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化技术
石化技术

杨清雨

季刊

1006-0235

pcit.yssh@sinopec.com

010-69345106

1025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石化技术》编辑部

石化技术/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重,为石化行业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田开发测井技术应用与发展方向分析

    白耘旗万军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井技术对石油工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坚持技术可靠性和可行性的实质性提高,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研究和创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开发的测井技术进行适应性分析,论述了测井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并对测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促使石油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测井技术油田开发应用发展

    关于三次采油工程技术特点的分析

    马征宇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次采油技术中涉及的物理原理、化学原理都相对复杂,因此在技术、理论上都有所创新,和传统的采油技术相比,创新技术更可以帮助石油企业获得更高效益.三次采油工程的出现改变了长期以来采油模式,实现对低产低效油井的挖掘,为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次采油石油驱油

    化工设备管道振动成因及消减技术研究

    卞学吉
    184-185,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化工设备管道振动的成因,探索有效的振动消减技术和策略.通过这项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安全性,识别和分析管道振动的主要成因,提出有效的消减措施,以减少由于振动导致的设备故障和潜在的安全风险.优化工艺流程,通过改进管道布置和采用有效的振动控制技术,提高化工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减少维护成本,通过减少振动引起的损坏,降低维护和修理成本,延长设备和管道的使用寿命.本研究对于化工行业在确保生产安全、提升效率和减少运营成本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对管道振动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消减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化工行业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

    化工设备管道振动消减技术

    边底水稠油油藏控水降粘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飞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二维可视化实验研究,通过气体吞吐可视化过程的观察以及平板中原油位置分布规律研究,得到气体与降粘剂在底水油藏中的运移规律以及如何驱油规律的认识,并对其开采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控水降粘提高采收率机理有更深入的认识.

    边底水稠油运移规律机理表征参数优化生产制度

    PEI-PEG天然气脱水膜制备过程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孙镜凯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分离技术可用于脱去天然气中的水分子,提高气体的干燥程度,减少管道内壁腐蚀.研究过程利用亲水材料PEI和PEG1000制备天然气脱水薄膜,介绍了相应的脱水原理,包括溶解-扩散原理和多孔膜分离原理.改变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比膜的亲水性、气体分离性能、甲烷渗透率、水分子渗透率,进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PEI和PEG1000的共混比、聚合物浓度、凝固浴溶液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浓度应设计为7∶3、15%以及2%.

    PEI-PEG天然气脱水膜制备方法工艺参数优化

    井下工具封隔器的选择对采油工艺的作用研究

    黎崇昌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石油开采效率,需要使用井下工具封隔器对作业空间进行分层、分段封隔.非常规致密油层要求封隔器具备良好的泥岩段通过性和足够的安全系数,研究过程介绍了封隔器的类型及选型方法,根据非常规致密油层的开采特点,确定选用压缩式裸眼封隔器,同时对其开展本体结构校核和胶筒压缩力计算.针对井下高温作业环境,通过性能试验检验了此类封隔器在特定条件下的封隔压力,再结合具体项目,说明其在采油工艺中的作用及效果.

    井下工具封隔器选型方法采油工艺作用分析

    N80 CO2注气管柱腐蚀特征分析

    白艳伟康宇龙陈龙龙
    195-19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CO2注入试验区N80注气管柱腐蚀特征及主控因素,通过理化性能检测实验对两注气井CO2注气管柱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冲击性能、金相组织、硬度等进行了检测,通过腐蚀检测实验对典型腐蚀或失效管段表面和截面腐蚀特征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腐蚀产物种类.实验结果表明:N80注气管柱理化性能满足工程需要;注气后转注水是造成注气管柱严重腐蚀或失效的主要原因;腐蚀产物主要为FeCO3,符合典型的CO2腐蚀产物特征;高Cl-浓度地层水加速了注气管柱的局部腐蚀.因此,在后续的CO2注入过程中,需采用合适的缓蚀剂或其他防腐措施,以保障CO2安全稳定注入.

    N80注气管柱局部腐蚀腐蚀失效碳捕集与封存CO2驱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田适应性评价及其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范春高赵青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田开采过程中,随着储量的下降,原油天然驱动能量也随之变化,因而需要评价现有开采方式的适应性,必要时应改进采油工艺方法.研究过程针对某低压渗透油田开展注水开采适应性评价,重点分析井网、井距的合理性,评估注水方式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优化现有的采油工艺.结果显示,注水开采方式的整体适应性较好,但需要在原方案的基础上改进注水比、注水量、注水周期、注采井占比等参数.

    低渗透油田适应性评价注水采油工艺技术

    高温低渗碳酸盐岩储层润湿反转剂的评价与优选

    陈振沧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MS油田高温中孔低渗碳酸盐储层,室内通过表界面张力测定、润湿反转性及岩心流动实验测定来优选评价出抗高温的含氟润湿反转剂RA-3.实验研究表明,添加 RA-3可使水溶液表界面张力分别降低至21.68mN/m、0.1mN/m,水相助排剂达到80%以上,岩心亲油表面反转为亲水表面,同时使受水锁伤害的低渗储层岩心的油驱水渗流压力显著降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表界面张力助排性润湿反转性解水锁能力

    渤海油田水平井堵水酸化联作技术研究

    孙旭涛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小地层伤害,提高油井产量,解决出水带来的含水率高等问题.针对渤海油田部分区块在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存在易伤害、含水率高等问题,极易出现产量衰减速度较快,出水量增多导致油井采收率降低和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的情况.本文针对油田的开发现状、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出水规律、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及类型、堵水用的油溶性堵水剂、配套酸液体系及其配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对比分析、软件模拟等方法,总结出控水、增油的酸化联作技术,该研究成果为水平井控水和增油有借鉴价值.

    渤海油田水平井高含水控水酸化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