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陈国强

月刊

1674-8115

xuebao@shsmu.edu.cn

021-63846590-776493

200025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医药卫生类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登载我校基础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各临床医学院、各研究所(中心,室)在医、教、研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临床检验指标建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判别模型

    王梦菲杨守志乔永霞黄琳...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与生化指标等临床易得检验指标,建立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多因素判别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同时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判别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对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判别能力.结果·共纳入肺腺癌患者202例,分为浸润前病变组(59例)以及浸润性病变组(14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素、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浓度是预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表达式为P=eX/(1+eX),其中X=(0.534×尿素浓度)+(1.527×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916×白蛋白浓度)+6.373.机器学习结果显示,纳入尿素、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前白蛋白、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6个指标时模型判别性能最佳.通过DeLong检验比较8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基于岭回归、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神经网络、随机森林、k近邻、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自适应增强算法)的判别性能,选择AUC最高的岭回归算法,预测模型AUC为0.744(95%CI 0.656~0.832),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70.2%.结论·使用尿素、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前白蛋白、CEA这6个指标建立综合判别模型,可有效预测肺腺癌患者肿瘤浸润程度,有望为临床肺腺癌分级判别和辅助治疗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肺腺癌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临床生化指标预测判别模型

    黄芪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

    李自云庄新娟季业田海荣...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接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碘适宜状态饮食,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黄芪药液口服(150 mL/次,2次/d)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IL-10],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以及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观察黄芪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18例患者,每组各59例.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CD4+ 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IL-2、TNF-α、IL-6、IL-10、hs-CRP、ESR、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其同期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黄芪、CD4+T细胞、CD4+/CD8+比值升高幅度及hs-CRP下降幅度均是TPOAb下降幅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393,P=0.029;β=-0.513,P=0.010;β=-0.351,P=0.035;β=0.434,P=0.023).结论·黄芪可改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CD4+T细胞、IL-2、TNF-α、IL-6、IL-10水平及CD4+/CD8+比值,且安全性佳.

    桥本甲状腺炎黄芪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食管鳞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T1b患者再治疗策略分析

    朱开元苏瑜琛刘智超章宏...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步放射和化学治疗与单纯随访观察 3种策略对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后T1b浅表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1年5月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治疗的经ESD术后病理证实为pT1b期的67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SD术后追加的治疗方式分为追加手术组(S组)、放化疗组(CRT组)和观察组(O组).采用χ2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病理信息.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DFS和RFS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S组23例,CRT组19例,O组25例.3组组间年龄(P=0.080)、性别(P=0.078)、肿瘤大小(P=0.485)、食管癌临床分段(P=0.655)、环周累及(P=0.310)、分化程度(P=0.084)、浸润深度(P=0.066)、淋巴脉管侵犯(P=0.27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42.6±16.7)个月的随访,共10例(14.9%)患者复发,其中6例(60%)为局部复发,2例(20%)为区域淋巴结转移,2例(20%)为远处转移;S组、CRT组、O组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40.1、36.6、22.1个月,3年DFS分别为100%、89.5%和74.5%(P-trend=0.040).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追加手术是改善RF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R= 0.097,95%CI 0.010~0.956,P=0.046).结论·对于浅表食管鳞癌ESD后证实为pT1b期的患者,追加手术可以显著减少远期复发可能.

    浅表食管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追加治疗

    铜蓝蛋白在脂质代谢稳态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江全鑫陈素贞刘军力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是肝脏分泌的重要蛋白质,在人体的铜离子分布和运输中扮演关键角色,并在维持铜离子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此外,Cp还是一种亚铁氧化酶,参与人体内铁离子的代谢.研究表明,Cp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关系.近来研究发现,Cp也参与脂质代谢的调控过程.脂质代谢平衡涉及体内脂质合成、脂肪水解、脂肪酸氧化、脂质运输和吸收等过程.脂质代谢紊乱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Cp通过多种方式调控脂质代谢.一方面,它通过亚铁氧化酶活性参与调节氧化应激,即在铁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它通过铜及含铜的代谢酶参与胆固醇、脂蛋白和脂肪酸等物质代谢过程的调控.因此,Cp通过影响铜或铁依赖性酶和相关通路在铜和铁的稳态中发挥作用进而调控脂质代谢.尽管已经发现Cp与脂质代谢密切关联的现象,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Cp进行脂质代谢调控的确切机制.该综述总结了Cp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铜蓝蛋白铜稳态铁稳态脂质代谢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与嗅觉改变及其机制进展

    吴倩李华婷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趋向年轻化,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嗅觉是一种重要的感觉功能,在个体的营养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肥胖与嗅觉功能可以相互影响,嗅觉功能受到营养状况的影响,同时在食物摄入、能量消耗和脂质代谢的调节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也存在嗅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出现嗅觉改变的机制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状态的改变,这些改变可引起肽类激素、脂肪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的调节异常,这些中介分子可能在代谢性疾病和嗅觉功能障碍之间发挥作用;代谢性疾病所产生的血管与神经病变也会引起嗅觉神经的直接损伤或神经传导异常;代谢性疾病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也是引起嗅觉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同时,认知功能障碍是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并发症,嗅觉功能障碍是代谢性疾病出现认知障碍的前驱临床表现,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评估.该文对代谢性疾病与嗅觉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肥胖糖尿病嗅觉功能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

    m6A甲基化修饰调控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周海霞张靖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一种调控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最常见的修饰方式,影响RNA的剪接、降解、稳定性以及蛋白翻译等过程.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肿瘤免疫应答的相关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6A修饰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以及相关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在肿瘤微环境中,m6A修饰也可影响免疫细胞的募集、活化和极化等,从而促进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起到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靶向m6A修饰来干预机体免疫系统,如通过小分子抑制剂靶向失调的m6A调控因子、诱导免疫细胞重编程等,可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加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m6A修饰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方向,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文围绕m6A甲基化修饰对免疫细胞及肿瘤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探讨其免疫治疗的新思路.

    m6A甲基化肿瘤免疫免疫治疗

    新年贺辞

    江帆范先群
    前插1-前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