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国治理动力:价值内涵与要素特征

    王木森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劲治理动力是驱动新时代中国之治蓬勃发展和有效运转的根本动因和重要保证.治理动力是治理活动过程中各种治理力量推动—驱动—拉动治理运行—运作—运转,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力量表征.治理力量是治理动力的基础和本质,具体表征为治理动力源、动力能和动力量.治理动力是由基础性动力、根本性动力、提升性动力和保障性动力协商协调、协力协作生成的复合协同动力体系,在驱动治理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政社协动性、公共联动性、动态加和性特征.

    治理动力复合协同治理运转公共联动

    论李大钊中国妇女解放观的形成逻辑

    陈波曾玮杰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受帝国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我国经济结构与政治局势天翻地覆.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思潮涌入,李大钊作为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首批先进代表之一,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剖析中国妇女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并从经济、政治、受教育权与职业、婚恋自由与家庭以及女权运动五个维度阐述中国妇女解放的可行性,且积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鼓励并推进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事业的进程,进而形成了李大钊鲜明的中国妇女解放观.

    李大钊中国社会中国妇女解放观

    两湖当代武陵书写述论

    刘保昌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陵书写"主要是指两湖西部地域书写.参照现行行政区划来看,武陵地域大致包括湖南的永州、邵阳、怀化、湘西、张家界,湖北的恩施、十堰、宜昌、神农架等地.于怀岸的《猫庄史》、陈步松的《包谷酒人家》、邓斌的《血猎》、张心平的《幸福的人》、王跃文的《漫水》、龙宁英的《女儿桥》、向本贵的《禾坪的八月》、王月圣的《太阳从西边出来》、刘萧的《乡事难调》等小说文本,杨盛龙的《走出武陵山》、彭学明的《娘》、向国平的《赶年贝锦寨》、凌宇的《风雨十载忘年游》、沈虎雏的《团聚》等散文创作,以及颜家文的《湘西的忧郁》、刘小平的《巴山夷水》、杨秀武的《巴国俪歌》等诗歌作品,皆关注武陵地域的历史文化与现实人生,由此构建了一个众声喧哗、百花争艳的武陵文学世界.

    两湖作家武陵书写时代与历史牧歌与现实乡愁与忧愤

    用"创新性探索"替换"创新性成果"——对《学位法草案》的几点意见

    谭荧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取得创新性成果是现行的《学位条例》和正在讨论的《学位法草案》对博士研究生申请获得博士学位的一项必备要求.这项要求往往转化为对博士生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无论是南大核心期刊还是北大核心期刊其总体的版面都很有限,近年来博士生在上面发表论文的难度成倍增长、越来越大.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并不一定能证明博士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通过评审博士学位论文也难以直接认定博士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对于博士生申请获得博士学位应当和可以要求有创新性探索,但不应和不能要求必须取得创新性成果.应当取消博士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论文才能毕业和申请获得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

    创新性成果学位条例《学位法草案》创新性探索

    农产品绿色营销问题研究

    卢智慧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农产品绿色营销是农产品营销的重要创新和重大变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产品营销中的实践和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营销,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营销水平,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农业经济基础.目前我国开展农产品绿色营销的主要模式有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农业专业市场带动型、连锁经营型、网络营销等.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还存在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绿色农产品难以突破和跨越农产品绿色壁垒、消费者缺乏浓厚的绿色消费观念、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缺乏浓厚的绿色营销观念、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绿色营销管理水平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了不正确的绿色营销组合策略等问题.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绿色营销乡村振兴营销组合

    法秩序统一视域下的虚拟财产刑法保护路径研究

    陈小艺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财产的概念及其刑法属性是探索虚拟财产刑法保护路径的起点.统一界定虚拟财产的概念,既是明确其刑法属性的前提,也是坚持法秩序统一的必要条件.虚拟财产刑法属性的判断需遵循刑法独立性原则.可运用广义说界定虚拟财产,通过明确虚拟财产具有"财物""数据"和"公民个人信息"的多重刑法属性,围绕实行行为所反映的法益侵害性分别选择侵犯财产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多元化刑法保护路径,并在定罪量刑环节引入被害人学视角,以在个案中贯彻罪刑均衡原则.

    虚拟财产广义说多重刑法属性被害人学罪刑均衡

    大健康视域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服务老年人口的能力研究

    马偲员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健康所追求的不仅是个体的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健康.我国提出的"大健康"理念比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更为丰富,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盼,即"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显然,大健康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治病,更是防病.大健康要求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帮助民众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患病率逐步增加,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不断提高.因此,如何满足老年人口的医疗服务需要,为其提供有效、快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其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医"的目标,成为我国医疗工作面临的巨大难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以老年人健康服务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对于保障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需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大健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老龄化

    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路与路径

    邓曦东崔蜜张小曼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人才为先,没有人才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理念为先,要培养一批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就须从培育理念入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培养乡村人才方面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其他的类型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一方面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中有相当比例来自农村,为培养乡村人才提供了天然土壤;另一方面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其培养逻辑、路径相通,职业教育的育人经验可以应用于乡村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与当地农业产业示范区、农业高科技园区、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特色村镇、高效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合作,共建一批校内外高水平"产、学、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助力我国乡村人才振兴目标的实现.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乡村人才

    有关太行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苏全有臧亚慧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行学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一些成就,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有关革命的太行学研究,包括干部问题、文化艺术、女性群体、群众工作、公共卫生事业等内容;有关抗战问题的太行学研究,主要涉及文化和政权建设,以及对抗战史研究的反思、根据地地位论述等内容;有关太行山精神的研究,主要有"太行山精神"的阐发和对其价值的肯定、太行山精神的指导作用和太行山道路;有关村落和旅游的研究;还有关于太行山文书的价值、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太行学研究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需要进行有计划的田野调查、强化乡村级文献档案的保护利用、强化太行山红色资源的挖掘阐发及太行山地位的对比分析等.

    太行学抗战村落

    新冠疫情背景下国内关于全球卫生治理的研究综述

    焦紫璇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卫生治理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国内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梳理当前国内学界对全球卫生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国内全球卫生治理研究的前景,认为加强全球卫生治理基础性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重视该领域研究常态化等是今后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全球卫生治理新冠疫情公共卫生