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口腔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口腔医学
上海口腔医学

张志愿

双月刊

1006-7248

sjs@omschina.org.cn

021-33183312,63121780,23271699-5271

200011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上海口腔医学/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共同承办的口腔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杂志自创办以来,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口腔医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经验,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1998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1999年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全文上网。目前杂志已发行到香港、澳门等地区和美国、日本等国家,并吸引到不少海外优秀稿件。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临床总结、综述、学术讲座等,适宜于从事口腔医学的各级临床医师、科研和教学人员参阅。从2001年起扩为96页,全部采用铜版纸彩色(插图)印刷。本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过量氟对小鼠髁突软骨损伤及自噬相关因子LC3、p62表达的影响

    郁莹翁清清罗银月姚姝冉...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小鼠髁突软骨损伤及髁突软骨中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将30只4周龄雄性C57BU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对照组自由饮用去离子水,实验组自由饮用含氟离子浓度为75 mg/L的去离子水,持续喂养8周.通过改良番红0-固绿软骨染色观察髁突纤维软骨层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自噬相关因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自噬底物蛋白p62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纤维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体积变小,核变小,染色加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MMP-13表达量增加,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降低;LC3表达量增加,p62表达量下降.结论:用含氟离子浓度为75 mg/L的去离子水喂养小鼠8周,可导致髁突软骨退变,髁突软骨发生自噬.

    慢性氟中毒髁突软骨自噬MMP-13LC3

    本刊对论文中使用缩略语的要求

    116页

    基于单原子铁纳米催化剂的纳米催化疗法对口腔鳞癌细胞Cal27的作用

    谢玉婷熊屏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单原子铁纳米催化剂(single-atom Fe nanocatalysts,SAF NCs),探讨其体外治疗口腔鳞癌的疗效,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用隔离与热解结合方法制备SAF NCs,利用透射电镜和球差电镜观察微观形态,X射线衍射图和元素分布能谱分析其结构和成分,溶液层面采用TMB显色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试验检测催化性能,最后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技术、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体外处理口腔鳞癌Cal27细胞后的活性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9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合成和表征SAF NCs,在溶液层面显示出优异的催化特性.细胞实验中,SAF NCs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模拟肿瘤微环境特性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催化治疗,Cal27细胞活性低至32.08%.结论:初步实验证明,SAFNCs具有良好的生物催化性能,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口腔鳞癌纳米催化单原子纳米催化剂Cal27

    《上海口腔医学》征订启事

    122页

    巴戟天多糖对炎性微环境牙周膜成纤维细胞FN及FN-EDA表达的影响

    张赞戴晶怡蔡红宣司为幸...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polysaccharides,MOP)对炎性微环境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含额外结构域 A 的纤连蛋白(fibronectin containing extra domain A,FN-ED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24),模型组采用正畸丝结扎法建立牙周炎,3周后每组各取6只大鼠通过Micro-CT确认建模完成;剩余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MOP组.MOP组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注射MOP(200 mg/kg、3 d,50 µL、4周),NS组注射等体积NS,牙周炎组不做任何处理.取大鼠左侧上颌骨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N、FN-EDA的表达.体外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CCK-8法检测MO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第4代细胞分为对照组、炎症组(10mg/mL脂多糖)及实验组(12.5 μg/mL MOP,12.5 μg/mL MOP+10 mg/mL 脂多糖).利用 qRT-PCR 及 Western 印迹法检测 FN 和 FN-EDA 的表达变化.采用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内实验中,MOP组较牙周炎组和NS组FN-EDA表达显著下降(P<0.05),炎细胞浸润减少;但各组FN表达量未见统计学差异.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组FN-EDA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00 1);MOP显著降低炎症细胞FN-EDA表达,但对FN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FN-EDA在炎症牙周膜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升高,MOP可能通过下调FN-EDA而发挥炎症抑制作用.

    牙周炎巴戟天多糖纤连蛋白FN-EDA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征订启事

    129页

    阿托伐他汀促进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陈宏丽尹刚张海娟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牙槽骨缺损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与阿托伐他汀给药组(ATV组),除N组外,其余大鼠均在牙槽骨处制造缺口,构建牙槽骨缺损模型.建模成功后,ATV组灌胃20 mg/kg阿托伐他汀混悬液,N组和M组灌胃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给药21天.末次给药后,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PG)浓度.H-E染色观察上颌骨缺损区组织变化情况,并进行Lane Sandhu评分.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缺损区破骨细胞数目,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缺损区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锁蛋白(β-catenin)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量.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N组相比,M组OPG、ALP和BGP浓度与Lane Sandhu评分降低,破骨细胞数增多.与M组相比,ATV组OPG、ALP和BGP浓度与Lane Sandhu评分上升,破骨细胞数减少.H-E染色可见,N组上颌骨缺损区的骨形成量较多,M组缺损区骨组织较少,ATV组缺损区骨组织量增加.与N组相比,M组上颌骨缺损区Wnt、β-catenin和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与M组相比,ATV组上颌骨缺损区的Wnt、β-catenin和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促进牙槽骨缺损模型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加快缺损处骨重建,该作用可能与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阿托伐他汀牙槽骨缺损破骨细胞β连锁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2

    TNF-α通过ERK1/2-Runx2信号通路调控SHED成骨分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王静徐娜任慧迪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分析ERK1/2-Runx2信号通路在该调控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从6~8岁健康儿童正常乳恒牙替换即将脱落的乳切牙中分离和培养SHED,取第三代细胞,分为对照组(成骨诱导剂培养)、观察组(成骨诱导剂和TNF-α共培养)和激动剂组(成骨诱导剂、TNF-α和ERK通路激动剂共培养).采用茜素红染色评价成骨分化功能,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SHED细胞中Osterix、OPN、ERK1/2、pERK1/2和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qRT-PCR检测Osterix、OPN、ERK1/2、pERK1/2和Runx2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比较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均可见红棕色矿化结节.3组组间相比,对照组矿化结节最多,激动剂组次之,观察组最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和激动剂组的Osterix、OP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激动剂组Osterix、OP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3组细胞的ERK1/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和激动剂组pERK1/2和Runx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激动剂组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TNF-α对SHED成骨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ERK1/2-Runx2信号通路有关.

    肿瘤坏死因子α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ERK1/2-Runx2信号通路

    《上海口腔医学》刊务委员会名单

    140页

    次氯酸溶液的稳定性及对口腔组织刺激性的体外研究

    刘昭辰孙培潘克清王培彦...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HClO)溶液在模拟临床使用条件下的理化性能及杀灭粪肠球菌的稳定性,并检测HClO对口腔软、硬组织和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在模拟条件下监测2种不同生产工艺HClO样本的理化指标(有效氯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变化,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测定不同浓度梯度HClO溶液的杀菌对数值.将牙髓组织、舌组织及牙本质块分别浸泡于PBS、100 ppm HClO、200 ppm HClO和3%NaClO 4组溶液中,用称重法和显微硬度仪检测其对软、硬组织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HClO、NaClO及其10倍稀释液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GraphPad PRIS 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模拟条件下,HClO溶液的有效氯浓度随时间缓慢衰减,1个月内衰减程度<20 ppm,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值相对稳定.各样本浓度衰减前后其杀菌对数值均>5.00,HClO处理后的软组织重量及牙本质显微硬度值无显著改变(P>0.05),HClO及其10倍稀释液处理5 min的细胞活性远高于NaClO(P<0.001).结论:HClO溶液的理化性能及杀菌稳定性良好,能满足临床需求.相比NaClO,HClO细胞毒性低、组织相容性好,有望成为牙髓再生领域安全高效的消毒产品.

    微酸性次氯酸水根管消毒稳定性组织溶解牙髓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