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陈国强

月刊

1674-8115

xuebao@shsmu.edu.cn

021-63846590-776493

200025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医药卫生类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登载我校基础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各临床医学院、各研究所(中心,室)在医、教、研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氨基酸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钙磷代谢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吴望舒王旻洲宋阿会赵冰茹...
    1023-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复方氨基酸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钙磷代谢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中心的研究设计,4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19),治疗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口服复方氨基酸胶囊,对照组无特殊营养干预,每3月检测1次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铁蛋白,血钙、血磷、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记录死亡、心脑血管意外、血管通路失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共随访9个月.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在第6月和第9月时较基线升高(白蛋白t=3.574、5.599,均P<0.05;前白蛋白t/Z=-2.485、2.921,均P<0.05),对照组白蛋白在第9月开始升高,但增幅显著小于治疗组(t=3.877,P=0.001),前白蛋白水平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水平在第3月即出现升高(血红蛋白t=2.192,铁蛋白t=2.994,均P<0.05).治疗组血磷在第3月和第9月时较基线明显降低(t/Z=-2.743、-2.103,均P<0.05),而对照组血磷在第3月和第6月时无明显变化,第9月时较基线升高(Z=-2.178,P=0.029).治疗组血钙和1,25-(OH)2-D3水平在第3月和第6月均较基线升高(血钙t=4.581、4.922,均P=0.000;1,25-(OH)2-D3 t/Z=4.504、-2.374,均P<0.05),对照组血钙增幅显著小于同时期治疗组,1,25-(OH)2-D3水平则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的血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在随访期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氨基酸胶囊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节钙磷代谢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肾透析营养障碍钙代谢障碍磷代谢障碍复方氨基酸胶囊

    多模态肺结节诊断模型的临床验证及应用价值探索

    许万星王琳郭巧梅王薛庆...
    1030-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验证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并基于血清代谢指纹数据、蛋白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Image-AI的多模态肺结节诊断模型(a multi-modal pulmonary nodule diagnosis model combined metabolic fingerprints,protein biomarker CEA and Image-AI via random forest,MPI-RF)的性能,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且低剂量螺旋CT表现为肺结节的患者289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结节组(n=197)和良性结节组(n=92),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术前血清CEA水平,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MALDI-MS)检测血清代谢指纹图谱,使用CT影像人工智能模型Image-AI计算影像得分.将CEA数据、血清代谢指纹数据和影像得分整合后输入至MPI-RF中,计算每位患者的恶性概率得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不同模型的性能并采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包括MPI-RF在不同类型(实性、纯磨玻璃、混合磨玻璃)和大小(直径<8 mm、直径≥8 mm)的肺结节中的诊断性能,MPI-RF与Mayo Clinic 模型、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VA)模型、Brock模型的诊断性能比较,以及MPI-RF与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ung-RADS)在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性能比较.结果·MPI-RF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AUC=0.887,95%CI 0.848~0.925,灵敏度为81.22%,特异度为83.70%);其中,MPI-RF对实性结节的AUC为0.877(95%CI 0.820~0.934),混合磨玻璃结节的AUC为0.858(95%CI 0.771~0.946),纯磨玻璃结节的AUC为0.978(95%CI 0.923~1.000).对于直径<8 mm的结节,MPI-RF的AUC为0.840(95%CI 0.716~0.963);直径≥8 mm的结节,其AUC为0.891(95%CI 0.849~0.933).与现有模型对比的结果显示,MPI-RF的诊断性能优于Mayo Clinic模型、VA模型、Brock模型(均P=0.000);与Lung-RADS比较,MPI-RF在总样本、不同类型结节中的诊断性能均较优(均P=0.000).结论·MPI-RF是性能优良的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模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机器学习肺腺癌代谢组学多模态模型肺结节

    环境污染物联合暴露的人体健康累积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程晓蒙张妍高宇田英...
    1037-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暴露往往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如何去比较和评估这种危害,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领域使用较多的4种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分别为危险指数(hazard index,HI)法、分离点指数(point of departure index,PODI)法、暴露阈值(margin of exposure,MOE)法,以及相对效能因子(relative potency factor,RPF)法.该文综述了这4种方法在具有相同毒性机制的同一类化学物联合暴露的累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以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新烟碱类农药为主的农药类,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化合物,如有机磷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和双酚类化合物.此外,该文还概括了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模型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各类环境污染物联合暴露的人体健康累积风险评估提供可选方法,也为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提供思路.

    环境污染物联合暴露累积风险评估

    婴儿晚发型B族链球菌感染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李一白崔瑞及高珊胡嘉晋...
    1044-1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革兰阳性链球菌家族的主要成员,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感染谱中占有重要地位.出生<7 d的新生儿发生的GBS感染被称为GBS早发型病(GBS early-onset disease,GBS-EOD),7~89 d的新生儿和婴儿发生的GBS感染被称为GBS晚发型病(GBS late-onset disease,GBS-LOD).随着产时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新生儿GBS-EOD发生率大幅下降,然而GBS-LOD却没有获得很好的预防控制效果,给临床诊疗和护理带来压力和挑战.虽然GBS传播引发新生儿和婴儿患病的具体机制还没有被完全阐明,但研究已发现母体GBS定植、产妇的特征(如年龄、体质量和种族)、早产、多胞胎中有GBS感染,以及暴露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环境等是导致GBS-LOD的危险因素.接种疫苗、调节肠道微生态、补充乳铁蛋白作为预防母婴GBS感染的措施在不断发展完善中.此外,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教育、强化看护者的手卫生意识、做好环境和设备的消毒工作、实施隔离等常规感染控制策略在预防GBS-LOD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婴儿GBS-LOD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方式、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期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婴儿晚发型B族链球菌感染预防

    饮食干预治疗抑郁相关症状的研究进展

    陈深册陈依明王凡张梦珂...
    1050-1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全球有近16%的人群受到抑郁相关症状的影响,而在中国抑郁症患者的诊治率仅有9.5%.抑郁症具有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如何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抗抑郁药作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多和起效慢等缺点,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饮食干预是一种改变饮食结构和节律的非药物治疗方式;目前关于饮食干预在精神医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治疗抑郁症也有一定的效果.近年来的研究证据表明,饮食干预可以通过脑-肠轴相关的进食机制来治疗和改善抑郁症的相关症状.该文综述饮食干预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多维度探索,包括饮食结构干预、饮食节律干预、肠道菌群的作用等方面,详细介绍饮食干预的方式和涉及的相关机制,希冀为饮食干预治疗抑郁相关症状提供参考.

    抑郁症饮食干预非药物治疗脑-肠轴肠道菌群

    以间歇性晕倒伴随肌阵挛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分离转换障碍1例报道

    唐培源汪崇泽洪武费慧...
    1056-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离转换障碍的特征是患者在记忆、身份意识、即时感觉和身体运动控制方面的正常整合部分或完全丧失.该文报告了1例起始症状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面部抽动的分离转换障碍病例,随后出现间歇性晕倒伴随肌痉挛.患者多次在综合医院和精神科就诊,经多种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该案例的报道旨在加深对这类症状复杂且易误诊疾病的认识,并为类似症状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分离转换障碍情绪低落间歇性晕倒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