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20年来美越战争史研究述评(2001-2020)

    庞少哲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战期间爆发的美越战争,对包括越、美、中、苏等国在内的世界影响巨大.美越战争史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之一.近20年来,学界除对传统的军事纪实、政治外交、战争影响等问题继续拓展研究外,方法视角的多元化也推动了与之相关的文学小说、医疗健康、信息传播等问题的研究,涌现出较多的优秀成果,呈现出多角度、多维度、多向度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因侧重点不同也存在研究内容偏重军事战争、国家政治、外交博弈等宏大领域,对普通民众的战争体验、军事环境史及相关口述史的整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美越战争史援越抗美冷战口述史

    论艾丽斯·扬对当代西方流行的正义理论的批判

    殷张晴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丽斯·扬通过对流行的正义理论中分配范式的批判重新界定"分配"与"正义"的范围,将正义的视角从分配范式转向基于社会制度规则和社会过程的差异正义;通过对流行的正义理论之同一性逻辑的批判,揭示理性与情感的二分对立将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产生诸多压迫与宰制,并认为正义理论应该探求使个人需求与欲望得到满足的制度条件,从而肯定差异性的公共生活原则;通过对当代西方流行的各种正义理想的批判,揭示其对差异的否定和压制导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正义.由此,扬的正义理论从批判出发重申差异的意义,强调通过差异政治实现正义.

    艾丽斯·扬西方正义理论分配正义差异正义同一性逻辑

    国内外农民合作社合作金融研究与运行实践识议

    黄佳琦桂胜刘海波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产生金融需求,但政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与分散的农民之间的错位带来高成本低效益的问题,所以农民金融需求的满足有赖于农村合作金融.构建体系化的合作金融,有助于增强农民的生产生活能力,赋予农民自我造血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与乡村振兴的接轨.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国外已建立起体系化的农村合作金融,对我国当前阶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依托生产形成的农民合作社这一农民自发形成的互助性组织,在我国农村比较普遍,农民能够在合作社内部满足其小额临时的金融需求,但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多样化的需求与单一的金融互助形式不适配使得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需要依靠外部力量探索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模式.当前在研究上已总结出一些模式,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仍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应发挥我国农村的基础优势,利用村庄熟人社会,发掘内生资源,引导农民自下而上产生组织性,而政府应扮演好合作金融平台的搭建者和资源的有效供给者的角色,与农民的自治行为建立连接,打通农村合作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农村合作金融农村合作社实践识议

    解放前夕中共接收赣西煤矿局史事述论

    雷平周荣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赣西煤矿局是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属的重点企业.解放前夕,为完整接收矿局,中共通过派出地下党员到矿区发动群众、发展党员、进行舆论宣传等方式争取矿局职工的支持.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矿局的主要领导及时转变思想,拒绝接受国民政府拆迁矿山设备的命令,采取成立员工互助会、组织护矿团等措施来保卫矿山,并与中共地下组织在催还银款和保卫泉江电厂等事件上相互合作,最终保全了煤矿.中共地下组织积极介入工厂,推动工厂职工主动采取护厂措施,采用和平抗争的方式阻止国民党反动势力拆毁厂矿的行动是中共接收企业的历史经验.

    赣西煤矿局接收企业中共地下党组织

    "双一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武汉大学为例

    刘钒马成龙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一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跨学科属性与智库性质,决定了它与传统的二级学院承担不同的教学科研任务,在研究生教育上既要遵循学位授予的统一标准,又要体现培养模式的差异性与个性化.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双一流"建设、新型特色智库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国家发展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解决当代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刑法新发展——湖北省法学会刑法研究会2021年年会综述

    黄弘毅秦川
    105-111页

    讲好中国故事——评彭玮等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中国减贫奇迹的湖北答卷》

    孔祥智
    112-113页

    "中国哲学"的复归——评郭齐勇教授新著《中国哲学通史》(先秦卷)

    谢远笋
    114-115页

    探讨近代中国市政发展开辟城市史研究新领域——评方秋梅的两部城市史专著

    冯天瑜
    116-120页

    开拓媒介研究的学术想象——评《转向媒介:中国传播史的探索与反思》

    王家东
    121-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