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化技术
石化技术

杨清雨

季刊

1006-0235

pcit.yssh@sinopec.com

010-69345106

1025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石化技术》编辑部

石化技术/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重,为石化行业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华庆油田H201延8油藏小层划分方案及地质意义

    张亮杨洋孙博廖炜诺...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充分吸收前人对H201 延 8 油藏的地质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新、老井资料对研究区标志层及各小层电性响应、岩性组合、沉积旋回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将研究区内的延 8 地层重新划分为延 81、延 82、延 83 三个小层,利用划分结果绘制地层剖面及构造图,对地层厚度及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延 8 地层整体厚度介于 27~42m之间,各小层间厚度相差不大,平面上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北部较南部坡降大,内部发育局部微构造高点.

    H201延8油藏小层划分标志层

    安塞油田坪桥区长6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张波波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坪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 6 储层,进行了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长 6 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喉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区域长 6 储层主要发育溶蚀粒间孔,其次残余部分原生粒间孔,溶蚀粒间孔以浊沸石溶孔最为发育,面孔率主要分布为 0.5%~15.5%,平均4.54%.排驱压力一般在 0.09~7.29 MPa之间,平均 1.24 MPa,表现为属于中等排驱压力.孔喉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的关键性因素,孔喉均值大小与储层的储集性能具有正相关性,即孔喉均值越大,储层储集空间就越大,有效孔隙度值就越大,孔喉均质与渗透率也呈正相关.

    安塞油田长6储层孔喉结构储层特征

    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盐下储层酸压工艺研究及应用

    田宜博
    23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导流能力测试,明确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盐下储层酸压特点;基于模糊评判法,制定井层评价标准,指导后期选层;基于建立的盐下储层酸压数学模型,对目标储层的酸压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形成适应于不同类型储层的酸压工艺.经现场应用,增产率达到 20%,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盐下储层酸压模糊评判法施工参数

    渤海某油田A井压裂充填防砂卡钻处理过程及分析

    张建伟余建生刘志祥韩超...
    236-238,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 9-5/8"套管井一趟多层压裂井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防砂卡钻风险也逐步增加.当发生防砂工具卡钻时,需对防砂工具进行震击解卡处理、若震击不能达到解卡效果,则需采用水力切割、倒扣震击打捞、套铣等特殊方式处理,将复杂情况井处理到能再次进行压裂防砂的状态,使油井快速见产,总结出 9-5/8"套管井防砂工具卡钻处理的宝贵经验.

    压裂切割打捞震击防砂

    综合物探技术在民和盆地氦气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杨紫恒张盛李春亮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民和盆地氦气资源潜力,利用高精度磁测剖面测量、广域电磁测深和大地电磁测深等综合物探技术,获得研究区地层电阻率和磁性特征,分析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对民和盆地氦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估,确定了有利储存区域.本研究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可为盆地氦气资源评估提供重要地球物理证据.

    综合物探民和盆地氦气资源调查

    FEWD随钻测井技术应用综述

    周思源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运用钻井测试技术的时候,必须不断优化设备与工具,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测定金属钻头,这样才能保证井口轨迹的准确性.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包含了设备、经典钻井工具的配置、实地建筑的管理方法等.经过对钻井测试技术的研究与改进,随钻测井技术(FEWD)的有效性得到增强.

    随钻测井仪表组合地层预报

    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技术研究

    孙健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气勘探是地质工程中核心技术,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难度较高,在实际中无法保证勘探精度,油气勘探吻合度比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勘探效果,为此提出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技术研究.采用电磁勘测法对深层复杂地质体野外勘测,采集地质体电磁波信息,以黏弹性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提取能量衰减特征,综合分析能量衰减识别因子、隐性油气识别因子和构造流体匹配识别因子,识别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实现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经实验证明,设计技术油气勘探吻合度在 95%以上,勘探结果基本与实际一致,在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深层复杂地质油气勘探电磁勘测法黏弹性理论识别因子

    致密砂岩气储层压裂试气一体化技术研究

    武改红刘为恺张龙王彦超...
    248-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了封隔器分层压裂和压后快速返排试气技术方案,针对宜川洛川页岩气气田的储层特性和层间干扰问题.通过优化压裂液体系和支撑剂,实现了低温交联、携砂能力强、破胶好和迅速排气的目标.现场实验结果显示,压裂后产量明显提升,成功率达到 100%.这为储层评价、选井选层和施工工艺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此举在气田压裂改造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和优化气田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致密砂岩气压裂液体系一体化管柱配套工作制度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府谷天生桥剖面盒8段黏土矿物研究

    管晋红
    25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黏土矿物对致密砂岩优质储层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粒度分析、黏土矿物X射线分析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府谷天生桥剖面盒8段黏土矿物特征及沉淀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储层的影响.府谷天生桥剖面盒8段为较多蚀变凝灰质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黏土矿物的主要类型为自生高岭石和自生绿泥石;自生高岭石主要是在酸性流体影响下凝灰质蚀变的产物,自生绿泥石主要以包膜的形式产出,还有部分是黑云母和凝灰质蚀变而成充填于粒间孔隙中.

    黏土矿物天生桥剖面盒8段沉淀机制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长7段储层特征分析

    牛永丰张鹏李烨炜
    25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寺湾油田东南部为低孔-特低孔、低渗-超低渗致密砂岩型储层,埋藏较深,开采难度较大.随着生产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地质研究不够精细、注采开发效果不理想、现有注水区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较低的问题愈发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块采收率,助力下寺湾油田高效开发,在前期开发的基础上,明确了下寺湾油田长 7 段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包括碎屑组分、填隙物组分、面孔率、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

    下寺湾油田长7段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