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化技术
石化技术

杨清雨

季刊

1006-0235

pcit.yssh@sinopec.com

010-69345106

1025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石化技术》编辑部

石化技术/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重,为石化行业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输电铁塔防腐蚀防护方案设计研究

    金鑫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 500 kV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问题,主要集中在塔基主材和防护帽的结合部位.为了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研究过程分析了热镀锌层和钢材的电化学腐蚀机理,对于腐蚀严重的部位,利用金属陶瓷强化抗腐蚀焊丝进行焊接加固.对于塔基处设置的保护帽,增加过渡性的防腐涂层,利用玻璃纤维改良环氧树脂砂浆,在保护帽的外层涂刷防渗涂层.针对改进后的防护方案开展盐雾腐蚀实验,结果显示,达到了良好的防腐效果.

    输电铁塔主材与保护帽接触部位腐蚀机理防腐措施

    关于容积式高压泵润滑油冷却系统研究

    王岳杰常庆军魏华群吴观荣...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对海上设施造水机容积式高压泵运转期间出现润滑油温度高,多次引发零部件损坏,甚至机体报废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设计一种适用于容积式高压泵润滑油风冷式冷却循环系统装置.有效的改善了容积式高压泵的运行环境,泵体运行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延长了容积式高压泵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其高温故障导致机体受损的问题.

    容积式高压泵高温摩擦冷却循环

    多储层调整井侧钻槽口及侧钻方案优选设计方法

    何大华
    186-18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挖潜老井区剩余油,井间加密侧钻调整井以及侧钻轨迹兼顾多个储层意义重大.此文以南海西部某油田B5 井区为例,通过分析该井区多口领井与侧钻井位的位置关系,利用常规的侧钻技术及分支井技术进行侧钻方案分析,结合各侧钻方案的增油量及经济性,优选侧钻槽口及侧钻方案.通过该侧钻槽口及侧钻方案优选设计方法,可优选出轨迹难度、进尺少、经济性好的方案,为后续多储层调整井侧钻槽口及侧钻方案优选提供借鉴.

    多储层侧钻槽口优选设计优化

    埕岛油田潜山深井钻井提速提效技术研究

    刘裕
    188-18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埕岛潜山油藏地质环境复杂,断层发育,钻进时易发生井漏和井塌事故,钻井难度极大.为此,通过对早期潜山深井钻井过程存在问题归纳总结,基于风险分析理念,开展了埕岛潜山深井钻井提速提效技术研究.目前该项技术在B区块 5 口井中成功应用,通过理论研究和新工具、新工艺的实践,钻完井周期由平均 120.7 天降低至 66.4 天,平均机械钻速由 6.26 m/h提升至 14.26 m/h,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埕岛油田潜山提速提效风险分析

    LF精炼移动除尘罩的设计

    常东宋益马杰郝远远...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炼炉加入电极棒精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尘[1],现场工程环境恶劣,对职员卫生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为了解决该问题,进行LF精炼移动除尘罩的设计,根据现场情况,设计移动除尘罩为可移动式,通过高低轨道行走,整体采用钢结构框架,因电极棒更换需要旋转至中心位置,因此设计双移动除尘罩,保证除尘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这种钢包精炼炉(LF)精炼移动除尘罩的使用对钢铁厂环境的改善与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且对职员的职业健康做出了保证.这种改造设计符合钢铁企业通风除尘设计规范;因整个除尘系统是顶吸方式,可以完全捕捉到大部分烟尘.但因为移动除尘罩较高,需要避免横风对除尘效果的影响.

    LF精炼双移动除尘罩顶吸式除尘效果

    Alcanivorax borku mensis在南海油田原油分解中的实验室研究

    张志刚王津川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巨大,传统治理方法常常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本研究利用Alcanivorax borku mensis,一种高效的石油降解微生物,探讨其对南海某油田原油的降解性能.通过实验室研究,考察了不同微生物浓度(106、107 和 108 CFU/mL)和处理时间(1 周、2 周和 4 周)对原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生物浓度和处理时间均显著提高原油降解率,其中微生物浓度为 108 CFU/mL和处理时间为 4 周时效果最佳.研究表明,优化微生物数量和处理时间能有效提升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效率,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原油分解降解

    水平分支井技术在东海油气田的应用

    高振豪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支井是水平井、侧钻技术的集成,是继水平井之后又一项钻井新技术,此技术对各种油气藏均适用.利用不同的分支井,可以独立开采同一或不同油层,不仅能显著提升采收率和采油速度,更能大幅降低采油成本,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支井水平井裸眼悬空侧钻

    高压换热器入口分布器改造效果分析

    孙玉柱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通常采用新型缠绕管式换热器,作为加氢装置重要设备,承担着反应系统取热,决定装置系统压差高低,换热器入口分布器形式选择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通过换热器入口分布器形式的改造,实现了降低换热器压差上升,提升了装置运行周期.

    高压换热器分布器压降改造

    SK505-Ⅱ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叶片改进研究

    常东王波宋益马杰...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经济下,对环保的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环保行业迎来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机遇.在SK505-Ⅱ高效气液分离装置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市场常用气液分离装置为φ500 mm.基于此,对SK505-Ⅱ内部叶片的数量(8 片、10 片)和方向(顺时针、逆时针)进行不同实验,分析研究阻力和气液效率的平衡点.研究结果为该装置后续应用在不同工况下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SK505-Ⅱ气液分离装置超净排放叶片碳中和碳达峰

    油田外输原油含水偏高原因分析及措施

    刘瑞杰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提高,油田的产液含水率逐渐上升,油田的生产处理流程中外输含水率也在逐步递增,极大影响了油田外输原油品质.经过分析研究本油田外输原油存在多批次含水偏高的现象.为保障油田外输原油品质,通过现场实验并结合室内评价的方式,多次研讨分析原油含水偏高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的可行性.经过系统的分析及措施论证,利用引入针对强乳化因素的强乳化消除剂,借助强乳化消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对系列强乳化消除剂进行评价,确定最佳的强乳化消除剂组分,针对性措施解决原油乳化之后外输原油含水达标.同时为其他油田在类似问题处理方面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外输原油含水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