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川滇沿线土主信仰研究述评

    罗宝川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条跨境交通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丝绸、茶叶、珠宝贸易交往的大动脉,也是民间信仰得以多层级延伸的文化通道.土主信仰,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特有的民间信仰,借助南丝路的伸展,从村落神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神衹,再从区域神衹发展为跨境神祇.过去研究南方丝绸之路土主信仰的嬗变,常常例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交通路线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关注南方丝绸之路土主信仰,能助益我们探究川滇地区多民族文化延续的内在理路,理解本土民间信仰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价值.

    南方丝绸之路土主信仰川滇述评

    近20年来明末至清中期《孝经》学研究述评(2001-2020)

    唐媛媛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经》以重点阐释"孝"闻名于世,但该书所蕴含的思想的却不限于此.明末至清中期学者对《孝经》进行探讨,形成了这一时期非常特别的《孝经》学研究.现今学界主要从文献分析与思想研究两个方面对明末至清中期的《孝经》学进行阐发,对明清时期有关《孝经》的著作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孝经》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了"孝",并且强调《孝经》中的政治等思想带来的教化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对《孝经》学的研究未能结合明末至清中期的学术思潮加以探讨;对该时期的《孝经》学著作的分析大多是泛泛而论,未深入挖掘等.

    明清《孝经》学文献思想学术

    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倪艳蒋俊鹏刘喆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倦怠存在于各行各业的员工之中.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员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认识和管理职业倦怠对于员工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组织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对职业倦怠的内涵、测度、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以及影响机制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发现个体因素中人口统计特征与人格特质、认知特征、行为与能力等,情境因素中工作特征、领导、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着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影响着员工的感受、态度、行为、能力和组织绩效;员工因素中的认知特征、动机、行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中的工作环境、领导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在影响因素与职业倦怠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职业倦怠作用机制积极心理

    身体社会理论转向下的身体与传播研究综述

    杨璐玭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心二元论"的哲学传统下,身体沦为意识的从属,在社会科学发展中经历了漫长的失声期.20世纪下半叶,社会科学领域出现具身转向.随着身体研究的复兴与新型媒介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身体"逐渐成为传播学关注的重点话题.目前,国外的身体与传播研究缺少对身体在人与社会互动中社会意义的挖掘,国内研究集中在对身体与传播问题的既有理论资源梳理、研究路径探寻和对身体实践的初步考察上.未来的研究可从拓宽理论视角、丰富实证研究、扩展研究对象与创新研究方法四方面来丰富数字时代的身体与传播研究.

    身体传播具身

    张国宾杂剧的价值倾向——兼论《薛仁贵》《汗衫记》元明刊本的异同

    朱丽霞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剧作家张国宾现存杂剧《薛仁贵衣锦还乡》与《公孙汗衫记》.通过对两剧元、明刊本的比较发现,张国宾在事亲与立身方面,倾向于尽孝为先,对耕读传家风气的衰落颇感无奈,但对尚武崇商带给百姓的新出路又不无赞赏;同时,张国宾在戏剧观方面崇尚传统的大团圆,而选本作者臧晋叔则主张锦上添花.

    张国宾元杂剧价值倾向

    近代东北地区商号的反帝爱国活动

    王福华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中国东北地区备受列强觊觎,各地各行业商号发展严重受到欺压和摧残.但商号个体与其团体组织在维持自身经营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抵制列强侵略的行为.如提倡生产经营国货,抵制外货对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团结联合起来争取政治利权,参与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积极主动为反帝革命事业捐款捐物,甚至直接参与反帝斗争等,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列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压榨和侵略,这充分展现和表达了东北地区商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家国情怀.

    近代东北商号家国情怀

    三线式生计分工:搬迁户的抗逆行为模式——以广西B乡易地扶贫搬迁户为例

    潘华英李朝定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易地扶贫搬迁户结合就业市场形势和地方帮扶政策,采取多样化生计方式抗逆.搬迁户的生计多样化是根据家庭成员禀赋特质进行的分工安排.基于分工理论,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对广西B乡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生计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抗逆行为是建构三线式工农混合型生计模式.即以家庭代际分工为核心的三线式生计组合:由老人和亲戚在迁出地进行农业生产、由中年人往返于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进行半工半农生产、以及由青年子女在城市就业进行非农生产.三线式生计分工与搬迁户的家庭劳动力变化相关.

    三线式生计分工易地扶贫搬迁抗逆行为模式

    法治推进"统筹"观视域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曾蓉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统筹"两个大局"在法治建设领域的逻辑延伸,法治推进"统筹"观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唯物辩证法充分运用于法治建设之中,形成了我国应对西方法治博弈的中国方法论.法治推进"统筹"观与法治人才培养理念的耦合在法学教育层面对法治人才的全球法治视野、中外理论基础及中国气派理论构建提出了新期望,应当从分级式人才库、复合型人才梯队、多元化跨领域师资队伍、重点区域与国别法治研究四方面予以"统筹",培养能够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尊严及核心利益的涉外法治人才.

    习近平法治思想国内法治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法治人才

    试论1918年大流感时期美国的社会问题与应对举措

    章景然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18年大流感的爆发正值一战的尾声阶段,美国沉浸在战争胜利与医学进步的社会背景下,低估了大流感的严重性,继而产生一系列诸如错失防控良机、民间治疗手段与谣言盛行、种族歧视严重等社会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未知疾病,社会各阶层表现出差异化态度,应对疫情的举措也因此复杂化.对美国大流感时期社会问题的深入探究,可以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提供借鉴.

    1918年大流感美国社会问题对策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传统学术论坛"综述

    薛雅心王潇
    121-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