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建设科技
上海建设科技

赵俊

双月刊

1005-6637

bjb1666@163.com

021-64387445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1号楼2408室

上海建设科技/Journ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上海建设系统各行业最新科技成果、重点和重大建设工程“四新技术”。期刊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是份综合性、应用性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氢能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

    马克斯·多曼蔡晙雯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市政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其主要排放来源.以中国和奥地利污水厂为例,分析采用不同处理工艺的污水厂的排放差异,并得出仅仅依靠节能减排措施无法实现污水厂完全碳中和的结论.最后,介绍了德国若干污水厂的氢能技术应用案例,并分析其应用背景和推广前景.

    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氢能技术碳中和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更新路径研究

    严剀
    7-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充分挖掘存量用地的潜力,更新低效利用工业用地已成为未来开发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内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开路先锋,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方面并未走在国内的前列.通过梳理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现状及更新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为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更新提供一套新的思路和路径.这对其他开发区的工业更新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城市更新更新路径

    城市更新之既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成本风险管控

    费亮嵘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是"城市更新"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由于老旧建筑现状有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工程整体成本控制存在一定难度.从成本风险控制角度,以某保障性公寓改造工程为实例,探讨既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包括设计变更、进度控制、现场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讨论内容基本涵盖了常见的结构加固工程成本风险管控要点.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城市更新建筑结构加固成本管控

    城市更新理念下的陆家嘴水环工程滨水景观设计

    陈英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优化滨水区域的规划和设计,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改善居民生活体验,并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促进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繁荣.基于此,以上海陆家嘴水环工程为例,简单讨论了城市更新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价值和难点,深入分析了陆家嘴水环工程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城市更新滨水景观设计慢行系统

    某特别不规则展示中心结构设计分析

    李俊军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浦东新区金谷智能终端制造基地WK14-12地块项目12号楼产品展示中心为特别不规则多层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和刚度突变的超限情况.针对结构不规则性进行了多遇地震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薄弱楼板应力分析、大跨楼板舒适度分析,分析结果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结构布置合理.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SAUSAGE软件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弹塑性变形、结构整体和关键构件的损伤程度均能达到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

    特别不规则多层建筑动力弹塑性分析抗震性能化设计

    学校-社区共建共享创新实践

    杨琳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密度城市空间中在有限用地供应内兼顾学校和社区配套的发展需求,从具体工程案例市北初级中学扩建与静安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入手,以详实的数据为基础,提出在存量活化大背景下,以社区更新为契机,学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策略.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验证了学校社区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并且从功能匹配、错峰利用、空间拓展等方面,结合案例分析,详实介绍了相关设计的情况,以此论证两者结合共享的可行性.

    高密度城市空间共建共享社区更新

    城市老旧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设计与分析

    席旭军帅晟晨滕军
    29-3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老旧居民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以2019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街镇部分分流制地区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作为实际案例,分析小区混接污水的常见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归纳雨污混接的常见改造方法,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并针对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条件下的雨污改造工程应对各类问题做到具体分析,才能做到能分尽分、应截尽截和经济可靠.

    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水环境保护

    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排水管道迁改设计

    吴佳俊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轨交车站明挖施工期间沿线及上下游用户的用水、用电、用气、排水、通信等需求,在施工前须对施工范围内的现状市政管线进行迁改,并在车站施工完成后进行复位.以上海轨交21号线申江南路站为例,施工期间雨、污水正常排放,通过分析轨交施工过程中管线需要迁改的情形,明确排水管道迁改的分类及原则,调查地铁车站所在区域的雨、污水管道现状和规划情况,根据各阶段轨交车站、交通导改方案及施工工序确定排水管道迁改方案,实现了最少的临时迁改,并按规划进行复位.

    排水管道迁改地铁车站交通导改

    老旧住宅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现状研究

    潘婷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老旧住宅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现状,采用行为标注法对某老旧住宅区内6个户外活动空间进行了分析,且选取参与人数较多的行为活动与空间要素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每种行为与空间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得出影响老年人使用的空间要素,揭示了老年人行为与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并基于此总结了老旧住宅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老旧住宅区户外活动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老旧住宅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性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支护变形全工况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王羽胡东刘恒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及周边地表变形机理,以南京轨道交通5号线九龙湖站为工程背景,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与支护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了各开挖步骤造成的围护结构侧移量、坑底隆起值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量,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坑底隆起最大值为24 mm;随着基坑土方开挖,围护结构侧移量逐渐增大,最大侧位移发生位置位于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的0.7处,端头井处围护结构侧位移最大值约9 mm,标准段处围护结构侧位移最大值约12 mm;基坑周边地表最大沉降发生位置位于距围护结构水平距离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的0.5处,最大沉降值约2.3 mm.通过比较端头段与标准段处的围护结构变形与地表沉降差异,可知基坑施工尺寸与围护侧移、地表沉降有着密切关系.针对基坑开挖全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可以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深基坑数值模拟地表沉降围护变形实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