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观念探析——兼与西方政治文化中的"多"观念比较

    严存生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物种,即具有理性思辨能力(自由意志)因而会追求自由(独立自主性),但又必须过群居或社会生活的动物.而自由意味着独立,社会意味着统一.这意味着人性中包含有两种看似对立的价值倾向,即"分"或"多"与"合"或"一".这两种看似对立的价值倾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融合统一的.而"政治"就是实现这一融合的社会机制.它通过建立各种社会组织和创制其运行规则的办法进行这一工作,而具有公共权威性的专门的政治组织及其规则的国家和法律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好方式.不过,不同地区的国家的政治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有差别的.我国侧重"一",而西方国家却把个人自由放在至上的地位,因而强调"分"或"多".这两种政治文化哪一种更合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面对这次世界性的重大疫情——新冠肺炎其防治情况明确地告诉我们,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现存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它所显示出来的巨大凝聚力和战斗力,能迅速地阻止了疫情的漫延,帮助我们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被世界广大人民佩服和称奇,也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本文探索了我国的这一文化和体制的来龙去脉,揭示了其真谛.认为它与西方的政治文化相比,有更大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为它要求社会的治理者,国家权力的执掌者,依照人的社会本性、国家权力的公共性、统一性,以为社会全体谋取共同福利的目的来使用它,因而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吸附力.而有着优越的物质和医疗条件的西方霸权国家的政治文化和体制,却难以应对疫情的漫延,陷于混乱、争吵、恐慌和停顿的巨大灾难之中.

    "政治"的人性基础政治文化"一"观念

    百年中国文论对当代西方文论评价观的吸收与本土化建构

    陈新儒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西方文论在百年中国文论语境下的旅行这一论题,在国内学界已有比较成熟的系统的研究.然而对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评价观在历史上是如何被中国文论吸收并运用于本土化建构的,则鲜有具体成型的论述.面对建设我国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这一新的目标,本文在文学评价观这一全新研究视野中考察当代西方文论在百年中国文论史中的吸收与演化,并通过对五个不同阶段的梳理,总结其历史进程为今日学界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建设提供学术史方面的参考.

    中国文论当代西方文论评价观理论本土化

    论刘勰崇实黜虚的学术价值取向——从纪昀的一条评语说起

    魏伯河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纪昀评语的影响,学界以往多认为《文心雕龙》中刘勰批判的主要对象为"日竞雕华"的"齐梁文藻".但这一判断是有失准确的.《文心雕龙》成书于齐代,不可能对后来以宫体诗为代表的梁代文学进行批判.刘勰以原始儒学为理论根据和判断标准,力倡征圣、宗经,其学术价值取向是崇实黜虚,其学术立场则为崇儒黜玄,其批判的主要对象是魏晋以来风靡朝野的玄虚之风及其导致的"言与志反""为文造情"的文弊.他崇实黜虚学术价值取向的形成,与萧齐时代统治者的崇儒风气及其自身的家学渊源都有直接关系.而在对文章形式美的追求上,刘勰与当时的文学主流并无多大不同,因而不会把"雕华"作为主要的批判对象.

    刘勰文心雕龙崇实黜虚崇儒黜玄齐梁文藻

    戈夫曼的行动理论:基本假定与分析要素——基于SIAC图式的修正

    王晴锋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文·戈夫曼系统性地阐释了面对面互动,尤其是明确了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法则,描绘出行动系统的轮廓以及动力学机制,并剖析关键性的互动要素.尽管如此,他没有明确提出关于行动系统的理论图式.因此,菲利普·曼宁试图综合欧文·戈夫曼的行动分析要素,提出SIAC图式,它包括情境适当、参与卷入、易接近性以及礼节性忽视等四个要素.SIAC图式体现了个体在互动情境中的能动性,然而它过于强调仪式性维度,故而无法充分地解释行动系统.作为对SIAC图式的修正,CEIT模型包含共同在场、表意性与感知性、参与卷入以及领地性等维度,它们共同构成欧文·戈夫曼较为整全的行动图式,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哈贝马斯关于拟剧行动的片面理解.CEIT模型也是欧文·戈夫曼行动观的基本假定与分析要素.

    面对面互动共同在场易接近性情境适当参与卷入

    基于农业视角的中国经济再平衡

    毛学峰王艺潇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为顺利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亟需实现再平衡.研究认为,从劳动力视角来看,乡村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供转移以缓解"用工荒"问题;农业生产力提高所引致的工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低成本推进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能够创造大量内需,缓解外部不平衡.从土地视角来看,乡村能够释放土地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需求,解决"半截子"城镇化和扩大内需.从资本视角来看,面向劳动密集产业投资能创造就业,推动劳动力转移;面向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劳动力素质,适应产业升级要求;面向农用工业及服务业投资能实现农业与非农的生产率再平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部门将在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和推进经济内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传统农业农业现代化经济再平衡新发展格局

    我国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经验、问题与对策

    柏振忠李亮王红玲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屏障和根本基础,气候品质认证则是信息时代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创新性举措.农产品的气候品质认证有助于我国农业实现进一步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与科学合理发展.随着气候智慧型农业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技术实践的全面推进,开展包括气候智慧型农业农产品在内的气候品质认证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气候智慧型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气候品质认证碳减排

    浅析"大型体育赛事安保"全球项目的中国智慧

    徐翔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体育赛事安保以及促进利用体育价值预防暴力极端主义"(PVE)全球项目,是全球多个国际体育联合会和私营部门的代表与各国驻联合国总部的大使于2020年初共同发起的,是一项旨在保护重大体育赛事免受与恐怖主义有关威胁的全球计划,最终由联合国反恐办公室确定和启动.中国在推进该项目顺利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坚持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发扬人文体育精神,抵制恐怖主义向大型体育赛事侵袭、以法理为基础加强体育安全的法治建设、深化"大数据"应用,发挥情报信息优势作用等举措,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体育法大型体育赛事安保恐怖主义大数据

    铸国家之魂,讲好中国故事——以《湖北日报·东湖》副刊和《生命之证》的抗疫书写为样本

    彭宏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以即时记录,《生命之证》以全景报告,速写武汉抗疫的生活截面,见证特殊时空的激流涌动,展现人民英雄的精神图谱,与时代同步,为人民立言,铸国家之魂,书写了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这不仅是主流媒体、文化文艺界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的样本,也提供了深度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某种视角.

    即时记录全景报告抗疫斗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综述

    齐发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力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学术界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涵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理论内涵、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和路径导向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概括,可以发现,当前依旧存在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和组织力评估体系研究不够等不足之处,这为进一步扩展深化研究提供了方向.

    组织力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黄秋洁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连年丰收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学界关于粮食安全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涵盖了粮食安全内涵、种业安全、粮食生产、粮食物流体系等内容.但是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时代课题,其研究应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未来国内粮食安全研究应关注产销区平衡建设、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和低收入人群粮食安全等方面;国际粮食安全研究应关注粮食贸易良性格局构建、国际风险评估等方面.

    粮食安全耕地资源粮食仓储粮食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