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叶必丰

月刊

1008-7095

xuebao.ejtu.edu.cn

021-62933373/2534,62932306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培育科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主要刊载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机械、能源、材料、电气、电子、计算机、化工、生物工程、管理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源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带月池驳船式浮式风力机水动力性能

    陈易人姚靳羽李明轩张新曙...
    965-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考Ideol-Floatgen相关设计,对带月池驳船式浮式风力机进行频域水动力性能研究,考虑了月池黏性阻尼的修正。首先对月池的共振模态进行分析,计算风力机在规则波下的水动力系数与不规则波下运动响应谱,并结合DNV相关规范对风力机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作业工况与生存工况下,浮式风力机的动态纵倾与机舱加速度均符合安全性要求。通过对驳船式浮式风力机运动与月池共振的耦合作用的研究,发现风力机的运动会引起月池活塞共振频率的偏移与活塞共振幅值的减小,晃荡共振的频率基本不受影响,但一阶晃荡共振的幅值会增大。与无月池驳船式浮式风力机相比,月池可以降低风力机整体的运动响应,提升风力机整体的水动力性能。对浮式风力机驳船式平台的边长、月池边长与平台吃水进行参数化分析,将风力机的纵荡、垂荡、纵摇响应均方根(RMS)值与机舱加速度响应RMS值作为对比的指标,发现平台边长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风力机在作业工况与生存工况下的4项响应RMS值;月池边长的增加可以大幅降低平台生存工况下的4项响应RMS值;平台吃水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风力机在作业工况下的4项响应RMS值,并提高生存工况下的垂荡与纵摇响应RMS值。

    驳船式浮式风力机动力响应月池晃荡模态

    基于双惯容调谐质量系统的半潜式海上风力机振动控制

    曾伟杰张颖邓燕飞郭川睿...
    983-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固定式海上风力机相比,漂浮式海上风力机的振动问题更为突出,进一步控制漂浮式海上风力机的振动成为了工程难题。针对此问题,探索了惯容调谐质量阻尼器(惯容-TMD,即IBA)系统对半潜式海上风力机的振动抑制效果,并提出一种基于结构阻抗的惯容-TMD综合优化设计方法,从整个设计空间出发保证惯容-TMD的最优性。为寻求最优的减振效果,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建立风力机-惯容-TMD动力学模型,采用双IBA的控制策略同时对半潜式海上风力机浮台和塔筒的振动响应进行抑制,并从增益效果角度,比较了双IBA与双TMD的减振性能。最后对Open-FAS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数值验证了风浪联合作用下双IBA相对于双TMD减振性能的提升。结果表明:双减振装置的减振性能相较于单个减振装置有明显提升,且双IBA振动控制效果要优于双TMD;此外,基于惯容器质量增益效果,在达到最优TMD相同减振效果的情况下,机舱惯容-TMD(NIBA)和浮台惯容-TMD(PIBA)分别可将结构减振器中质量元件的质量减少23。9%和32。2%,大幅降低装置成本。

    漂浮式海上风力机惯容调谐质量阻尼器振动控制

    浅海质点振速场强度的深度分布特性

    张海刚谢金怀刘佳琪龚李佳...
    995-10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点振速场强度的深度分布特性对水声探测与估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简正波非相干模态和变换到角度积分的近似条件,推导出质点振速的非相干简正波的角度积分形式,避免了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复杂计算,并揭示了质点振速强度在声源深度及对称深度具有显著变化特性的物理机理。数值结果表明:非相干质点振速的角度积分解析式可实现快速计算,并可较好地表征出质点振速强度的深度分布特性;同时,由于简正波模态幅度函数的叠加效应,垂直质点振速与水平质点振速的深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性;随后,以质点振速强度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平距离、声源频率、声速剖面及海水深度等参数对质点振速场强度的深度分布特性的影响。相关结论可为基于矢量场的被动目标深度估计提供理论依据。

    质点振速深度分布声源深度简正波模态叠加

    基于有限数据的水下球类目标多基地低频散射声场预报方法

    陈昌雄彭子龙宋昊薛亚强...
    1006-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球类目标多基地声散射声场预报,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散射声压信息数据的预报方法。该方法将散射声场表示为声散射传递函数与声源密度函数的乘积形式,通过数值积分以模型表面网格信息作为输入得到声散射传递函数,以已知的少量散射声压数据作为输入,综合运用声学互易性、最小二乘法和矩阵变换得到声源密度函数。针对双层球壳以及带铺板球壳,分别利用Rayleigh简正级数解和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该预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带铺板球壳进行了目标强度试验,对比了测试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分别以几个测试数据和有限元数据作为输入预报了带铺板球壳多基地散射声场并与有限元结果对比。仿真和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验证了该预报方法的可行性。

    声散射多基地散射声场球类目标声场预报收发分置

    基于倾斜关联筛选的船舶分区消磁绕组部署及消磁电流优化策略

    田野余墨多黄文焘邰能灵...
    1018-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舰船消磁系统中,消磁绕组主要基于舰船舱壁的形状进行分布,难以保证每个消磁绕组的消磁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一种高维变量筛选中的倾斜关联筛选方法,选择合适的阈值,将原有绕组进行拆分重组,对原有消磁区段进行重新划分,进而改善每个绕组的单位绕组磁感应强度。针对绕组重组后消磁电流计算时存在的参数向量稀疏和多重共线的问题,提出了倾斜关联筛选-部分岭回归算法,通过仿真可知,在阈值为0。73和0。91时,该算法相较最小二乘法消磁误差最大幅值分别减小了 10。08%和17。59%,而剩余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了 10。45%和12。17%。根据仿真结果可知,采用该算法后消磁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船舶消磁倾斜关联筛选最小二乘法部分岭回归区段划分

    舰船管路布置PG-MACO优化方法

    林焰金庭宇杨宇超
    1027-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舰船管路设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管路布置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等工程背景建立优化数学模型,改进蚁群算法在处理混合管路布置工况下的缺陷,提出优化可行解搜索的空间状态转移策略,提升信息素启发效果并加速算法收敛的信息素扩散机制,面向混合管路布置工况设计多蚁群协同进化机制。基于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本方法在第三方设计软件上的应用,采用核级一回路管道布置工程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信息素高斯扩散多蚁群优化(PG-MACO)算法的性能和布置效果优于传统蚁群算法,寻路效率提升58。38%,收敛代数缩短43。24%,布置结果中管路长度缩短33。88%,管路折弯次数减少41。67%,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舰船管路布局优化蚁群优化算法信息素扩散

    不同水力集矿模型的矿粒采集及环境扰动特性数值研究

    李雨瑶赵国成肖龙飞
    1036-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高效、低扰动海底集矿是深海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海底矿粒采集过程的力学行为十分复杂,是一个涉及三维紊动流动、离散粗颗粒运动与细颗粒土体破坏的流固土多物理场耦合过程。针对吸扬式、附壁射流式、射流冲采式3种主流的深海水力集矿方法,基于K-Epsilon两层模型和离散元模型分别模拟集矿液相湍流和固相矿粒,进行矿粒采集性能和环境扰动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集矿流量qm和集矿头拖曳速度v对矿粒采集率 η、集矿流场湍动能k和海水-沉积物混合物体积分数φ的影响,探究集矿流场中流速、压力和矿粒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qm和v下,射流冲采式模型获得的η最大,吸扬式模型获得的η最小;射流冲采式模型对近底流场扰动程度最大,深海沉积物扩散现象也最为明显,而吸扬式和附壁射流式模型造成的环境扰动程度较小,更有利于环保要求;附壁射流式模型的η对qm和v最不敏感,且该集矿模型可以较好地兼顾高效矿粒采集和低环境扰动。研究结果可为揭示集矿机理和设计研发高效低扰动集矿装置提供科学依据。

    深海采矿多金属结核流固土多场耦合矿粒采集效率环境扰动

    基于滑移线法的黏土海床中浅基础固结承载力分析

    李志坚廖晨聪张璐璐叶冠林...
    1047-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海底浅基础服役过程的承载力时变规律,推导了预载作用下黏土海床完全固结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分布,利用滑移线法给出了应力特征线方程并求解出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研究了预载比、土体不均匀性、有效内摩擦角和基础尺寸对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相对增长幅度和预载比近似呈线性关系,由土体不均匀因子和有效内摩擦角共同决定,不受基础尺寸的影响。通过与水土耦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所提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严格的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有限元结果分析了滑移线解的误差来源,发现孔压计算差异是导致固结承载力预测结果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滑移线解可快速准确地预估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增长规律,为海底浅基础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黏土海床浅基础固结承载力滑移线法预载作用

    楔形物作用下加筋板结构的耐撞性

    陈虹廷赵延杰周红雨王德禹...
    1057-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预报楔形物偏心垂向准静态压载作用下船舶加筋板结构的抵抗能力,提出了新的简化解析方法,将矩形板的塑性变形区域划分为非对称的8个板块,将骨材划分为非对称的2个部分,矩形板、骨材各部分均采用直线的变形模式,从船舶碰撞内部动力学的角度,基于刚塑性理论,考虑膜拉伸作用和弯曲作用,推导了矩形板、骨材在楔形物偏心垂向作用下发生变形损伤的抵抗力与横向变形之间的简化解析计算方法。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仿真计算结果对该简化解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简化解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从而可用于船体结构设计阶段快速预报船舶舷侧结构的耐撞性能。

    结构耐撞性楔形物加筋板简化解析方法

    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对减阻效果影响

    徐浩东余童真樊伟李明广...
    1067-1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浆液扩散是影响顶管注浆减阻的关键因素,为此建立顶管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引入扩散环模拟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的扩散过程,根据管周土体与管片接触情况修改管土摩擦因数,研究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过程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将计算得到的顶进摩阻力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了顶管施工过程中滤过效应对土体位移的影响及注浆扩散相关参数对顶管施工过程中土体位移及顶进摩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滤过效应时的地表沉降更小;滤过效应引起的渗透系数衰减越强则地表沉降及顶进摩阻力越小;浆液扩散的越快,泥浆套越完整,则顶管顶进期间的注浆减阻效果越好。

    顶管施工注浆减阻数值模拟浆液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