识.文章以2009-202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了其ESG表现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投资者关注度在这一影响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业板公司ESG表现可以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积累企业声誉资本,提升股票定价效率;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创业板公司股票定价效率对上层同群公司ESG表现的敏感性要强于对同层同群公司ESG表现的敏感性,说明主板公司ESG表现对创业板公司投资策略调整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关注度的提高会强化公司ESG表现对股票定价效率的正向影响,而个体投资者关注度的提高会削弱这一正向影响效应;对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环境敏感度较高的样本公司来说,ESG表现对股票定价效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补充现有ESG报告等非财务信息披露在股市运行中所承担角色的相关理论有一定价值.

    多层次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ESG表现股票定价效率

    国有股参股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余汉黄爽宋增基
    64-7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践行ESG理念可视为积极响应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文章将民营企业中参股的国有股权当作一种重要的资源与治理机制,使用2017-2021年在A股上市的民营控股公司数据,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ESG表现,其机制在于国有股参股增强了企业的环保投入及税收贡献,并改善了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党建入章"与媒体关注分别作为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均能够显著强化国有股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产业,国有股参股于从事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中,更能够提升其ESG表现.此外,国有股参股于ESG表现较好的民营企业中,对其经营绩效具有更为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国有股权ESG表现高质量发展党建入章媒体关注

    数字经济发展何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黄漫宇窦雪萌
    7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对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构建测算居民消费潜力的指标体系,使用2008-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这一促进作用对高收入、受教育程度高及东部地区居民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两种效应:一种是通过提升收入水平和推动消费方式革新促进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即数字红利效应;另一种是通过扩大数字鸿沟阻碍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即数字鸿沟效应.第三,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存在基于收入结构和教育经费的单一门槛效应.研究结论为制定相关政策以引导数字经济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缓解数字鸿沟效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居民消费潜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红利效应数字鸿沟效应

    县域数字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受益——基于宏微观数据的经验考察

    张永奇单德朋
    9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与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能否全面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小农户受益,至今未能得到实质性解答.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在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赋能效果的基础上,就现代农业发展能否让小农户更加受益这一长远问题予以回应.使用2010-2020年中国县域的宏观数据与2022年四川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方式衍生为"市场化"和"组织化"两种模式;数字赋能中呈现出显著区域特征,中部县域具有负向作用,西部县域正向效果依然显著;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拓宽增收路径更好地引领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小农户接触最为频繁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把小农户挤出农业领域,农户"数字素养鸿沟"的存在可能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助农效果.由此可见,政府应该着重防范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中"垒大户"现象,高效提升小农户数字素养与数字能力,"软硬兼顾"方能在数实融合中践行共同富裕理念,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县域数字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素养鸿沟现代农业小农户受益

    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全球税收正义及中国应对

    王丽华
    10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税收治理方案的不断完善,全球税收治理进一步深化.由于全球税收治理价值指导着全球税收治理的方向,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税收利益,因而全球税收治理价值问题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全球税收正义是全球税收治理所追求的价值,它既是税收正义从一国向全球扩展的结果,也是全球正义在全球税收治理领域适用的结果.但当前全球税收正义在合法性、公平性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税改中的利益,也妨碍了全球税收治理善治的实现.在全球税收治理过程中,公平、民主和效率价值逐渐成为全球税收正义统领下构成正义的主要次级价值和重要支柱.中国应从理念、机制路径出发推进全球税收正义的构建,在理念路径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税收正义的构建;在机制路径方面,通过推动建立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税收治理机制、增强发展中国家在G20+OECD机制中的集体行动、发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的作用来引导全球税收正义的构建,增强中国在全球税收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数字经济全球税收治理全球税收正义内涵中国构建方案

    管理层非正常离职能够预测公司违规行为吗?

    董秀良徐世莹刘佳宁
    12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理层作为公司决策的参与者和信息知情人,其非正常离职行为通常会为公司治理状况的解读提供重要信息.文章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层非正常离职对公司违规行为的信号作用,研究发现:与不存在管理层非正常离职现象的公司相比,存在管理层非正常离职现象的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概率更高,通过多种方式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内在逻辑分析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管理层非正常离职现象仅对公司违规倾向具有信号作用,而对违规稽查的信号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上市公司不同的股权结构会使管理层非正常离职行为呈现出差异化的信号特征,在股权制衡度较低和非国有控股的股权结构下,管理层非正常离职行为对公司违规具有更好的信号作用;投资者能够识别管理层非正常离职事件传递出的风险信号,但其也会在短期内淡忘风险.文章为解读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供新的视角,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预判上市公司的违规风险提供了独特的解读信息.

    管理层非正常离职公司违规违规倾向违规稽查

    表外融资入表会影响审计师定价决策吗?——来自新租赁准则实施的证据

    房星彤叶建芳陈昕怡
    13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外融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近年来积极行动,不断将更多的表外融资表内化.表外融资入表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与财务决策具有重大影响,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新租赁准则实施的背景,文章以201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外融资入表对企业审计收费的影响.表外融资入表可能通过增加审计师学习成本、提高审计风险使审计收费增加,也可能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收费减少.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实行表外融资入表会使审计收费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和由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更为显著.通过探究具体路径发现,表外融资入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来自对审计工作量及审计风险的影响,其中,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程度更大.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表外融资入表的经济后果和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更好地理解实行表外融资入表的成本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表外融资入表新租赁准则审计收费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